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2章 世上仅此一件,独一无二  (第1/3页)
    ,我,女帝相父,开局指鹿为马    阳春三月。    红杏灼灼,细雨朦朦,杨柳依依,微风拂面。    燕北府。    溪水的小桥旁,旌旗在风中飞扬。    义军的营帐间。    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然而。    此刻,参与“清君侧”的将领们,却无暇欣赏美好的景色。    一个个满怀心事,步履沉重的走向主帅营帐。    掀开帘子,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神色清冷的长公主殿下。    “拜见殿下!”    众人齐齐行礼,纷纷入座。    燕北指挥使赵宣风望向首座的“李邀月”,犹豫道:    “殿下,京城传来消息,陛下任命镇南将军单新为主将,统领二十万大军,南下平叛。    最多半個月,那二十万大军就会到达剑南道。”    周国的地理面积较小,区划不同于乾国的州、郡、县三级,只有道、府两级。    整个周国一共十六个道,一个道少的有七八个府,多的有十几个府。    剑南道位于燕北府的北面,面积较小,只有七个府。    但这七个府全都响应了清君侧的号召,在观察使应宁的统领下组成了一支义军。    在多支义军中,应宁统领的义军距离周国京师晋南府距离最近。    朝廷决心平叛,第一个目标自然是他们!    不过。    唇亡齿寒。    等朝廷灭了剑南道的义军,下一个目标必然是他们!    就算他们名义上的统领是长公主殿下,旗号也从清君侧改为了勤王,谋反的本质也不会改变。    如果朝廷真的轻而易举的击败义军。    陛下出于多方面的考虑,或许会饶长公主殿下一命,他们这些指挥使就不一定了。    正因如此。    营帐内的众人都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长吁短叹。    晴儿坐在首座,清冷的眸子环视一周,并没有理会赵宣风,只是不冷不淡道:    “一个时辰后,乾国的白起会率领三万士卒抵达燕北府,诸位随本宫前去迎接。”    话音落下。    众人面面相觑,压低声音,议论起来。    “这个白起是从哪冒出来的,为何以前从未听过。”    “乾国想要染指我大周的土地,竟然只派出一个无名小卒。”    “无名小卒也就罢了,还只有三万的军队,他们真当我大周朝廷是好欺负的嘛。”    “哎......不管如何,都是援军,有总比没有好。”    “我等手下的士卒加在一起有三万人,再加上乾国的三万人,应当能多抵挡一段时间。    只要能和朝廷形成胶着,便有了谈判的资本。”    “此言有理......”    晴儿看了一眼窃窃私语的众人,柳眉微蹙,却没说什么,只是道:“一个时辰后,营帐外集合,退下吧!”    “是!殿下!”    众人起身行礼,转身离开。    片刻后。    营帐里只剩下晴儿一个。    她坐在位子上,怔怔的望着前方,脑海里不由胡思乱想起来。    一幅幅凄惨的画面,出现在她的脑海里,让她的心阵阵抽痛。    “殿下您坚持住!终有一天,奴婢会救出您的!”    ............    一个时辰后。    燕北府外的官道上。    万物复苏,微风习习。    一袭墨色长裙的晴儿站在原地,俏脸如霜,黑发垂落腰间,随风微微飘拂。    身后。    五名指挥使和六名知府站成一排,心情复杂。    不论如何,他们都是周国的官吏,如今却在迎接乾国的军队。    虽说是不得已为之,但还是觉得有些羞愧。    时间流逝。    官道的尽头渐渐扬起烟尘。    整齐的脚步声如同鼓点,砸在众人的心上。    紧接着是战马的嘶鸣声,给人一种肃杀的感觉。    还未见到人,已经感受到那股磅礴的气势。    众人抬眸望去。    视线的尽头。    烟尘笼罩。    勉强能看见猎猎的旌旗。    片刻后。    他们终于能看清尽头的来客。    那是一座座移动的城堡。    全身上下都被玄甲覆盖。    只有两个眼睛,冒着幽深的光芒。    “玄甲骑兵!”    众人的脑海里不由自主的冒出了这四个字。    早在半年前,他们就听说了这支可怕的骑兵。    这是乾国丞相隐藏了数年的私兵,每一个都是绝对的精锐。    冲锋起来比虎贲卫都更胜一筹!    甚至有传言称,这支重装骑兵的战斗力丝毫不弱于燕国的大燕龙骑!    只是,人数有点儿少,据说只有三千人。    “没想到,这三万人里竟然还包含了玄甲骑兵。”    “要是三千玄甲骑兵全都来了,除非朝廷派出虎贲军,否则就算真有二十万大军,我等也能挡住!”    众人看着这些好似铁塔一般的骑兵,眸子里露出兴奋之色。    忽然觉得,乾人入侵,倒也不是一件坏事。    毕竟,他们犯下的是谋反的大罪,被朝廷抓到,必定要处以极刑。    而乾人就不一样了。    要是乾人能占领京师,他们这些人有从龙之功,说不定还能混个一官半职,位列诸公。    这么想着。    玄甲骑兵已经来到了跟前。    走在最前面的乃是一名身材挺拔,虎背熊腰的将领。    他翻身下马,大步流星的走到晴儿的面前,躬身行礼:    “末将高顺,见过夫人!”    “夫人”二字一出口。    指挥使和知府们脸色齐齐一变,但很快就恢复正常。    显然对这种情况,早有预料。    晴儿凝视高顺,问道:“白将军何在?”    高顺回答道:“还在后面。”    晴儿点点头,不冷不淡道:“五军的大营已经搭建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