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445 夜明珠 (第2/2页)
议了一阵之后,由马士英总结说道:“年前就先接受应天府防务,熟悉地方,等到年后,春耕之前再动手。这期间有什么事情,大家都互通有无!” 还有军队没有过江,要部署到地方,不至于回头会有乱事发生,准备工作是有很多的。他的这个决定,在场的其他人也没有什么意见。于是,就这么定了。 ……………… 崇祯十六年末,大年二十八的这一天傍晚,文华殿内,就这冬天的时辰,天色早已暗下来了。 文华殿内没有点火烛,显得有些暗。 但是,殿内却站着不少人,黑乎乎的一个个都不说话,只是盯着前面的皇帝。 就见崇祯皇帝看向宋应星,见他点点头,便很有兴致地吩咐身边的王承恩说道:“开始吧!” “奴婢遵旨!”王承恩听了,连忙回应一声,然后转过身,一挥手,早已等着的一名内侍立刻快步跑出了文华殿。 文华殿殿内,有不少人,但是都没有说话,静悄悄地等着。 借助外面映进来的一点余晖,能看到大殿内站着一群大红绯袍的官员。 有资格站在这里的,很显然是大明最高级的这批官员。 他们这些人仰头看着空中的那一根根竹管中间的玻璃罩,都是有点好奇。 最终,还是吏部尚书左懋第奏道:“陛下,臣等这是要看什么?” 皇帝什么也没用,只是传旨让他们过来,然后一群人傻傻地在这等着。 和平时有区别的是,科技伯也在这里,并且文华殿内,多了悬空的那些细竹管,以及那些玻璃罩。 他们当然能猜出来,这肯定是皇帝又指示科技伯搞出了什么东西。只是他们猜不出来,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都到散衙时间,而且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急着回去呢。皇帝要有时间,明天不可以说么?如果是急事,为什么又一声不吭? 然而,人家是皇帝,就算心中有意见也没办法。不过,问一问却是可以的。 可谁知,崇祯皇帝听了之后,却是微微一笑,当然,光线有点暗,人家可能也看不清:“卿等稍安勿躁,再等片刻,一切便明了了!” 好吧,皇帝这么说,那就只能等了。 就在这说话没多久,忽然,异变发生了。 只见空中悬着的那玻璃罩中,忽然好像有了光亮。 在场的所有人,第一时间便都看了过去。 没错,玻璃罩内确实有了光,不过不明亮,似乎是碳火烧红的那种。 这是怎么回事?左懋第等人一见,不由得有点意外。 不过,他们也就只有这么一个反应了,就这而已,皇帝是想干什么? 亏了崇祯皇帝是事先已经看过一回了,要不然他得急。 此时,他发现这灯泡没有引起底下臣子的惊叹,也不着急,继续等着。 随后,那灯泡里面的光亮越来越亮,当然,这中间还伴随亮暗不定的情况。不过最终,这灯泡里面的光亮不说亮如白昼,至少要比火烛亮多了,且亮度也开始稳定下来。 空中的竹管上,那可不止一个灯泡,而是一排,整个文华殿内,就有五排灯泡。 这些灯泡全部亮起来,并且稳定亮度之后,整个文华殿内,顿时一片光明。 这个亮度,就远非火烛可以比了。 顿时,在电灯的映照下,崇祯皇帝看到手下的这群臣子,一个个都是非常地震惊,心中就很得意,当即微笑着问道:“诸卿,这电灯如何?” “陛下,这是如何做到的?”首辅贺逢圣听了,不由得激动地问道。 对于读书人来说,晚上看书,真得非常废眼睛。事实上,很多人的眼睛都有问题。 如果有这么亮的环境,那再看书的时候,就肯定会好不少。甚至晚上做其他事情,也能方便很多。 当然,他们没想到,有了这电灯,并且第一个示范用的地方是文华殿,这会不会导致他们以后要加班,这是个问题! 此时,一群人听了首辅的话之后,都是好奇地盯着皇帝,很是奇怪,这种亮光是怎么搞出来的,犹如夜明珠一般,但是,这又绝对不是夜明珠! 崇祯皇帝心中,满满地都是成就感,听到贺逢圣的疑惑,只是淡淡地说道:“还能怎么做到的,科学而已!” 说完之后,他便示意下宋应星道:“你给诸卿解释下吧!” 现在崇祯皇帝已经过了那个亲自显摆的阶段,让宋应星来说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