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九章差异 (第1/2页)
不过,秦明的法宝已经够用了,如果要把三清手中的东西居为己有,恐是会引起鸿钧的注意,目前他并不想多生是非,所以就由他们溜之大吉。 看到老子,鲲鹏遁走之后,女娲收起丝嫣红的绣球,摇曳着婀娜的身姿来到秦明面前。 “没想到,他们居然如此恶毒,真是妄为三清。” 看着秀眉紧蹙的女娲,秦明却是毫不在意笑了笑,其实他对三清并无兴趣,只是单纯看不过眼罢了。 三清一直自称盘古正统,秉承着后泽万物的功德造化,结果却遇到根正苗红的官二代,不仅修为高,就连高贵的出身,他们也无法比拟。 说白了,秦明如今的位分,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完虐。 然则,秦明绝非在意的是先天至宝,他只是不屑三清道貌岸然的正义模样,打着父神的旗号,却当着鸿钧的舔狗,这也是最让人看不起的缘由之一。 说穿,三清的行为明则匡扶正义,实则却是背道而驰,全是在为己牟利,既然如此,秦明自然毫不客气,出手教训。 这一战,立场不同,终究避无可避,他又不何屏气凝神,放过这些宵小之徒。 不过,现在秦明还能在挥手间击败他们,等日后三清修为逐渐提升,怕是再想毫无悬念的辗压,也不用变得轻松了。 正是秦明沉思之际,突然远处飘来一朵红色祥云,来人正是紫霄宫,听经谈道的红云道人,说起来,他与接引道长倒是有些渊源。 落于山顶之后,抬眸便看到秦明与女娲,先是一愣,随即快步上前,拱手作揖道:“青莲道长,师姐安好!” 这红云比起三清,心思纯明,而且恪守礼教,对于辈分的尊重,从来都未曾逾越过。 看到红云,女娲神色显得有些不自然,此时脑海,浮想起,秦明谈及他命运多舛之事。 没有想到,她居然还能见到这个悲催的短命鬼。 “原来是红云道长,你我算是同辈,无须行此大礼。”秦明笑着挥手说道。 “道友客气,既如此,红云便恭敬不如从命。 “他并不知秦明已把三清打跑,此不管他是畏惧秦明还是出于他意,总之还算是礼数周全,并未见傲慢之意。 秦明心中另有想法,就如同与女娲当初所言,如未变故发生,红云终是命不久矣,成为紫霄宫受道中的第一屈死的洪荒冤魂。 他的悲惨命运,完全可以荣登洪荒十大悲剧人物榜。 但是现在,秦明想要插手,改变他的死运却也不是件难事。 正如西方握着因果牌一样,等同于把困果转嫁,就可以偷天换命。 而对于西方初兴的宗教来说,它是最大的依仗。 相比之下,秦明认为红云和鲲鹏的因果关系不值一提,毕竟鲲鹏是一个个体,而且对方的处世之道,也为他所不屑,自然不会关心他的死活。 除了个人喜好,秦明所顾及的还有红云自身实力。 先不论其他,单是能在紫霄宫位列其中,听鸿钧讲道发,本身也是自是不容小觑的存在,再加上,他还能与镇元子连成一气,在整个洪荒中也实属罕见。 如果我们熟读过西游与封神,便能得到知圣究竟是意味着什么。 帝俊在巫族之战中被杀,冥河隐藏在血海之中久不现世,而鲲鹏与秦明战后,也不知躲于何方,如除去已成圣的几个,洪荒初为中,能够在封神中占据一席之地,也就只剩下燃灯道长了,以及还在修习的末等灵物。 所以,能够身居紫霄宫内,能够聆听着圣人传教,遍观四海八海八荒,绝对是一方霸主的存在。 秦明要走的是大道征途,你迟早与鸿钧免不了兵戎相见,而浑源一脉肩负着守护洪荒之大任,可谓是任重而道远,凝聚实力最为迫切。 因此,在这个时候,红云对秦明的价值就可想而知了。 “灵根初成,依然要等些时日,我等少安毋躁,不容恐误天机。”秦明看着闪闪发光的藤蔓笑着说道。 赶走了三清,这先天的至定就落于自己手里,秦明也不介意做个顺手人道。 “红云多谢道友相让。”眼见秦明不争不抢,似乎对这葫芦并不感冒,红云不由松了口气。 不然,免不得突生波折,以他的实力,自知定是打不过秦明。 就在三人静待这时,很快,天边又一道金光祥云徐徐而来,没想到现身的却是妖族首领,帝俊。 实际上,帝俊千里而来,是为了女娲和伏羲,此时他心中已燃起熊熊战火,发誓定要一统江湖。 伏羲女娲作为罕见的妖族先天生物,而且女娲还是准圣鸿钧高徒,帝俊当然不敢忽视,所以此番前来是想一探口风,看有无拉拢的机会。 只身来到风云山,他一见到女娲便觉得机会来了。 帝俊眼底尽显惊喜之色,当看到红云道长时,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紫霄宫讲道之后,红云道长似乎深知鸿蒙华光的厉害,所以故意隐藏身迹,帝俊遍寻多日根本毫无结果。 却不想,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心心念念之人,如今近在眼前。 但,他却是对秦明的虚实并不了解,所以举止显得有些谨慎。 “见过青莲道长,女娲师姐,红云道长,安好!”帝俊言语中,自然而现孤傲之色。 “见过帝俊道友!”红云心思单纯,自然以礼还之。 但女娲对帝俊表现冷淡,尤其是礼节上的傲慢之色,更加让她心生不满,随即只是冷冷哼了一声,并无过多表示。 至于秦明,更简单了,直接忽略,压根看也未看。 在他的眼里,对方已是将死之人,而且实力也不如红云,他又何必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多费工夫? 眼见自己不受待见,帝俊虽然心中憋一口气,不过却迅速冷静下来,将那急躁情绪慢慢调整。 这时他便站立一旁,双目瞪大,耐心等待那些葫芦成熟。 两年过后,葫芦藤架之上,万道金光透出,众人一见,不由惊喜万分。 只见足足七个葫芦悬挂藤架之上,显然是已经完全长成。 秦明走上前去,微微一笑,“我们这里有四位灵者,加上七个葫芦,你们两人可以任选一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