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二十三章 邓九公出兵西岐 (第2/2页)
申公豹笑吟吟的一摆道袍,指着东方:“我往海岛来。” “海岛来?” 土行孙沉吟片刻继续小心问道:“那老师是截教,还是阐教?” 申公豹虽然被元始天尊不喜,并把他赶下山来,但也还没有正视逐他出教,如今他也依旧扯着虎皮,故而依旧道:“贫道自是阐教弟子。” 土行孙听罢恍然,他虽然有点小聪明,但却从未下过山,哪里是申公豹这个大忽悠的对手。 再加上阐教乃是圣人大教,根本无有人敢冒充,随后十分高兴的开口: “原来是吾师叔。” 说罢赶忙恭恭敬敬的朝前方行了个大礼。 “弟子拜见师叔。” 眼见这矮子这么快就与其拉进了关系,申公豹问微微抬手,明知故问起来:“师侄不必多礼,我虽是阐教弟子,但不知你师是谁?你叫甚名字?” 土行孙昂着头赶忙骄傲的答道: “叫师叔知晓,我师父是惧留孙。弟子叫做土行孙。” 申公豹点点头,他自然知道对方的师父是惧留孙,却是又问道:“你学艺多少年了?” “学艺百载。”申公豹闻言虽是有些好奇,为什么他这么早就拜入了惧留孙门下,但是想起阐教弟子的那些恶心手段,猜到估计眼前的人很有可能是惧留孙收下应劫的。 申公豹接着又冷冷笑道: “我看你不能了道成仙,只好修个人间富贵。” 土行孙也知道自己跟脚不够,老师也曾说过自己多半是不能得道的,便问申公豹道:“怎样是人间富贵?” 申公豹说道:“据我看,你只好披蟒腰玉,受享君王富贵。” 土行孙闻言,更是好奇是怎么一回事,便问:“怎得能够?” 申公豹则是继续诱惑道:“你肯下山,我修书荐你,迟尺成功。” 土行孙却也不蠢,先问申公豹道:“老师指我往哪里去?”申公豹说道: “听闻朝歌派了四路大军征伐西岐,三山关邓九公处乃是最近,荐你此去大事可成也。” 土行孙本不想去,因为他从师尊处得知过,自己日后多半是要下山辅左西岐,却没想到申公豹还给他提了一嘴,说那殷商之处,纣王向来大方,若是立下功劳,便会赐数不清的金银与美人相伴。 听到金银土行孙眼睛亮了一下,又听到美人眼睛直接就直了,甚至都下意识流出了口水。 对于好色之徒来说,这种诱惑简直就根本无法抵挡,他赶忙擦着嘴连连谢道:“弟子多谢师叔指点,今后若得寸进,感恩非浅。” 申公豹继续问他:“你胸中有何本事?” 土行孙据实回答:“弟子善能地行千里。” 申公豹指着前方道:“你用个我瞧瞧。” 紧接着就见土行孙把身子一扭,立时不见。 申公豹见状大喜,心想此人虽然长得丑陋,但也能给西岐造成麻烦,甚至可以恶心一下那惧留孙。 想罢,忽见土行孙又往土里钻了上来。申公豹又看似好心的指点道: “听说你师父有法宝名叫,捆仙绳,你若去带下两根去,定能助你成功。” 土行孙连连点头应道: “多谢师叔指点,吾知道了。” 紧接着在土行孙便趁着惧留孙不在山中,盗了捆仙绳、以及五壶丹药,径往三山关寻邓九公汇合。 三山关内,总兵府中。 府内的气氛无比的沉重,总兵邓九公望着西岐传来的战报,以及太师的调令深深的叹了口气。 三山关与西岐相距并不远,其实战场之上的事情他也第一时间关注着。 没想到连沉大夫这般的奇才都败给了西岐,当真是可惜啊可惜。 唉! 要知道当初,老太师曾经有过想法,甚至特意准备亲自上门替沉大夫求亲。 而对于这门婚事,邓九公没有拒绝的理由。 首先沉大夫为国为民,仁义无双,一身正气凛然,乃是世间少有的英才,斩妖邪,擒侯虎,做的每一件事都值得令人敬佩。 对这般完美的少年英才,邓九公自然不会拒绝,甚至曾经与太师约定,待大夫平定西岐之后,太师便会奏请陛下亲自赐婚。 可没想到世事难料,如今沉大夫却生死不知。 邓九公心中不断感慨,他这运气也太差了点吧,好好的女婿就这么不见了! 不过,邓九公毕竟领兵多年,不是什么多愁善感之辈,如今太师传来调令,他也只好将重心放在军事上。 西岐经营多年,向来选贤用能收买人心,如今又得此一胜,接下来怕是要威望大涨,很多事情都要麻烦起来。 对方若是借此威望,振臂高呼,消息传出去,恐怕各方逆贼要群起响应,普通诸侯倒无所谓。 但如果是那拥有重兵的逆贼呢? 比如,东面的东伯侯姜文焕,南方这里的南伯侯鄂顺,以及世代作乱的北方异族…… 头大啊,头大! 邓九公沉默一夜,第二日新总兵兵洪锦就已到了。 两人将军情交代完毕后,就点将祭旗,准备次日起兵。 不过诸军方要前行,却忽闻探报:“有一矮子来下书。” 邓九公眉头皱了皱,令这人进帅府来看。却见来人身不过四尺长,而且还面色丑陋,至滴水檐前行礼,将书呈上。 邓九公拆开书,观看,才知晓此人乃是申公豹所荐,书上写的是“土行孙效劳麾下”。 只是邓九公见土行孙人物形象着实不好,便心想:“欲待不留,恐申道友见 怪;若要用他,不成规矩。……” 沉吟良久之后,方才定论:“……也罢,把他催粮应付三军。” 邓九公吩咐道:“土行孙,既申道兄荐你,吾不敢负命。后军粮草缺少,用你为五军督粮使。” 又命太鸾为正印先行;儿子邓秀为副印先行;部将赵升、孙焰红为救应使;随带着女儿邓婵玉一起,随军征伐。 安排妥当后,邓九公就调人马离了三山关,一路上旗旖荡荡,杀气腾腾,往汜水关前行。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