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 金楼引退,两鬼相见  (第1/2页)
    按照电影的轨迹,一线天和宫二是有段缘分的。    缘分的开始,就在这样一节动荡的火车上。    他刺杀逃亡,负了伤。    她脱下大衣,罩住他的伤。    假装是一对夫妻,救了他。    这一罩,就把一线天的心也罩住了。    后来到港岛,宫二开了家诊所,一线天开了家理发店。    就在诊所对面。    日夜护着。    列车钻进隧道,车厢压力突然变小,耳朵感觉被堵住。    似乎是一瞬,又似乎是很久。    驶出隧道,恢复正常,对面的人把目光移开。    “我爹说,你是高手。宫家从无败绩,马三在你身上砸了招牌,我要找回来。”    声音不大,不想吵着旁边睡着的乘客。    像贴着耳朵的窃窃私语。    刘琛轻笑,摇头拒绝。    车厢里不是好地方,列车外的冷风,他不想再吹了。    “我去季华,如果有缘,必定恭候。”    “好,宫家等着你。”    留下这句话,带着极淡的女子馨香,宫二离开了。    晨曦破晓,南风浮荡。    带着季风中的湿气,还有南地特有的热气。    季华,到了。    到站下车。    马三看了眼刘琛所在的车厢,没找到那个穿西装的身影。    连自己都没意识到的松了口气。    他想了一夜,都没想透最后杀招的应对。    人力洋车早已备好,稍作休整,直接和南方的武人见面。    民国多风月,文人政客、武人商贾,都喜欢逛堂子。    听曲看戏,搂着女人谈事情。    金楼,就是季华最好的堂子。    省内第一个装电梯,雕梁画栋,贴上金箔,富丽堂皇。    太子进,太监出。    日日上演着千金散尽的戏码。    正所谓,风尘之中,必有性情中人。    销魂处,亦是英雄地。    见面的地点,就是这金楼。    西式长桌,一侧为北方武人,以宫宝森为首。    另一侧,是南方武人,一圈圈围着,没有带头人。    “我这辈子,只成了三件事。合并了形意和八卦门。接了我大师兄的班,主事中华武士会。联合了通背、炮锤、太极、燕青等十几个门派加入。最后是搓成了北方拳师南下传艺。”    “我是老了,新人要出头。我的隐退仪式在北边办过一次。今次,蒙精武会的邀请,在这再办一次。是想给南方的老哥们老同志做个告别。”    “在北方和我搭手的,是我的大徒弟马三,我的班他接了。诸位可是得照应着他。”    说到此处,马三起身向南方的师傅们抱拳拱手。    “在这里的隐退仪式上,跟我搭手的,我想是位南方的拳手。当然,得大家认可才行啊。”    “挑一个吧。”    宫宝森这番话,着实让北方的众人惊讶。    搭手是行话,意味着传承。这传承的自然不能是宫家的拳术,只能是宫宝森在南方武林的名声和威望。    北方无敌的一辈子名声,足够让任何武人一步登天。    不啻于宝刀屠龙。    一时间,有人蠢蠢欲动。    忘了刚打出来的那名季华无敌。    宫宝森是个老江湖,看到众人不开口,眼神浮动,顿时明了他们的心思。    当下决定先告一段落,改日再办。    关门,带着北方众人喝酒吃菜,赏味金楼。    一众南方武士没有散,聚在大厅。    “你们为什么不提叶问?”    “那你怎么不提?”    众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那点小心思昭然若揭。    原先他们以为宫宝森赴广,名义上是告别,实际恐怕是想给马三做名声。那时候他们自然要找个最强的来,不然整个南方武林都成了他的垫脚石。    但听着今晚的意思,分明是场造化。    不用打,谁接下了,谁就能平步上青云。    那南方武人的算盘就打起来了。    众人议论间,有小辈悄悄离开了。    初生牛犊不怕虎,总有新人敢冒头。    他们想着,若是自己先入了宫老爷子的眼,那岂不是绕开了那些压着辈分的老先生。    眼尖的直接跟上,上了高楼。    “宫老前辈,晚辈不才,家传洪拳第八代,江湖行走亦得人称俊秀。望与老前辈搭手,还请指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