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0章:泪奔:诸葛亮命丧五丈原(求订阅) (第2/3页)
的环境并不是很好。魏国虽然在赤壁之战以及樊城之战当中实力大伤,但却没有动摇他根本,魏国随时都有可能南下。于是,诸葛亮一面派人与东吴修好,另一方面也准备北伐。” “第一次北伐,蜀军势破如竹,孔明更是在两军大阵之前,骂死司徒王朗,并收服姜维。只是可惜,在镇守街亭的时候,诸葛亮错信了马谡,最终孔明第一次北伐失败。” 马谡这个人,这是有一些争议的。 在此之前,马谡表现的比较好。 比如在征战孟获的时候,就是马谡提出的攻心为上,最后收服了孟获。 可是在镇守街亭之时,马谡就有一些沾沾自喜,好大喜功,认为自己多么了不起,多么通兵书。 结果就是街亭失守。 诸葛亮也不得不挥泪斩马谡。 当然。 在这里面诸葛亮也存在错误。 因为此前刘备提醒过诸葛亮,说是马谡不可重用。 当然。 抛开这一些不说,孔明的北伐就算是再顺利,也不见得能成功。 一方面是魏国的实力很强大,另一方面也是诸葛亮碰到了一个狠人,司马懿。 “虽然第一次北伐失败,但诸葛亮却没有灰心,在积累实力之后,又进行了第二次北伐,结果,因为战线太长,粮草有一些跟不上,最终也失败了。” “第三次……也是因为粮草的原因,也跟着失败。” “第四次进展很好,接连几次打败司马懿,但因为内部有人在刘禅面前诋毁诸葛,无奈孔明只能退兵。” “第五次半途当中接到消息,说是东吴方面可能会进攻蜀地,孔明也只能收兵。” “直到第六次……” 诸葛亮一生6次北伐。 此前几次虽然看起来有的地方表现不错,但总体还是失败的。 而在第6次北伐的时候,诸葛亮自知时日不多,这一次,他极为用心。 并用计将司马懿骗至上方谷。 这一段也是诸葛亮北伐最为激烈,蜀国最有可能胜利的一场大战。 看着众人,陈凡说道:“懿见魏延只一人,军马又少,放心追之;令司马师在左,司马昭在右,懿自居中,一齐攻杀将来。魏延引五百兵皆退入谷中去。懿追到谷口,先令人入谷中哨探。回报谷内并无伏兵,山上皆是草房。懿曰:“此必是积粮之所也。” 遂大驱士马,尽入谷中。懿忽见草房上尽是干柴,前面魏延已不见了。懿心疑,谓二子曰:“倘有兵截断谷口,如之奈何?”言未已,只听得喊声大震,山上一齐丢下火把来,烧断谷口。魏兵奔逃无路。山上火箭射下,地雷一齐突出,草房内干柴都着,刮刮杂杂,火势冲天。司马懿惊得手足无措,乃下马抱二子大哭曰:“我父子三人皆死于此处矣!” 这样的一幕,也让一众游客激动的要叫好起来。 “司马懿绝逼要完蛋。” “孔明用尽一生,终于要完成大业了。” “司马,死你的去吧。” 众人眼睛一眨也不眨的盯着陈凡。 只是。 陈凡却叹了一口气,说道:“正待司马三父子大哭之间,忽然狂风大作,黑气漫空,一声霹雳响处,骤雨倾盆。满谷之火,尽皆浇灭……” 这样的反转简直让所有人目瞪口呆。 “这都能下雨?” “我草,这是天要助魏?” “可惜我丞相……” 不少人眼睛有一些红红的。 虽然三国并没有分谁是主角,谁是配角。 但无疑大家都会站在诸葛孔明这一边。 再加上诸葛孔明在刘备托孤,一生鞠躬尽瘁,就是为了让蜀国完成大业的这种精神,也让众人无比的佩服。 但没想到。 就在这最为关键的时刻,上天竟然降下了一场大雨,将司马三父子给救了。 “悲剧。” “唉,其实有人早就料到过。” “谁啊?” “还记得刘备此前去拜访水镜先生吗,水镜先生感叹孔明虽然选择到了名主,但却不得其时。” “我草……” 好吧。 有的时候三国争霸最终的局面,上天早就已经注定。 虽然水镜先生说这句话的时候离现在已经过去了几十年。 但。 真正去分析的话,你会发现。 哪怕蜀国有诸葛亮这样的一位完美型丞相,但他也未必能改变天时。 魏国实力虽然被削弱了,但他却一统了北方。 并且当时整个北方都是中国的经济政治人口中心,南方怎么拼都拼不过北方。 这不是说用了哪位大将,哪位人才就可以化解的了的。 而且不只是诸葛亮。 几千年下来,各个朝代的北伐,其中也是大部分失败。 “突然的一场雨让孔明一病不起,他夜观天象,知道自己的寿命将至。只是,他又不想这么快死去。他知道,如果自己死去,那蜀国的命运可能就此结束。于是他摆七星灯,准备用秘法续命。诸葛亮对姜维说,吾素谙祈禳之法,但未知天意如何。汝可引甲士四十人各执皂旗,穿皂衣,环绕帐外;我自于帐中祈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