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29章:奋六世之余烈(求订阅) (第2/2页)
算是如此,仍有无数的士兵愿意。 “但这还不止,公孙鞅还在部队的改革上推行连坐法。这个连坐,那就是,其中任何一人犯罪或者是有其他的问题,整个与之相关连的人士也将会得到处罚。比如上场打仗之时,一般秦国归定五人为一伍。如果这五人当中有一个逃跑,后退……等等,这五个人都得杀头。如此,这也让整个部队的战斗力得到了空前提高。因为你只有勇步上前,你才能保住性命。甚至,如果你发现队伍当中有人想逃跑的。你为了活命,你也不可能让他逃跑。” “当然,这种连坐不只是放在部队当中,他还放在百姓当中。为了提高君主的治理,公孙鞅也在一众百姓当中推行了连坐制。于是,百姓为了活命,他们都相互监督起了对方。如果一有什么问题,他们都会第一时间向上面通报。这样一来,整个国家的号令也变得畅通无阻。” 这样的一个连坐可以说是相当严格了。 甚至到最后。 公孙鞅自己被秦王猜忌,然后逃跑,秦国上下没有任何一个百姓接收。 为什么? 就在于公孙鞅自己制定的连坐制。 如果有百姓收了公孙鞅,公孙鞅死不死他们不知道,但这一些百姓一定会死。 不过。 这自然是后话。 可以说。 公孙鞅的变法不但改变了秦国,也改变了整个华夏。 陈凡继续说道:“而除了这一些,公孙鞅还采用了楚国当年推行的郡县制,废除分封制,这也让秦国国君权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经过这样的一系列改革,一下子,整个秦国的实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陈凡老师,公孙鞅的变法虽然好,可是,这也触犯了一众贵族的势力,他在变法当中有没有受到阻力?” 这时,有一位粉丝在现场提问说道。 “这位朋友问得好。” 陈凡点头。 几乎所有的变法,他都会触碰到其他一些人的利益。 与之同时。 一系列变法不成功,也是因为其他一些利益方阻拦所制。 比如吴起变法,宋朝的王安石变法……等等。 他都是因为旧势力的反扑,最后功亏一篑。 “是的,秦国与其他国家一样,也同样有贵族。这种废除世袭,而且采用严格连坐制等等改革,不但触犯了一众贵族的势力,甚至是一些普通人都有些受不了。因为这太严格了,一小不心就有可能犯罪。但是,在这当中,秦孝公是对公孙鞅绝对的支持者,这也使得整个的变法能够维持下去。另一方面,公孙鞅也是一位铁血的改革者。当时秦老公的儿子嬴驷,也是当时的太子,他触碰了改革。但哪怕如此,公孙鞅也是铁面无私。因为嬴驷是太子,不能受罚,于是公孙鞅直接就割了太子老师的鼻子,以示向众人表示,哪怕就是太子触碰了改革,也会受罚。在如此严格的改革之下,秦国的变法得到了顺利的推行。” 另外。 还有一个。 秦孝公也是一个无比隐忍的君主。 相对于他的父亲秦献公,秦孝公自知秦国实力无法与魏国相抗横。 此时变法之即,他知道改革的艰难,并不想变法被外部势力打破。 于是秦孝公直接与魏国议和,并割让了土地。 最终。 魏国不再攻打秦国,这也让秦国赢得了变法的时间。 “经过公孙鞅的改革,秦国整体实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这种实力提升也在军事战场上表现了出来,在后期,秦国利用齐国孙膑打败庞涓这个机会,一度大举进攻魏国,并大败魏国。而因为公孙鞅在改革当中有功,又帅兵大举打败了魏国。于是秦孝公封公孙鞅于商地,所以公孙鞅又称之为商鞅。” 商鞅变法自然是比其他变法影响更为久远。 如此。 陈凡在讲解商鞅变法的时候也更为细致得多。 不过。 今天能来现场听课的,除了是陈凡的粉丝之外,还有不少史学界的研究者。 在陈凡讲完商鞅变法之时,有一位学者却是提问说道:“陈凡老师,大部分变法在君主在世之时,他可以得到有效的推行。但是,在君主去世之后,因为没有君主的强力支持,变法就会失败。比如您之前讲的吴起变法,楚国国君死去,就没有人再支持吴起,最终吴起变法只成功了一半。” “是的。” 陈凡点头。 这也是陈凡接下来要讲的内容:“人总有一死,秦孝公也是一样。秦孝公死去之后,一众此前遭受到商鞅打击的旧贵族开始疯狂的对商鞅进行报复。而此时,接位秦孝公位置的,正是此前商鞅惩罚过的太子嬴驷,也就是后来的秦惠文王。” 这个秦惠文王,也就是芈月传里面芈月的老公。 “只是,秦惠文王虽然不喜商鞅,但他却是一个有为的君主。他深刻的认识到,虽然商鞅变法太过于严格,甚至也惩罚过自己。但秦国却因为商鞅变法,得到了切切实实的好处。可到底商鞅变法又得罪了太多的人,于是,秦惠文王就杀了商鞅,出了一众旧贵族势力的气。但是,为了秦国,他仍遵循商鞅之法。如此,商鞅虽然死去,但商鞅变法的一系列成就却一直保留了下来。” 这一说。 众人这才点头。 “原来如此。” “其他国家虽然也有变强的,但整个法制改革无法继承下来,所以也就不能一直保持原来的优势。” 只是。 秦国能一统天下,并不完全是商鞅变法的功劳。 商鞅变法只是给秦国一统天下带来了基础。 能不能一统天下,这可说不准。 因为历史当中。 任何一件事情,都可能改变历史的走向。 更不用说。 有的时候如果某一个国家在某一个时期出现昏君,他都可以将此前一众先烈的功劳全部废去。 但这在秦国,却是一个特列。 因为在秦孝公商鞅变法之后,秦国没有出现任何一位昏君。 甚至,不但没有出现一位昏君,他还出现了好几代的民君。 正如汉朝名臣贾谊在《过秦论》当中写道: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朴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这里的奋六世之余烈,那就是,秦国能够一统天下,还与秦国六代英明的君主有关。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更新,第329章:奋六世之余烈……免费阅读。https://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