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 蒙帅从军记三【二合一】 (第2/3页)
荡荡。 秦皇明旨册封蒙将军为公乘爵位,赏赐偌干,并赐配剑一把,送往军中。 然后各位大将军,各路大帅,也纷纷遣人前来贺喜,并送上礼物。 明眼人都知道,蒙方,已经成为秦***方正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前途不可限量。 而随着一次次战争的打响,蒙方与其麾下的军队,愈发展现出来精锐特质。 将能奋勇,兵不惜身,自然攻必取,战必胜,所向披靡。 端的无坚不摧,无牢不破! 于年底,蒙方率军十万与李颇对峙,战得有攻有守,不落下风,战绩不可为不辉煌。 年后,秦皇圣旨,册封蒙方为‘威将军,! 亦是从此,蒙方正式成为名号将军。 军中战旗,可以拥有自己的‘威,字旗号。 再也不是杂牌将军,而是……大秦公认的军方天团之一! 威将军仍旧隶属于费帅心语麾下,帅账序列:第五。 有独立统兵权,独立行军权。 一旦独立行军,就可以得到将军们梦寐以求的‘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超级特权。 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够了档次层次才有资格说的一句话。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绝不是一般的杂牌将领可以拥有 的。 不听令 斩首! 这句话,不但是军法,也是阶级的彰显体现。 翌年三月。 赵军连番鏖战之余,虽然力保不失,但前两轮大战所造成的损耗,以及战力持续耗损严重,渐渐力不从心,无奈求援于齐。 本着唇亡齿寒的理念,齐军大举出动,遂成两国夹击之势。 蒙方威将军晋大将,授虎符金批,提兵二十万,踏入大齐境内,剑指齐都,一路势如破竹,竟无抗手。 大齐上下尽皆震动。 要知与这位新晋蒙大将对阵之初,齐军不乏认定蒙方就是一幸运儿,凭着一时运气才走到今时今日的乡野村夫,何曾想到人家是真有料,跟赵国的那谁谁,口口相传出来的兵法大家完全两回事。 而另一路急行军的吴铁军则是正面迎击齐国大军,再次展现无敌威名。 但齐军到底是牵制了吴铁军一路兵马,即便战事不顺,仍旧有完成增援赵国的战略目的。 自然将守为攻,稳扎稳打。 另一边的蒙方虽然深入齐地,但齐国另道重兵据雄关而守,高度重视之下,便蒙方如何勇悍,将士如何用命,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攻克险关,再如何,齐国不至于有亡国之险。 对于这个认知,齐军大将心中笃定得很,确定自己只需要全力应付吴铁军便可。 按照齐***方高层早已制定的大战略,蒙方那边,还在不断的攻打齐国城池,实在是太贪了! 齐军将领人人都是面带微笑,一派胸有成竹。 这一波,稳了! 然而就在与吴铁军对峙中的某天晚上,竟在齐军身后出现秦军,为首者赫然便是蒙方,率领兵马,气势袭杀! 这一杀不要紧,竟是从齐军菊花开始干,强行挤了进去、突了进去。 而吴铁军也一反常态,就此发动总攻。 齐军将领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却也只能仓促应战。 蒙方行军剑指齐都自然是真,一路势如破竹亦是真,要不如何瞒过别人 在临城作战也是真,唯一的不真实其实是…… 临城外的山林间的秦军营帐,全是空的。 在那边看似做好攻城,看似一波一波的无数兵马,实则不过五万。 只是麾下将军打的旗号比较多而已。 本就意外蔽人耳目,旗号当然是越多越好! 而真正的蒙方主战力部队,早在蒙方命令下,经由一路被打下来的地盘,飞速急行军来到了与吴铁军对峙的齐军大部队之后。 这一场早有预谋的袭击,瞄准时机,即时发动,过程中几乎没有丝毫停顿。 这一战,蒙方打的极狠。 腹背受敌的六十万齐军,兵败如山倒,全军溃逃。 可在齐军溃败的必经之路上,蒙方早早就已经布好了陷阱,干枯山林,遍布火油,无数的滚木礌石,从悬崖峡谷上方滚落。 这一场埋伏战打下来,齐军全军覆没,连统兵元帅大将,都葬身于火海中。 战后,吴铁军巡视战场,竟也忍不住倒抽一口冷气。 蒙方板着脸,道: 吴铁军叹口气: 此一役,蒙方之名再度震动天下,更被称为屠夫,两手血腥,杀人无算。 而齐国经过此战,亦是步了燕国后尘,一蹶不振! 一役损兵六十万之巨,齐国上下几乎再无可用之兵,覆灭就在一念之间尔。 但秦国依然没有选择开启覆灭战。 吴铁军与蒙方合兵一处,雄兵立呈洪流之势,强势涌入秦赵战场。 无敌军帅吴铁军,鬼将军费心语,威将军蒙方,老帅马到成,军神费平江,五路大军,合共一百二十万兵力,五面包抄,全力围剿李颇。 李颇在兵力方面,落到了绝对劣势,却仍是左右格挡,丝毫不乱,竟始终稳得住,力保不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