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准提方便度缘者 姜尚偶遇助资粮 (第2/2页)
说道:“这样走下去,不知何日是个头,又没有东西吃,我还是回去吧。再过两个月,就是冬天了。” 船师笑了笑,说道:“你叫心缘,这个心字,你会写了,我就告诉你,如果你起心,真的杀了这只野鸡,以后你也会变成野鸡,被它所杀,所以叫披毛从此起。” 心缘有些害怕了:“那你意思就是说,我心里想做什么,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自己的未来。” 船师道:“那当然,你做了什么因,然后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个因就会成熟,然后得什么果。” 心缘找块大石坐了下来:“你说的这些,和我村子里的人说的都不一样。可我实在是饿了,再没有东西吃,只怕找不到宝藏,就死在半路了。”心缘开始生起了退意。 二人正在议论间,只见一名二十五六岁的男子,身穿青衣,背着一个行囊,行囊外扎着一把雨伞,往二人这边走来。 走得近了,心缘看那人时,生的气宇轩昂,齿白细密如同珂月,心缘仔细一看,原来此人的嘴唇有些开裂,所以把牙露了一点出来。 那人见心缘一老一小坐在路边休息,便向船师行礼:“老丈,某是东海许州人氏,姓姜,名尚,字子牙,欲往昆仑山去,不知还有多远。” 船师道:“我二人只是在此休息一下,正在此歇脚。我叫船师,他叫心缘。” 心缘已经很饿了,坐下来眯着眼睛养神,没有说话。 姜尚看了一眼心缘:“想必这位小哥也饿了。原来是干粮吃完了。我正好带有干粮,就分给你们一点。”说完,解下背下行囊,把干粮拿了出来。 姜尚原是许州大户人家,到了父亲这一辈,家道中落,自己又未娶亲,便往殷都投靠结义兄弟宋异人。感武乙被雷击,深畏天命,便生了出家修道之心,在宋异人资助下,往昆仑山修道。 姜尚将干粮送到心缘和船师手中各一份,二人称谢。三个就吃干粮。 心缘道:“姜叔叔去找哪位仙人修道?” 姜尚道:“我往昆仑山玉虚宫掌阐教道法元始老爷门下学道。” 心缘道:“既然是掌教,那一定很厉害了。我可以一起去吗?” 船师拍了一下心缘:“你这孩子,我们还要回家呢,不要误了人家去昆仑山的时辰。” 姜尚道:“无妨,孩子不懂事。敢问老丈知道昆仑山之路否?” 船师道:“此西去约一百里,有一岭,名叫望天岭,那里便是上昆仑山的路。我老船没有去过,怎么找玉虚宫,我就不知道了。” 姜尚背起行囊,向船师道谢,往西边去了。 等到姜尚走远了,心缘问道:“为什么你不说我们去昆仑山?那不是骗人家吗?” 船师道:“心缘,我度了你这么久,你还是不明白。我们现在就去找宝藏,但你要闭上眼睛。不许睁开哦。” 心缘半信不信:“难道闭上眼睛,宝藏就会找到吗?” 船师道:“不错,我现在就要带你进宝山去,你要自己去寻宝,不要深入宝山,空手而归哦。” 心缘听说马上有宝可寻,疲惫一扫而光:“老船师,我听你的,我闭上眼睛。”说完,果然紧紧闭上眼睛,不再说话。 那船师见了,对心缘说道:“你要守住一心,不要胡思乱想,就是心里一直默念三点如星布的那四句话也行,我要带你进宝山了。” 心缘便轻轻地吟诵起那“三点如星布,弯钩似月牙。披毛从此起,做佛也由它”的话语来。 外面没有任何变化。心缘还是不敢睁眼,一心只念那四句话。 念得才三遍,那船师道:“心缘此时不睁眼,更待何时?” 心缘听得船师呼唤,睁开了眼。 一片无比光明,却又无比清晰的景象呈现在自己眼前。 这里的光明,比自己在崆峒山那天台山上每天东方见到的太阳,要亮千万亿倍,但一点都不刺眼,反而觉得非常柔和,让人无比漫暖。 等到适应了这里的光明,心缘再看时,栏楯围绕于树外,罗网覆于树上,一重一重的互相间隔,计有七重。树木都排列成行,罗网都是由金、银、琉璃、砗磲、赤珠、玛瑙七宝所构成,层层相间,既整齐,又美观。 再看自己,原来是坐在一朵青莲华之内,这花大如车轮,放出青光,原先自己穿的衣服不见了,而是穿上了无缝的天衣。再看这莲华池,各式各样的莲花花苞放出光来,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 这莲花池底,纯是金沙。这里的花池、浴池、莲池,遍地都是,而且大小不等,大的竟大到如海一样。水池四围的阶道,都是金、银、琉璃、玻璃四宝所合成。池阶的上面,有天然的楼阁,而楼阁的质料,并不是土木瓦石,而是金银等七种珍宝。 心缘站了起来,那花在自己脚底下消失,然后自己随着心意,到了那栏楯中去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