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 妙峰山上入四住 娲皇宫内起狂风 (第1/2页)
西昆仑,乃西王母所居,于臬在西昆仑寻找了几天,没有合适的洞府,他本想去找师兄度厄真人,但想到师尊的法旨,就息了这个念头。 东方多是海岛,大多为截教仙人所居,况法戒师兄也在那示现,心缘也息了这个念头。 南方从未去过,心缘便往北方寻找。 忽然到了一地,但见这里群山叠翠,满山奇松古柏,怪石高耸,大片檀木林发出阵阵清香,山上云雾缭绕,异花遍地,有山桃花、野丁香、山茉莉、杜鹃花、麦秆菊、红玫瑰。山顶峰有五个,如同五瓣莲花开放。 心缘大喜,以心感应,这里还没有其他仙人居住,他便遍寻山洞。忽见有一洞,内放金色光芒,心缘入内,洞内宽敞,山泉水从洞内岩石滴下,长年不断。水流进边上一大池中 内洞放出琉璃光明,心缘复往内洞一看,却是有檀木放香,地上蓝色玫瑰格外鲜艳。 却见外洞有大石,通体白色,正好用来跏趺坐。 心缘将此洞布置一番,祝了山川地神,便在此山住了下来。 原来这山叫妙高山,心缘将此洞取名为妙胜洞。 心缘在洞内布置一番,用心参祥这初住法门。心缘在定中返闻自性,并发愿言: 稽首十方佛,圆满最上乘。 本迹开二门,法喻谈真秘。 普使诸权小,悉证佛菩提。 我今誓归依,愿超生死海。 此次心缘见西岐殉葬,发起了菩提心,见城中百姓疾苦,发起了菩提心,见丘引错用其心,发起了菩提心,见众生行路困难,发起了菩提心。见各教道法无边,发起了菩提心,见众生相杀相吞,轮回不息,发起了菩提心。见众生身心受苦,发起了菩提心…… 心缘一一谛观,又微细思维陆压道人所说的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的警语。 就在这时,心缘不离此座,忽见自身登于须弥顶上,入宝德门。进入那妙胜殿内,有普光明藏师子之座,其座悉以妙宝所成:十千层级迥极庄严,十千金网弥覆其上,十千种帐、十千种盖周回间列,十千缯绮以为垂带,十千珠璎周遍交络,十千衣服敷布座上,十千天子、十千梵王前后围绕,十千光明而为照曜。 心缘所在的山,叫妙峰山,所住的洞,叫妙胜洞。而这须弥山,翻译成华文,就是妙峰山,这殿,也叫妙胜殿。 一多相即,一真一切真! 心缘即时身放金色光明,身即清净。自己低头合掌,一心观那普光明藏师子之座,意即清净。便一心听偈赞佛,意即清净。 心缘即知十住名字:初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具足方便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 心缘生起十种心:勤供养佛、乐住生死、主导世间令除恶业、以胜妙法常行教诲、叹无上法、学佛功德、生诸佛前恒蒙摄受、方便演说寂静三昧、赞叹远离生死轮回、为苦众生作归依处。 在定中,心缘又生起利益心、大悲心、安乐心、安住心、怜愍心、摄受心、守护心、同己心、师心、导师心。又生起了十种行:诵习多闻、虚闲寂静、近善知识、发言和悦、语必知时、心无怯怖、了达于义、如法修行、远离愚迷、安住不动。 就这样,心缘入了第二住治地住! 心缘在定中,继续听法,证那第三住修行住。 然后听如何是生贵住,一直到灌顶住! 心缘一直在定中微细观察,彻悟实证! 心缘对十住位修行已经明了,便出了定,没想到这一入定就是二十年,现在已经是帝辛,也就是纣王七年了。 心缘已证到第四住位,了知过去、未来、现在一切佛法,修习过去、未来、现在一切佛法,圆满过去、未来、现在一切佛法,了知一切诸佛平等。而且可以和西方二师尊沟通了。 行与佛同,受佛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种,名生贵住。 心缘一念,即至于朝歌,隐于上空。 首相商容府内。 商容须发皆白,伏于香案前,泪流满面:“老臣辜负先帝重托,位在中枢,无尺寸建树,真乃待罪之身。天子聪慧,文武双全,此国家之福。不想新平之地,常怀反心,水旱天灾,时时发生。如今太师北征,国家多事之秋,四大诸候,拥兵自重。臣恐陛下自恃聪明,刚愎自用。臣若辅之不周全,有何面目见先帝于九泉。”说罢,不住叩头。 商容用衣袖拂了拂眼泪,复又说道:“祈愿成汤列祖列宗,在天有灵,保大商江山永固。”说完又伏于地。 少时,侍儿来换灯油,商容见侍儿盈盈碎步,忽然想起一件事来:“是了,自迁都朝歌以来,重修女娲宫,只因新皇初立,失于计较,未偿祭祀。何不趁三月十五日娘娘圣诞之日,祭祀朝歌福主,保我大商。” 心缘又一念周至,到了西岐。 西伯候府内。香案桌前,西伯候姬昌焚香于铜炉中,他凝神静气,双手合于胸前,喃喃念道:“天一地三,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各有合。”随后放下手掌,从一个精致的铜筒中,拿出了四十九根蓍草,认真排放到香案上。 候府天井外,夜凉如水,此时正是三月天气,既无虫鸣,也无风声。过了好一阵,姬昌终于排成一卦。是上兑下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