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81章 两件事情  (第1/1页)
    王小军高兴地太早了。    赵宏图的话还没说完呢,还有更值得高兴地在后头呢。    他再燃一把火:“我准备向上级提议,以后销售科科长和生产车间主任,都增添为厂委委员。以后提拔副厂长,优先考虑从这两个人选里边提拔。”    男人,就没有不喜欢权力和美女的。    如果真能看淡,要不就是从来没有尝过其中的滋味。    要么,就是没有那个功能。    权利,升职,那是近在眼前,等宁先见离开,自己说不定就能当上副厂长。    也许,这辈子的成就,说不定还能超过老爷子。    至于干不好,又不会降级,最多在赵宏图在位的时候,永远没有出头之地,被闲置起来养老呗。    当然,男人只要去干,去努力,永远不会有干不好的。    王小军觉得之前还没有完全发挥自己的销售潜能。    恨不得现在回去,拉上人马,满世界去撒欢。    赵宏图看到呼吸都急促起来的王小军,再想想之前打交道的陈继先和杨建业,还是太年轻了。    年轻好啊,浑身都是劲。    容易干出来成绩。    想想王小军进门的时候那副臭脸。    这样一个桀骜不驯的男人,最终还是被自己给折服了。    这种心灵上的“征服”感,赵宏图感觉简直就是比喝了冰镇汽水还爽。    搞掂了王小军。    赵宏图和办公室杜主任说了一下,就直接回人大。    这时候,大部分学生假期都是留在学校的。    这次回学校,赵宏图有两件事要做。    第一件事,就是从绿协招一些人去颐兴食品厂进行社会实践。    管吃不管住,还不用发工资的免费劳动力。    赵宏图最开始成立绿协,只是为了恶心下胡晓波,给他增加出国留学的竞争对手。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随手撒了一颗种子,竟然回馈了丰硕果实。    社团不少成员,已经在国内有影响力的期刊上面发表了论文。    甚至有的都已经在国外的期刊投递过稿了。    如此集中的大批量的学术成果,都是在校学生,甚至很多还是本科生取得的。    加上之前绿协编写的的事迹,也是一时热点。    学校宣传部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宣传亮点。    一经报道。    在京城学术圈引起了强烈反响。    水木大学和京大老师带学生过来学习经验,也准备在学校成立有关的社团。    其他学校也纷纷跟风。    甚至已经开始往全国蔓延。    在这种情况下,申请加入绿协的人员更多了。    现在绿协,已经成为了京城除了学生会、文学社之外的,第三大学生社团组织。    社团兴旺,人才也更多。    作为社团的成立者,虽然认识赵宏图的人不多,但他的名字,在京城的大学生里边,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不过,赵宏图早已经卸下了绿协会长的职务,不再插手绿协事务。    但宏速公司却和学校学生会、绿协达成了合作协议,这两个社团,帮忙选拔推荐兼职人员,宏速公司给这两个社团提供赞助费。    因为和人大合作的良好成效,京城其他的高校,也主动联系宏速公司。    现在宏速公司的兼职对象,已经不仅限于人大,差不多覆盖京城全部的大学。    这一方面扩大了宏速公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有利于宏速公司进一步打开市场。    另外,这些兼职的学生,以后大部分都是进体制内和国企,也积累了丰厚的人脉资源。    为以后宏速公司在全国扩张,奠定了坚实地基础。    毕竟,一个企业想在一个地方有所发展,和地方的关系处理的好不好,有直接的关系。    而现在,赵宏图又瞄准了绿协这个人才库。    他一个人去完成一个国企的改革,智慧肯定不够。    绿协,以及人大的老师,包括苏教授他们,就是他的智囊库。    即使他们提出来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可能实际cao作上,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他们的观点中的闪光点集合起来,也足够颐兴食品厂焕发新春。    赵宏图在绿协一提,立马有很多学生积极报名。    苏教授他们等也极有兴趣。    这件事是顺利开张了。    第二件事,就是去文学社。    这个社团,为赵宏图的事业和发展,作出了极大地贡献。    赵宏图能去颐兴食品厂当厂长,也离不开他们在背后的支持。    现在他们把赵宏图给架到厂长的位置上了。    必须滴负责才是。    开玩笑了,赵宏图来找他们,是看上他们的才华了。    想让他们帮忙写一些特别接地气,土里土气的广告词。    标语字数要少,朗朗上口,过目难忘,让人一看就能理解,易于传播,具有持久的强行植入性。    相对报纸的广告,赵宏图更看好去刷墙。    墙体广告的时效性,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月二月,而是半年、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跟电视和报纸时效性相之比较,独具各方优势。    和报纸的广告,也能形成有效互补,更好地达到令人印象深刻的“广而告之”的目的。    找他们就是为了墙体广告的广告词。    赵宏图来了,提着猪头rou,拿着二锅头。    文学社上到社长,下到普通地社员,都极其欢迎。    又可以好好祭下五脏腑了。    吃饱喝足了。    赵宏图笑着说道:“各位兄弟姐妹,俺又有事想麻烦下你们。想请你们帮忙写一些广告语。”    咱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上头,让人听了,想忘了都难。    就比如,吆喝声:“磨剪子来唉,戗菜刀~”    赵宏图喝了点酒后,吆喝声,还真有三分功力。    引起了一阵笑声。    赵宏图也跟着笑了笑:“咱们也可以文艺一点,比如,一颗糖果甜平你皱起的眉头。    十年好品质,颐兴与你共成长。    旅途中,有颐兴与你作伴,就少点寂寞!”    “也可以土味一点:颐兴糖果在手,媳妇不愁。    颐兴糖果买得早,媳妇不会跟人跑。    要买糖果选颐兴,媳妇俺娘都说“中””    又是引起了一阵笑声。    玩弄文字,这对文学社的人来说,和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喝得尽兴了,随笔就是天下文章。    当场有人挥笔,写就有不少杰作。    第二件事也顺利完成。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