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305章:为国选士,主考官之争 (第1/2页)
腊月初十。 太皇太后与太后在宫内设私宴,邀请朝中大臣的夫人们聚餐。 这一日,足足有一百多位夫人入宫。 在向皇后的组织下,午宴尤为丰富,除了多项节目表演外,还有额外的封赏。 赵顼并不知她们聊了什么,但从第二日百官纷纷上呈要为大宋的江山社稷继续奋斗的奏疏来看,效果必然是出奇的好。 这碗鸡汤,非常够劲! 随后,便是又一年的年度闭门会议了。 这一次。 赵顼并没有说什么上纲上线的话语,也没有提什么目标,君臣解开怀畅饮,一直到深夜,才各自回家。 因为大家都明白,朝廷明年的目标依然是:让天下百姓再无饥馑之患,但凡是大宋子民者,都不会再为填饱肚子而发愁。 …… 熙宁六年,正月初一。 赵顼登基的第七年。 天还未亮,大庆殿前已经是灯火辉煌。 这绝对是历年来大宋最有面子、最热闹的一次大朝会。 除了辽国因战败未曾来庆贺外,西夏、东瀛、高丽、大理、青唐吐蕃、还有南洋的三佛齐、真腊、大食国、回鹘汗国、西域的于阗国,以及三十多个番外小国和部落全都派遣使臣来贺。 使团的车队导致汴京城内城城门拥堵,许久才疏散开来。 如此多的使团进京,相当于承认了大宋绝对的超级大国地位。 很多番邦小国都是携重礼而来,并带来了他们国主最崇高的问候。 当然,也有想打秋风的。 比如像高丽和东瀛国。 他们遣使而来,纯粹就是厚着脸皮想赚取大宋的一些封赏,并讨好大宋。 对这二国,礼部对他们自然没有什么好脸色。 不过对其他小国,大宋则是表现出大国胸怀,皆赏赐厚礼。 并派遣礼部官员亲自带着他们了解大宋,且送去了许多关于农耕、医术、冶炼的书籍,以帮助他们发展。 从初三开始,汴京城便再次拥挤了起来。 一些有名气的餐馆、客栈、酒楼、茶舍,若没有年前提前预约,根本就抢不到。 整个大宋都沉浸在一种欢乐的氛围中。 至于在燕云十六州域内,有一批烟花商人为了彰显大宋国力,在西夏边境、辽国边境,运送了大量烟花,从除夕夜开始,夜夜燃放烟花,预计要燃放到正月十五夜。 破败的西夏国,听到烟花,还以为大宋又向西夏开炮了,心中甚是紧张。 另外,燕云十六州的百姓们,村村都在烹羊宰猪,忙的不亦乐乎,年味甚浓,香味都飘到了辽国境内,引来辽国百姓甚是羡慕,但却又无可奈何。 元月十二日。 三司使韩绛上奏,认为摊丁入亩效果及佳,无须等到今年八月,可立即开展。 在经过中书的一番讨论后,朝廷当即下令,三月一日起,大宋全境内施行摊丁入亩之策。 此举,再次引发百姓狂欢。 …… 元月二十日,垂拱殿。 赵顼翻阅着呈上来的奏疏,不由得乐了。 今年,又到了三年一届的科举省试。 此次参加省试的举子足足有三千六百余人,按照大宋惯例,十中取二,至少有七百人可中进士。 科举,事关大宋未来,而主考官人选则决定着科举考试内容的大方向。 故而,赵顼让朝廷百官举荐主考官与副主考官人选。 奏疏上,副主考官的人选全都是参知政事、被誉为中书老好人的王珪。 至于主考官,也基本围绕两个人,一个是王安石、一个是司马光。 二人几乎是旗鼓相当,不分伯仲。 论资格,二人都是副相。 司马光是宝元元年的进士,王安石是庆历二年的进士,皆为大宋士大夫官员的楷模。 论文采,司马光潜心研究史学,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着作各有所长,为天下文人所崇敬,二人可谓是不相上下。 赵顼的心中也是难以取舍。 他想了想,看向喜子:“明日上午,召司马光、王安石觐见。另外,将韩琦、富弼、曾公亮、欧阳修、文彦博、吕公着、王陶、王珪八人也召来。” “是,官家。”喜子说道。 翌日,天大亮,垂拱殿中。 韩琦等十人来到了大殿中,大殿两侧各有五把桌椅,每张桌上都烹有茶水。 众臣看到桌椅,便知此次官家召见的时间必然不会短了。 片刻后,赵顼笑着出现在众人的面前。 “诸位,都先坐吧!朕前日让大家举荐此次科举省试的主考官和副主考官。副主考官的人选,大家的意见与朕完全一致,便不用再议了!” 听到这话,众臣不由得齐齐看向王珪。 王珪也知自己是副主考官,不由得略带羞涩地低下了头。 “不过,主考官嘛!有人举荐司马君实,有人举荐王介甫,朕认为二人皆可,但总要挑出一个,所以朕就想,让司马君实和王介甫各自表达一下若为主考官,考题的主方向应偏向哪个方向,朕和诸位便是评委!” 说罢,赵顼看向徐虎。 徐虎立即会意,大手一挥,殿内的内侍全都退了出去,殿门也缓缓关闭。 此次讨论,关系到科举省试的考题方向,自然不能让太多人知晓。 赵顼端起茶杯,轻抿一口,道:“朕给你们半刻钟的时间考虑,考虑过后,彼此讲一讲自己的出题方向,朕只要方向,无须精确到题目细则。” 王安石和司马光齐齐拱手,然后思索起来。 二人都想成为主考官。 因为作为主考官,隐形好处非常大,虽然考中的进士都是天子门生,但是,每位进士都会感激主考官。 比如欧阳修,逢年过节便有官员前去看望,这些官员都是欧阳修曾做主考官时的学生,即使到他去世那日,这些人都会披麻戴孝。 二人有宰辅之才,未来还需靠着这些进士帮自己治理朝廷呢! 很快,半刻钟便过去了。 二人几乎同时站了出来,皆是信心满满。 “介甫兄请!” “君实兄请!” 二人甚是客气,其实谁都不想先说,而韩琦等人则是看向赵顼。 此等论述,自然是由官家做主谁先开口。 先开口者,那定然是有些吃亏的。 赵顼微微一笑,道:“二位猜丁壳吧,赢者先讲。” “哈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