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1章 备战  (第1/1页)
    他回到御书房,魏征,房玄龄等人早已经在门外等候。    众臣纷纷施礼,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凝重:“臣参见圣上!”    “免礼!”李世民头也不回,脚步匆匆。    众人跟着李世民进了御书房,开始商讨这场大事。    杜如晦率先谏言道:“此次大雪,大唐虽有损失。”    “可据探子回报,那突厥受损更重;再加上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叔侄二人争权夺利;还有那薛延托等部落叛逃。”    “此时突厥实力大减,如同那病中之虎,獠牙利爪虽有,但已经病入膏肓,死气沉沉。”    “臣以为,可趁此良机,灭了那突厥以安定北方。”    话音刚落,长孙无忌附和道:“臣附议!”    李世民点了点头。    虽然不知道突厥受损多严重,但眼下内乱加上天灾,无疑是灭掉突厥最好的时机。    他又将目光放在了房玄龄的身上,问道:“爱卿可有所言?”    房玄龄上前说道。    “臣以为此举尚可,只是出师无名,且粮草不多,外加此次赈灾花费巨大,国库空虚,军饷也没有着落。”    众人皆是皱着眉头,低声的议论了起来。    杜如晦说道:“师出无名倒是不难。”    “那贼子梁师都,仗突厥势大,占据夏州,自立梁国,自称梁永隆皇帝,如今已有十余年。”    “若以收回故土之名义,攻打夏州,那颉利可汗必定伸以援手。”    “如此一来,便能名正言顺,攻那突厥。”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又能收回故土,还能借机试探突厥,甚至攻打,真是好办法!”    房玄龄开口道:“粮草,军饷该如何办呢?”    场面一片安静,打仗无非是,猛将,兵马,粮草,军饷,武器这几个因素。    猛将和兵马,李世民是不缺的,武器也不缺。    长孙无忌出列说道:“粮草的话,臣以为当看看,此次秋税,何不让萧相(萧瑀)禀告此事?”    李世民点头道:“萧相,此次秋税,收了多少?”    萧瑀施礼道:“启禀圣上,此次秋税,各地尚未收齐,再加上圣上赦免灾地的税收,收取不如往年。”    “但臣以为单论粮草,足以同突厥开战,只是军饷,军费。国库恐怕难以支出!”    “嗯,朕知晓了!”    李世民点了点头,粮草的事情也好办,虽然免除了一些地方的赋税,但凑出军队吃的粮食还是能的。    现在面临的难题是,国库历经两次大规模的赈灾,能用的钱早就被掏空了,现在没钱给士兵发军饷,军费也没有。    “众爱卿,可有办法凑齐军费??”李世民开口问道。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两眼懵逼,是不是问错人了?    带兵打仗,出谋划策,自己这群人在行,但是要搞钱,这不是为难我们么?    “臣以为何不开炉造钱!?”萧瑀开口建议到。    李世民和众臣没有说话,心里计算了起来。    房玄龄开口道:“造钱之事可行,只是眼下,对抗的是整个东突厥,动兵的数量可能前所未有的大。”    “直接开炉造钱,十文一两,一百六十文一斤,十斤才一千六百贯,这要造到什么时候去。”    杜如晦则开口道:“要不,向世家或者商人征集一些钱!?”    话音刚落,房玄龄开口道:“不可,此举恐怕会让世家越发掌控朝廷!”    “那该如何呢?!”杜如晦也知道,这是没办法的办法。    在李世民当皇帝之前,军饷的事要么落在武士彟的头上,要么落在李渊身上,要么直接开炉造。    人数少其实还好,但一旦和突厥开战。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突厥看似如同病虎,可还有挣扎的利器,一旦陷入僵持,搞不好能打个好几年都有可能。    这么一来,压力就转到了军饷以及粮草上,尤其是军饷。    魏征开口道:“臣听闻燕王殿下卖罐头,一月能挣几万贯,或许···”    话没说出口,但众人都明白其中意思。    没想到这么快就用上了……    李世民沉默了良久,还是同意道:“此事,朕知晓了!”    “传令下去,民部催收各地秋税,除了受灾地外,不可缺漏。”    说着,李世民看向了工部尚书——段纶。    他本不想交给工部尚书的,但事到临头,他也找不到借口不给,但好在这人还是可靠的。    因为段纶娶了李世民的jiejie,单关系上来说是他的姐夫,属于外戚,还算是比较可靠的那种。    “还有,工部开炉铸铜钱,罐头工坊你要亲自监督,若是丢失,朕拿你是问!”    不到万不得已,李世民是不想再从武士彟和世家手中搞钱的。    武士彟毕竟是跟了多年的臣子,自己还想他要钱,显得有些无情,这让其他臣子会有不好的想法。    至于世家,从他们手里拿钱,必定要付出代价。    现在,他只希望铸币能够多铸一点!!    李世民转头对着兵部尚书说道:“李靖,你备好武器,清点兵马。”    “派出探子查探,突厥人此次损失到底多大?”    “还有,夏州梁师都,先向他招降,看看他可有归顺大唐之心。”    “也借机试探突厥!”    “是!”李靖应到。    随着一道道的命令传下,整个大唐犹如一台紧密的仪器,开始运作起来。    只等时机成熟,便能化身腾龙,同突厥一较胜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