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四章 太平要术 (第1/3页)
偶得一火攻强法,此火攻法又是如此简单,不过一根有长刃的长兵,再加一捆柴草而已,李孟羲迫不及待的想一试。李孟羲对张角无异眼相看,对待张角如同旁人无二,李孟羲邀张角一起去找长槊。张角欣然从之,李孟羲不知黄巾兵备如何,他要找长槊,自然是去义军军中找的,走了半路,张角婉拒不去。李孟羲看着走了一半拐了回去的张角,一脸愕然。李孟羲视黄巾众人与寻常民夫百姓无二般区别,但刘备关羽张飞,对黄巾的敌意几乎不加掩饰,张角为免尴尬,就不去义军军中,以免与涿州义军众人相见。李孟羲回营见刘备,刘备问,可与张角谈妥。李孟羲草草回了一句,“我与张角谈定,以他张角头颅,换十五万黄巾安稳,他允了。”刘备闻言,心中石头落下。李孟羲探头看了一圈,“三将军呢?他人呢?”刘备也奇怪,不知李孟羲找张飞何干。刘备领李孟羲找张飞,找了许久,不见人影。刘备李孟羲两人很默契的相视一眼,“看来,三弟也得一杆将旗。”李孟羲点头,深以为然。所谓将旗,就是标示主将位置的旗帜,若无将旗,主将在哪,满营人影,无从寻觅。而有将旗,将旗高挂,纵离营百步之外,一眼能知旗在哪,一眼能知主将在哪。刘玄德就有帅旗两根,一根大旗,在帅帐前立着,一根稍小一些的副旗,在亲兵旗手那里,刘备走哪,旗手跟哪,于是,只要找刘备,一眼能找见人。找张飞不见,故而刘备才说,张飞也需将旗一杆。最终,找到张飞,竟然是在伤兵营。李孟羲瞅见,张飞匆匆从伤兵营出来,熘着边走,鬼鬼祟祟的。“三将军!”李孟羲叫住张飞。张飞见了李孟羲,更鬼祟了,像是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一样,低下头,迈过脸,加快步子,作势想熘。“三将军!”李孟羲又叫。张飞看躲不过,嘿嘿笑着过来。正所谓,无事献殷勤,非jianian即盗。他张飞,平日少笑,现在为何一副笑脸。再结合张飞从伤兵营出来,鬼鬼祟祟的,李孟羲看着嘿嘿傻笑的张飞,很是怀疑,“三将军,你没偷酒喝吧?”“……无!俺没偷喝!”张飞有些慌乱。好吧,肯定这厮偷酒喝了。都说不让喝了,军中酒快没有了,一口酒精说不得能多救一人,张飞还是偷摸去偷酒。李孟羲张了张嘴巴,没点破。他说,“三将军,你丈八蛇矛何在?借我一用。”李孟羲不揪扯酒的事,张飞一下就没了顾忌,张飞瞪大了牛眼,问李孟羲,“你找俺老张的兵器作甚?”虽是疑问,说着,张飞就让李孟羲跟他走,去拿蛇矛。张飞的蛇矛,比关羽青龙刀长了好大一截,而且,张飞蛇矛混铁铸就,不怕火烧。李孟羲说想一试战法,张飞扛着蛇矛就跟李孟羲走。再去淄重队,找了一捆柴,让张飞拿蛇矛把柴挑起。正如李孟羲所预料,蛇矛也好,长槊也好,虽刃首很长,但是没有勾挂处,把柴捆挑起时,容易滑掉。若为火攻,还是钩镰槊为好,必须得钩镰槊,钩镰枪不行,钩镰枪枪头太短。军中已无攻城梯,得益于义军不日前方才加的一条物资收拢规则,每战后,攻城器械诸如攻城梯,攻城椎此类,这些攻城器械本身耗用了大量木材,木柴也是重要物资,所以,每战后,应该把梯子什么的全拆了带走,当柴烧。因而,南栾城虽经历了一场残酷的攻城战,虽然官军遗留的攻城武器不少,义军昨日南栾扎营,今日就一架攻城器械不剩了,攻城器械全被拆了,当柴回收了,义军效率简直可怖。李孟羲本想真实测试一下长枪挑柴火攻法,到底多犀利,却没梯子了。到城头,李孟羲让张飞把柴捆挑起,他拿着火把要点柴。火还没点,张飞像是被踩到尾巴的猫一样,一下把柴捆从蛇矛上抽掉,抱着矛,警惕的看着李孟羲的火把。李孟羲诧异,“……我点火啊,把火点着,伸出去,烧攻城梯。”“你拿别个枪得了,莫用俺的。”张飞不同意,“火烧坏刃。”李孟羲皱眉,他可又听到火烧坏刃的说法了,上次,还是拿刀烤东西吃,关羽也说,火烧伤刀。李孟羲不知其中究竟,满心疑惑。看张飞一副说什么不肯把丈八蛇矛贡献出来用,李孟羲只好再费劲吧啦的再去军中找长槊。此时,又有尴尬的事,军中囤积的所有长短兵器,全发出去了,一根不剩。要找长槊,得满营找。幸好李孟羲位高权重,一声令下,满营皆动,不大时间,有骑兵拿来一根极长的朱漆槊,槊首长有近两尺七八长,快三尺长,槊刃又长又宽,形类短剑。有了这杆槊,费了好大功夫的李孟羲终于得以到南栾城头上,一试究竟。张飞不让李孟羲动他的丈八蛇矛,李孟羲拿槊过来,张飞却抢槊不让李孟羲玩。张飞举槊挑起柴捆,槊伸出城垛很远,看柴捆渐趋燃烧剧烈,火焰把槊首吞噬,槊后的槊杆没被火烧到。李孟羲说,此火攻,妙在可控火,可以把火举高,烧高处塔楼,可以把火把下杵,抵着攻城梯烧,烧械效率,高了何止十倍。张飞听李孟羲这样说,便把长槊挑起,想挑高看到底能烧多高的东西。槊一竖起来,冷不防,燃烧的柴捆顺着槊首就往下滑,还有柴捆和火在往下掉,李孟羲赶紧边上走,张飞也赶紧把槊再赶紧往下放。用力过勐,一甩之下,柴火捆甩到下边去了。弄坏了事,张飞探头朝城墙下看了一眼摔得四分五裂的火捆,他还朝李孟羲抱怨,“就这?用不成啊。”李孟羲点了点头,“悬柴烧梯,可做铁链,至于举柴烧塔楼,可用钩镰长槊。”李孟羲在未开始测试之前,就已经意识到普通的槊不是很好固定柴捆了,他早有解决办法。新的火攻法,等于火把一样,守城之时,把一捆柴从城头吊下来,贴着梯子烧,敌军纵有十架梯子,就能烧毁十架,哪怕梯子是湿木头,用不了半个小时,敌军攻城梯必被焚毁,毫无意外。李孟羲由此知火攻之犀利,由此知,火攻乃最强守城手段——只要不下雨。由此知,敌城火攻勐烈之时,和敌城无火之时,我军攻城难度,为天与地的差别。由此知,攻城成功率,和季节有关,多雨的秋天攻城成功的概率,远大于干旱少雨的夏天,亦远大于无雨之冬日。再考虑到,秋天这个季节,刚好是粮食收了,粮草充沛之时。两下一结合,数天粮草充足,秋天又多雨,秋季竟然是最合适攻城之季节。于秋日攻城,克城概率比其他季节,高上数成。今日之前,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