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二十二章 兵贵神速 (第3/4页)
着篝火,商议军情。李孟羲抬头看着乌黑不见月的天色,眉头紧皱。“某有一忧,皇甫嵩也。皇甫嵩不可以以董卓类之,那董卓惧我军势,则不敢与我相扛。然,老将皇甫嵩,大汉肱骨之臣,我军力强盛,董卓惧我,皇甫嵩其则不惧一死,我军又多有黄巾降俘,皇甫嵩必视我军为大敌,仇我军,甚于仇黄巾。”说到这里,李孟羲神色凝重,目光扫过刘关张三人,“我若是皇甫嵩,见你涿州军人强马壮,且与贼人揪扯不清,嚣张跋扈,反心昭然若揭。我是皇甫嵩,何惜一把老骨,必于尔等拼个鱼死网破。尔涿州军不灭,大汉危也。”“白日,皇甫嵩退却不战,因其人马急行而来,人马疲惫,且其立寨未稳,纵战难胜。可经半日之久,想必皇甫嵩营寨已稳,且其部人马已休整足力。半日不敢战,此时其势回强,应当敢战。”说着,隔着篝火,目视刘备,“敢问玄德公,兵争之道,以弱胜强,当用何法?”“……用奇攻法也,”刘备直直看着李孟羲道,“夜袭。”李孟羲点了点头,“某忧虑在此,恐皇甫嵩今夜袭我。我军营寨虽固,然皇甫嵩乃沙场宿将,用兵老辣,非董卓可比。若任其攻来,我军徒呆守,恐难免有失。”“我计,”李孟羲沉声道,“他既今夜来,我便立时去,杀他个措手不及!”“不可!”刘备急出声,一下打断李孟羲的话。李孟羲微不可查的眉头一皱。刘备解释道,“羲儿,与官军战,无论胜负,我大不利也。应当避与其争。”李孟羲眉头一挑,“奇攻可攻强,奇攻亦可灭弱,我军强势,皇甫嵩弱势,趁今夜,夜攻灭了皇甫嵩,还有何不利?”“咳,”刘备咳了一声,面露迟疑,“稳妥些,稳妥些。”只劝李孟羲稳妥。李孟羲眉头皱起,思索起来,片刻后,他又抬头,看向刘备,“这样如何,我军虽出不攻,以慑敌法慑之。令关张二位将军,各领精骑若干,先一步,围皇甫嵩大营,绕营呼喝声惊,皇甫嵩不知虚实,不敢轻出。其若谨慎,则一夜谨守营寨。于是,我军则一夜无有被袭之忧。于是此便为两全之策,不与官军接战,又迫使官军不能攻我。此如何?”刘备展颜笑了,“甚好!”李孟羲就为慑敌战术,谋划起来。“……当围营百步外,且士卒全选甲士,身背盾,手拿盾,以防箭失。莫近敌营,以免我军骑卒折损寨下。”关羽则补充到,“可先冲近四十步,绕寨数围,然后再忽然远撤。”李孟羲点头,离得远,确实威慑不够,先近再远,则既威慑力十足,又可保全自身。李孟羲沉吟片刻,又补充到,“骑兵若一夜奔走,则战马力屈,明日不能再战。故,若去袭扰官军大营,不可全队压上,可使数队轮换。……又有,恐官军杀将出来,少带骑兵也是不妥。关将军以外,带多少骑兵,分多少队为何时?”一问,就问到专业至极的问题了。关羽手拂长须,眉头紧皱。片刻后道,“……某和三弟,就带三百骑足以。”李孟羲觉得差不多,三百骑兵,又是夜里,真打不过,脱身很容易脱身的。关羽又接着道,“可使骑队,分明暗两部,明者在前袭扰,暗者为弓弩队,立阵暗中,若官军骑兵杀将出来,则明一队,立撤。暗一队,待敌骑追近,突发箭雨。漆黑一片之际,敌不备,瞬间落马者众也。”关羽说完,李孟羲就笑了。关羽这个主意,可是很阴险。简单来说,骑兵分两部,一步有举火把,一部刻意不拿火把,藏于暗处,敌军出来,我军骑兵,立刻刻意向弓弩队所在的位置而去,把敌军骑兵引过去。然后,弓弩队瞄着敌军追兵,一阵箭雨过去,以暗击明,敌军防不胜防。李孟羲从中察觉一个问题,“关将军,既暗一队,不明火把,一片漆黑之中,明一队,如何知暗队在哪?关羽皱眉沉思良久,不能有解。李孟羲倒先一步把解决方法给出来了。“不妨,使暗一队,用【暗火】。何为暗火,乃用木桶照住火把,四周,再以木板围起。如此,藏火之时,则暗。待,官军追出大营,明之一部,立撤回。暗部,见明之一部撤回,待临近,立撤木桶木板,亮明火把。则此时,瞬间,明之一部知暗部何在,然后绕侧后撤。于此时,事出突然,官军纵突然见明火升起,其战马冲势难止,调头迟缓,躲之不及,必被箭雨所重创。”说到这里,李孟羲目光一动,“可用画地为牢之法,为更清明边界,暗部可于边界四角立火把,以免为友军冲撞。”关羽张飞二人,连连点头。刘备忍不住开口,“这……官军若追杀出来,真要与官军厮杀?”刘备一脸担忧。李孟羲诧异无比,“官军杀将出来,为何不与其厮杀,万一被他反追过来,不又免不了一战?”“唉。”刘备面色为难,叹气。见状,李孟羲道,“实则,玄德公不必担忧。谁说出营之官军是我军杀的?夜色漆黑,谁知是谁干的?反正不是我涿州义军干的。”刘备一愣,“……不是我军?是谁?”“可以是董卓,”李孟羲认真道,“就说他董卓意图谋逆,想刺杀皇甫嵩,故有夜里厮杀。”李孟羲说的跟真的一样。刘备若有所思。而不发言的张飞,为李孟羲的阴险与极度卑鄙,张飞忍不住呵呵笑了,笑得是极开心。“是极,漆黑一片,谁说是我军扰营,我等不认,能乃我何?”张飞畅快道。“所以。此去袭扰,我军绝不能有人被敌军俘虏,但有人阵亡,必救其而回,不落官军口实……虽说,我不惧他罢了。”李孟羲补充道,“还有,莫带旗号。另,带上火旗。”不带旗号的目的是,万一有旗手落马,“刘”字大旗遗失夜中,很是尴尬。带火旗目的则是,火旗于夜中聚众,好的不行。想起夜中聚众,李孟羲便又想起鸣镝了,无锋鸣镝,李孟羲谓关羽道,“关将军,且带上无锋箭。”说起无锋箭,关羽还愣了一下,然后想起无锋箭说的什么,关羽点了点头。无锋箭,既是平头陶制鸣镝,相比一般鸣镝,无锋箭可以往自己友军头上射,号令精确到个人。再往下讨论,李孟羲意识到,还有一处不甚严密。就是,躲在暗处的弓弩队,虽说其能出其不意暗算敌人一下,但李孟羲生恐万一被敌人发狠顶着箭雨一波追过来,则弓弩队若是步卒,逃之不及,弓弩队纵是骑兵,则骑兵从静止到加速,也有可能被敌军追上。难道,还得带枪兵,列枪阵不成。可再考虑到官军扎营处左近地势,不成,要列能把敌军骑兵截住的枪阵,得派两三千个枪兵过去。这为了惊扰敌军一下,把几千人劳累的一夜不能休息,等于屈了几千人力。皱眉想了良久,李孟羲恍然想起对抗骑兵一良法——车阵。一辆板车横起的长度,抵的上五人并排的长度,一辆板车的拒止力,抵得上十个枪兵。故,可调一些架子车过去,暗地里悄悄摸摸的摆车阵。把车阵的想法告知刘关张三人,刘关张三人皆认为极好。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