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三十七章 土地兼并之原罪及【国债】 (第2/4页)
人看来的目光,族老挥了挥手,“收拾吧,收拾收拾,搬吧。”见村人们不动,族老叹气,“唉,搬吧,人领着兵来,斗的过人家吗?”族老在村中威望很重,族老发话了,村人再不心甘情愿,也只能回去收拾东西准备阖家搬离。一村几百口子,总有人桀骜,有后生偷偷朝村口看了一眼,瞅见那个骑在马上的将领,看离得也不远,后生心一横,一咬牙,悄悄退了回去。廖化堵在村口前,他依照军令,只是堵在这里,村子里只要不先动手,就绝不动手。忽而,廖化听到了落瓦的声音,他心声警惕,目光立刻朝村口处几间瓦房上抬头看去,与此同时,廖化提弓在手,从箭筒里拿出一支无锋鸣镝,随手将鸣镝搭在弓上,弓拉到三四成满半满不满的状态预备着。在廖化看不见的地方,屋子背面,一后生踩着院墙悄悄爬到屋顶上了,待后生提着弓拿着箭小心翼翼的爬到高处,搭上箭,露头正准备发箭射人之时,刚一露头,啾的一声急响,一道黑影嗖的一声朝后生袭来。受此一惊,本欲偷袭的后生惊的赶紧回去。村口,刚射完的一箭的廖化很是不满,鸣镝太沉了,射出去不准,失了准头,本来往屋顶上露头的那人头上射的,结果却射偏了。既然村里人先动手了,廖化朝身后弓手队吩咐,“弓手上前,无锋箭全部射出!一根不留!”说着,廖化又拎起一根无锋鸣镝,搭上弓,咯吱一声把弓拉开,啾的一声鸣镝再一次朝房顶射去。随后弓手们也加入战斗,数十弓手把一支支无锋鸣不停的朝村中抛射,连绵不绝的鸣镝飞啸,啾啾嘈响个不停,声势极是骇人。村中之人突然遭受箭雨,受惊的村人四散躲藏,不时夹杂着三两声凄惨的惨叫。箭雨来的快,去的也快,片刻间,鸣镝射完了,鸣镝的尖啸声也停了。不知何故,突然外边的兵就发难了,见箭雨停了,族老壮着胆子从墙根走出来,族人们慌张跑过来说外边的兵要杀人了。族老神色大变,他看着慌里慌张的族人们,为可有人伤着了。一族人捂着脸,把一根鸣镝递了过来,“祖爷爷,兵们射进来的箭木有箭头,撞脸上可疼了,估计木伤住人。”族老接过鸣镝一看,鸣镝上果然没尖没刃的样子。族老心中顿时庆幸,看来外边的兵还不想杀人。鼓起勇气,族老壮着胆子朝村口走去,走到了廖化面前,族老朝廖化拱了拱手,小心翼翼的问,“不知将军为何朝我村里放箭?我村里人老老实实的都在收拾东西准备跟将军走,不知哪里得罪了?”廖化哼了一声,“方才有人攀上房顶意欲暗箭伤人,故发鸣镝教训之。老人家,还请约束好族人,若再有人意图呈凶,下回再射的,可不是鸣镝了!”老人一听原来是村里人先动的手,头上立刻冒出了冷汗,老人赶紧陪着笑再三保证,说一定约束好族人,绝不再犯。廖化居高临下面无表情的摆了摆手,老人如蒙大赦,赶紧带着人回到村里。回去,老人大发雷霆,训斥各家长辈看好人,莫一时不忍害了全村的人。之后安逸了,村里再没有一根箭飞出来了。——良久之后,村里人终于收拾好了东西,村人们跟逃难一样肩上挑着扁担担着筐子,筐子里装着粮食还有家里的盆盆罐罐,大人小孩儿全都背的背提的提,带着许多东西。当村人们如约收拾好家当从村里出来之后,一瞅村人带的大麻袋小麻袋大包袱小包袱的,李孟羲顿时皱眉。忽略了一件事情,流民跟搬迁的乡人是不一样的,流民在流亡逃难的时候,一开始也是带有大量行囊的,但随着流亡,身上东西剩的越来越少,以至于流亡加战乱数月以后,就成了义军所抓获的大部分黄巾俘虏那样,已经身无长物了。流民没有太多淄重拖累,但从村里搬迁的百姓不同,他们带的东西,可是太多了。见此,李孟羲立奔赴后队,让把空的车腾腾,准备接济一下。幸好是一路过来,屯田队所拉的物资分出去不少,有大量空车腾出。村人们被迫离村,前途渺茫,人人神色悲戚。在李孟羲的命令下,战兵们拉着空车过来,看有老弱妇孺等行走不便的人,战兵们便好心让此类人员上车随行,此本是好心之举,却让老弱妇孺们战战兢兢的。一段时间后,老弱妇孺皆安排妥当了,看没啥大差错了,李孟羲令廖化并一众战兵押着几百村人赶回巨鹿。同时,叫来斥候一人,令斥候先一步赶回巨鹿,告知关将军要关将军做好安置准备,一应安置,照招抚旧法。骑兵得令,纵马奔驰而去。村人们全村都走了,不半天,一个还有人烟的村子变成了空荡荡的模样。本地居留之豪强大族被强制迁走了,没了掣肘,之后从容的丈量好了土地,再把土地划分好,留下屯丁若干,并一应耕作农具和种子,此一处村落,所有之土地,就全落入义军控制了。问题解决,李孟羲准备带人继续往前再走,刘备找来,说想先回去,看看怎么把村人安排好。李孟羲点了点头,“那好,玄德公,你先回。”刘备看着扭头便走的李孟羲,欲言又止。——此番李孟羲强制迁人挪村,过程中李孟羲手段过于强硬,甚至是不讲道理,刘备对之多有微词。自感对不住村人们,刘备本着想补救一下的想法,他追上了押送村人的队伍,令队伍停下,刘备找到了那个白发苍苍的族老,带着三分歉意,刘备握着老人的手好一阵安抚和劝慰。有句话说的好,好人会被枪指着的。本来,在李孟羲的恶面孔之下,在李孟羲强横手段之下,村人们已经是任命了,没有他想了。结果刘备这么横插一手,刘备一在村人们面前露出一副老好人的面孔,这让村人们认为找到了可以给自己主持公道的人了。族老见刘备面善,似是好说话的人,族老普通一声跪地,哭嚎哀求着让刘备做主,刘备措不及防,赶紧想搀扶族老,可族老铁了心了是要跪死在地上不起了,族老抱着刘备的腿死抱着不放,嚎啕不停。族老这么一跪,其他村人们有样学样呼啦跪倒一片,村人们老老少少叩首不停,可怜巴巴的哀求刘备允其归家。面对这汹涌群情,刘备手足无措了。刘备数次想把老人家搀扶起来却不能,他索性也屈膝跪了下来,和老人成了相对下跪的模样。刘备叹气,和泪流满面的老人相视着,刘备苦笑一声,“唉,老人家何必如此。此随我军而去乃是分田,你村田地收了,能种别处田地,哪处田地不都一样?”刘备虽是劝慰,老人却根本不听,老人抹了抹眼泪,大倒可怜,老人说,地跟地哪能一样,祖祖辈辈种的地,跟旁人种的地,哪能一样了。刘备默然,刘备觉得老人的话说的有道理,无从反驳。见刘备沉默,族老随后絮絮叨叨的讲着村里族里的事儿,讲自己家地虽说是多,可自己祖辈往上七代人,一开始也是苦哈哈。族老讲祖辈有多少人省吃省喝累死累活的,一点点积余,就家里那点地儿,祖上累死多少人才积攒起来的。族老讲有个祖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