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第一兵法家_第七百三十八章 招抚旧法依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三十八章 招抚旧法依然 (第3/4页)

粥了,施足了粥,却仍有人饿死,此不坏我名声?”简雍认为刘备说的好像有道理,点了点头,简雍又好奇问,问此可又是小军师定下的规矩。“正是。”刘备答。简雍心道,果然,简雍笑着调侃,可能是小军师也是个娃娃,怕是被爹娘打怕了,所以才看不惯此等虐打孩童之举。“哈哈,可能吧。”刘备觉得有趣,哈哈大笑。刘备本没这么想过,但简雍这么一说,刘备觉得可能还真是这个缘故。要不然,羲儿他怎么那么照看小孩子呢,别人家爹娘拧自家娃娃耳朵,他都要过去盯着看,要是打的狠了,他就要过去说道人家。刘备越想越觉得,李孟羲之所以护着小孩子们,乃是因为李孟羲也是个孩子,因而对孩子富有同情,这么一想,刘备觉得很是有趣。军法官在那里打人的动静,传了很远,不久之后,族老来了。族老走到人群中问村人们发生了何事,村人们端着碗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族老皱眉听了半天,大致听清楚了,可听清了发生了什么事,族老却迷惑了。族老不很理解就打了姑娘两巴掌,打自家孩子,还得挨鞭子。想了想,族老找到犯事的那个妇人,把之很一番数落,警告不能再动手打闺女了,妇人不敢辩驳,只能听着。族老不理解义军的办事儿逻辑,但族老的想的很简单,如今搬迁了,寄人篱下,人既然不喜欢,那就不能违背了人家意思,得照着人家的来。处理完了事儿,边上小辈把碗端了过来,族老接住碗,脱了鞋子地上一放,一坐,端碗吃了起来。煮的金黄的小米粥,颜色漂亮,一看就是上好小米煮的,粥冷热刚好,不凉也不烫,喝着舒坦,以族老来看,诺大一碗好小米粥,已是顶顶好的饭了。当族老夹起野菜疙瘩准备吃,边上小辈早已经吃好几个了,小辈嘿嘿笑着,“这个旮瘩子可好吃了。”族老把丸子咬了一口,一尝,当真是好吃。油炸的白面鱼rou丸子,称不上顶尖美食,但油炸食物的醇厚香味,绝对少见。如果说一碗一大碗小米粥是诚意十足的待客礼节的话,那么每人碗里十几二十个旮瘩丸子,这就是重礼了。吃此一顿饭,感受到了义军十足的诚意,族老心中踏实良多。——良久之后,村人们大人小孩儿普遍把饭吃完了,很多人,尤其家里小孩儿多的那些人,小孩儿吃不下,最后剩的都给大人的,有的大人竟然吃撑了。若是还在村里,饭不可能做多了,就是做多了,宁可放到下一顿也不会去吃,而今日刚来巨鹿城,竟然吃撑了,这是逢年过节都少有的奢侈。在村人们商量着是不是把碗给人家送回去的时候,刘备来了。见刘备过来,村人们此时的太多热络的多,多个好多主动跟刘备攀谈的人,刘备找到族老,笑问,“老人家,可吃好了?”老人呵呵一笑,“饱了,饱了!多谢玄德公款待,老儿替族人谢过!”刘备点了点头,对老人道,“老人家,张罗张罗到前边去,医官来了。”族老还不知医官是啥意思,刘备让张罗人,族老便吩咐人朝前边去。待村人们朝前走,看到不知何时,前边摆了一熘矮几,矮几后面,一群看不出身份的人坐在那里等着。之后,战兵们过来,把村人分成了许多队,分队带到前边去。随后,村人们知道了,原来坐着的都是医师。军医们按着前后顺序,细心的给村人们挨个把脉看病。救死扶伤的医生天生能给人带来好感,军医给一村人把脉,村人好奇的问,“唉,去年冬天往俺村里行医的,是你们一路的人不?”军医抬头看了村人一眼,笑道,“兴许是吧。去年冬天某城里留守,没出去,别的出去不少人。”村人问明白了,去年到村里给看病舍药,然后饭也不吃就走了的人,的确就是眼前的这伙人,的确是刘玄德的人。虽然面前的不是正主,但也是医师,跟去年那个到村里行医的人是同一伙人,村人热络的跟军医谈了起来。军医直皱眉,面前的这个村人太吵了,吵得影响号脉了。“好了。”军医说到,“我看你体虚,肝不好,其他无大碍,我给你开点药,拿回去熬了喝。”说着,军医让后边的住手给抓了些药,药不多,就几小把而已,抓好的药拿助手拿竹筒给装好,递给了村人。军医招手让下一个人来,村人拿着竹筒,还想再说几句,看军医太忙,只能先带着药走了。派出来的这些军医都是随便派的,没有特意挑选人选。随着诊治往下进行,在靠边上的一个位置,一军医正给一年长村人把脉,年长村人打量着军医打量了很久之后,年长村人突然问,“哎,军医,你去年是不是去过俺们刘赵村?”军医抬头疑惑的看着面前村人,“……刘赵村是哪?”年长村人盯着军医看了又看,越看越眼熟,年长村人笑了,“你不认识俺,俺认得你,你到俺们村的时候,带个铁盔,胳膊挎个筐,手里拄着个竹竿。这会儿你不带铁盔了,差点木认出来!”军医根据村人的描述,隐约记得了,去年冬天外派出去行医的时候,自己的确是挎个筐带个铁盔拄着竹竿四处跑的。军医笑说,“兴许吧,去年某确是出去了,只是,不认得你村……”村人一拍大腿,“就是说嘛!俺还能认错了!”确定面前之人就是去年冬日到村里行医舍药的恩人,村人赶紧朝后喊了一声,“大伯!快过来啊!快过来瞅瞅这是谁!”年长村人口中的大伯,正是族老。族老拄着杖颤巍巍的走了过来,到前边一瞅军医,一看眼熟,然后再仔细一打量,也认出来了。军医走的地方太多,看的病人太多了,他记不住别个,村人们却把他认出来了。去年村人强留军医而不能,这下又遇见了,村人分外热情。过于热情的村人们,病也不看了,朝军医围了过来,聚了一群,这一下就让诊治秩序混乱了。族老热情无比的跟军医谈了一会儿,然后回头对村人们道,“去!抱俩老母鸡过来!”族人立刻去了。军医很尴尬,推脱着不要,说话间,村人提着两个咯咯叫的母鸡来了。军医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正左右为难之时,刘备闻声来了。问清了发生了什么事之后,刘备笑了。刘备看了看族老手中提着的鸡,他笑着看着老人,说到,“老叔啊,你这鸡我家军医怕是不能要啊,我军有军纪在。”族老满不在乎,“什么军纪!俺村里人想酬谢恩人,管军纪何干!”说着,强把鸡往军医手里塞。明说了是军纪,不能要,军医推拒着,无论如何不肯接受。族老笑着朝刘备使了使眼色,意思是说让刘备帮着劝劝让把鸡接了。刘备笑着摇头,“老叔,鸡拿回去,我这没有拿百姓东西的规矩!”随后,任老人再塞再让,刘备坚决不受。看刘备态度坚决,族老又无奈又心中感慨,只能让族人把鸡再给带回去。此时有微妙之处,村人想把鸡送给军医表示感谢,不让军医收村人所赠,这的确严肃了纪律,但于军医本人来说,军医不一定能理解。敏锐的考虑到了这一点,刘备特意留下跟军医谈了好一会儿。一方面,刘备对军医广得人心之举,大加赞赏,大加夸赞,夸的军医脸上满是笑意。同时,刘备笑着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