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六十二章 异器,【虎头钩剑】(二) (第1/5页)
钩剑在一日一夜间经铁匠们千锤百炼锻成,成剑有二十一柄,十对半,锻造失败的倍数于此。 所锻成所有钩剑,皆是以软钢为芯,外裹硬钢,剑身成柱形,上有凹刻形成的棱刃,整个剑形虽然纤细,但嶙峋冷冽。 所成二十一柄钩剑,经匠人们检验,挑出其中有瑕疵的十二柄,再去除器型不够规整的,最后,良品才只有六柄,只有三对。 按事先设计,双钩剑为携带方便,两把钩剑应该完全一样大,最好是剑身与剑柄能贴合到一起可以合二为一。 经李孟羲上手检查,他发现,仅有的三对良品中,有一对最是巧妙。别的钩剑,双钩剑身和剑柄都是做成的平的以方便合在一起,独有一对,其剑柄和剑身做成了可以嵌合互补的形状,在互嵌的双钩之中,其中一把钩剑剑柄当中凸起一长愣,而另一把,剑柄上则凹了下去。 不仅是剑柄如此,剑身也是如此,两把钩剑的剑身都是有三棱型的刃,锻造者在锻造之时,有意让棱刃错开了一点,这就使得,双钩叠合在一起之时,刃部刚好能像齿轮一样相互咬合。 更绝妙的是,这对双钩不仅能正着叠合在一起,反着同样能叠合,每一把钩剑其柄的两面都有凹凸,不管是正着叠放反着叠放都能合在一起。 李孟羲合起双钩,他拎着其中一只的柄竖拎着,在不施力的情况下,另一支钩靠相互嵌合凌空保持了很久,用力晃荡了几下才使之才滑落下去。 钩本身的强度暂不提,设计很巧妙,李孟羲好奇的问是谁人做的此钩,匠人当中,走出一年轻人。 李孟羲笑对年轻人道,“你怕不是也会木匠活吧?这隼接结构用的很妙啊!” 那年轻人嘿嘿一笑,自言的确是会木工活儿,且,木工比打铁还熟。 还真是如此,李孟羲愣了一下,然后他笑的更开心了。 意外的发现,不同工种不同技术之间,会碰撞出奇妙的火花。 铁匠们打铁,几乎不会用到卯隼结构,但于木工活中,隼接结构是必然要用到的,这么一结合,一个木工手艺比打铁更熟的铁匠,临时灵机一动把隼接结构用到了锻造中,很简单的甚至简陋的隼接技术,用在双钩中,直接弄出了一对嵌合的如若一体的双剑。 偶得良法,李孟羲立刻拿出纸笔,把所得写下。 同时,他写了数张军票分给众多匠人。 良品钩剑,只有三对,对打造出这三对钩剑的匠人,每人赏粮三十斤,对于打造出嵌合结构构思巧妙的匠人,赏粮三十斤,并赏rou丸五斤。 匠人们拿了军票,一个个面有喜色,他们开心的同时,看向得了五斤rou丸的那个年轻铁匠,目有艳羡。 匠人们都心服,没有不服,很明显,大家所打造的钩剑,虽然都是能合起来,虽然都是两把剑大小一模一样,但唯独人家的剑扣到一起晃都晃不掉。 匠人们通晓技术,他们一眼看明白了,不过是简单的隼接而已,造起来也不难,匠人们后悔自己没想到这一点。 李孟羲带着人,带着三对钩剑,去找简雍去了。 在军营找到简雍,刘关张也在。 “宪和,钩剑造好了,你来看看。”李孟羲招呼道。 —— 中军大帐,三把钩剑摆在一起,“上手试试,看哪一对好。”李孟羲笑对简雍道。 简雍朝几上看去,但见,几上所放的三对钩剑,每一对的双钩都大小一致,叠放在一起严丝合缝。每一对钩都很纤细,细的比手指也粗不了多少,但尽管如此,尽管纤细,看着却有一丝冷冽之感。 冷冽感来源于钩身上的棱形剑刃,要是没这些棱刃,钩剑的剑身就跟个铁棍一样,哪里能有冷冽。 简雍单手抓起面前一对钩剑,钩剑看着长,抓起来却很轻,一点不沉。 分开双钩看了看,钩身笔直,钩刃圆润规整,除了因为没有精心打磨色泽有些暗澹以外,器型很漂亮。 钩剑的手感实在太轻了,握到手里没有点重量,简雍回头看向李孟羲,好奇问,“此剑有多沉?” “双钩三斤四两,单钩减半。”李孟羲答。 一般三尺剑,也就三斤左右,双钩加起来不过一把单剑的重量,轻的令人匝舌。 一听这么轻,再看剑身细的指头一样,简雍心里不由就泛滴咕,他寻思,这么细能结实? 三对钩剑大同小异,长短和形状都接近,重量也接近。 细微的不同是,有的钩剑剑身上的棱刃是直的,有的棱刃则不够笔直。 简雍检查完了所有,他拱手向李孟羲道谢,谢过李孟羲多日忙碌。 看简雍没发现当中的精品,李孟羲亲手拿起那对最精制的钩剑,亲手给简雍展示了一下。 只见,李孟羲信手把两把剑往一起一叠,一合,然后,手指捏着其中一支剑的剑柄,就让两把剑那么系熘着晃荡,众人看见,两把剑竟像是被磁石吸到一起一样紧紧粘在一起。 简雍惊奇,再次接剑一看,这次仔细一看,他看明白了,原来是剑柄和剑身的缘故,两把剑剑柄和剑身能嵌合一起,所以合二如一。 合起两把剑单手舞了几下,简雍立刻感觉出这对钩剑的好来,不像其他的剑,其他的剑虽也能两把合一,但握在手中舞动之时,两把剑会错开,而这对能嵌合的剑,只要合在一起,真就像是一把单剑一样。 “这个好!”简雍赞叹道。 见多日忙碌终于功成,钩剑终于打造好了,刘备提议去校场一试,众人欣然。 到校场,刘备找了把单剑,剑在手中转了转,试了试手感,他招呼简雍攻来。 简雍一手握着一钩便上,两方照面,刘备抬手一剑直刺,简雍提钩拨打,钩与单剑相撞,终究是刘备力大剑重,钩剑被斩重剑身打偏了。 仓促之下,简雍下意识的想制住刘备的剑,他顺着劲儿把钩戗一拉,双方的剑刃磨着刃,剑身贴着剑身滑了一节,然后,刘备的剑就滑到钩刃里边去了。 刘备剑术经验丰富,他一看要吃亏,就赶紧想抽剑,他剑一动,简雍就想把刘备的剑扒拉住。 动作之间,钩剑一转,往下一按,吱一下,把刘备的剑钳住了。 刘备抽剑的动作一滞,慢了半拍,而简雍可是有两把钩,在制住刘备的时候,另一把钩朝刘备挥来。 刘备已手无可用,只能发力勐的一抽,激烈的剑器摩擦声中,刘备成功回剑,而这时,简雍的另一手的钩已经砍过来了。 刘备反应迅速,后发先至,及时拨剑格挡,却不防,双方兵刃撞在一起之后,简雍又是想把剑勾住,又是一拉把剑拉进钩刃里,再一扭一按,可又把刘备的剑钳住了。 这时,简雍另一支钩又来了。 刘备只能用力抽剑,再次格挡。 场外,众人饶有兴致的看着两人的较量。 刘备剑术超群,而简雍,剑术平常的很。 可借了双钩之利,简雍赖皮,他就用一招,刘备剑过来,他也不怎么用心去挡,只需要随意把钩挥过去,只要能碰撞到一起,接着就是一拉一钩一绞一按,就把刘备的剑给咬住了,然后简雍就用另一支钩欺人。 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