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第一兵法家_第八百七十七章 锻甲(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七十七章 锻甲(二) (第2/3页)

 然后,再自由落体落下大铁球。

    湿泥土的作用类似于弹道凝胶,用于放大破坏效果。

    经数十次测试,对比很明显,铁锤砸下来的时候,大甲片下的泥胚形变更小,这说明,大甲片对钝击的防护效果更好。

    到此,对甲片大小的变量测试结束。

    测得,小甲片防御穿刺和砍击能力强,大甲片防御钝器或冲击力量的防御力强。

    甲片大了有大了的好处,小了有小了的好处,这就两难了,到底是造大甲片的好,还是小甲片的好,李孟羲无法决断。

    事有不解,便分析之,用,控制变量法,还用控制变量法。

    问,甲具的变量有哪些?有作战场合,有制造速度,有灵活性,等等不同。

    于作战需要,步兵,骑兵,对甲具的需要不同。

    于制造速度,大甲片小甲片制造速度也是不同。

    于灵活,大甲片小甲片灵活度同样是不同。

    那么,分而析之。

    于步卒,步卒面对的多是箭失和刀枪的伤害,所以此时,步卒甲胃甲片小一点的好,测试知,甲片越小,应对穿刺和砍击的防御力越强强。

    步卒甲胃如此。

    于骑兵,骑兵最怕的武器,该是长枪。步卒rou搏之时,长枪只突出一个穿刺力,可于骑兵,战马那么高的速度,战马冲锋途中被枪戳一下,不仅是有穿刺伤害,更有强大的冲击力量。

    也就是,于骑兵而言,骑兵作战时,敌人的兵刃攻击天然带着巨大的冲击力。

    步战之时,铠甲被砍一刀形变不大,可骑兵作战时,被砍上一刀,跟被铁锏抽了一下一样,甲片直接能被砸的卷曲起来。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换源app,.huanyuanapp安装最新版。】

    骑兵似乎要额外防备冲击攻击,而要防备冲击攻击,甲片自是越大越好。

    分析到这里,答桉便有了。

    步卒甲叶小一点性价比高,骑兵甲叶大性价比高。

    再于生产难度考量,到底是甲片大了容易生产,还是甲片小了容易,似乎是,过大过小都不易生产,一定是有一个大小正合适的形制,其生产速度最好,这个生产速度最高的形制,很有必要一试。李孟羲估计,从最佳形制这一点,能提升至少百分之十的制作效率。

    于重量,大甲片编成的甲轻还是小甲片轻,不知。

    拿大小两种甲片,各编了同样面积的甲胃,称了一下,发现,甲片小,总甲重量更高,高出一两成去了。

    到这里,李孟羲忽然就意识到一个额外的问题,他发现,小甲片的甲总重叠面积更多,也就是总的防御力更强一点。

    再从穿戴灵活性分析,毫无疑问,甲叶越小,铠甲越是灵活舒适。

    到此,生产大甲片还是小甲片的问题,不是问题了。

    要想极致追求应对箭失刀枪的防御力,甲片自是越小越好,甲片越小,甲片本身对穿刺和砍击防御力越强,同时,甲片越小,甲胃编缀时的叠合越多,进一步增强了防御力,同时,甲片越小甲越灵活,这在步战中也是一项优势。

    而要想能防御箭失和刀枪的同时,提高应对冲击攻击的防御,甲片该越大越好。

    还有小甲重量偏大,大甲叶会编僵硬。

    于【甲片大小】这一变量的测试,结束。

    弄明白了甲片大小与防御力关联这一个问题,又随之产生了更多的问题。

    问题是,到底多大的甲片,生产效率最高。这仍需大量测试。

    除【甲片】大小这一个变量,还剩下的变量,有甲片形状,甲孔,甲孔大小,甲孔多少,甲孔位置,等等。

    为测试准备的不同形状的甲片,准备有圆形,方形,菱形,长方形,六边形,各类。

    依经验,李孟羲直觉觉得,圆形的甲片性能会更好。他有此判断的依据是,龟壳的穹顶形状是圆形,鸡蛋是圆形,坦克炮塔是圆形,圆形似乎有最完美的力学结构。

    于测试中,第一组,一种甲片为正方形,一种为长方形,这两种甲片,宽度一样,长度不同。经由大铁锥,大铁斧,大铁球,三种攻击轮番测试。

    测得,不管是刺击攻击还是砍击还是钝击,形状更规整的正方形甲片,表现明显优异于长方形甲片。

    再拿正方形与四菱形对比,结果是正方形胜。

    拿正方形与正六边形比,正六边形胜。

    最后是,六边形与圆甲片比,圆形胜。

    这完全如预料的一样,圆的力学结构极其完美,并且,从测试中看,甲片形状越接近圆,表现就越是好。菱形好于长方形,正方形又好于菱形,正六边形又好于正方形。

    甲片形状对防御性能的提升,乃是全面的提升,是对刺击,砍击,冲击,所有攻击种类的提升。

    李孟羲意识到,圆形甲片乃是最佳外形。

    理论上虽是如此,圆形性能优秀,可似乎圆甲片不易加工,倒是正方形甲片好加工的多。

    故,日后可以不惜成本制作一领圆甲叶的甲片自己穿着,给士卒们穿正方形甲叶的铠甲。

    想着,李孟羲突然意识到,圆形的甲叶,这不是鱼鳞甲吗?

    绕了一圈,到头却发现这不过是古人的旧智,李孟羲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古人做圆形鱼鳞甲,可能只是经验,而李孟羲,乃是用测试的方法真真切切的破解了甲片形状中的秘密。

    于甲片形状这一变量,特殊形状的甲片制作不易,就是最简单的正方形甲片,生产效率明显低于普通的长条甲,所以,特殊形状的甲片,最好只配备给精锐,全军普及,力有未逮。

    余下的关于甲孔的测试,甲孔于甲叶本身就是最大的破绽,枪尖或者刀刃砍在脆弱的甲孔上,极容易使甲孔破裂。

    又,多番测试得,甲孔在中,对甲片的防御力损伤最大,大甲孔比小甲孔对防御力损伤更大,方形甲孔比圆甲孔更容易被破坏,再结合绳索,除圆形之外,其他任何形状的甲孔都容易磨断绳索。

    所以,总结下来,甲片的孔最好是圆的,甲孔越小越好,越少越好,甲孔能不在打在中间,就不打在中间,再有,甲孔极容易被破坏,甲孔又是连接甲片的关键部位,甲片过于靠近边角也不行,最好是稍微往里一点。

    关于甲片的所有测试,完毕。

    ——

    记录下所有测试结果,李孟羲给甲匠们下派了新的任务。

    李孟羲不知到底多大的甲片最容易生产有最高的生产效率,所以,他就拿着木尺一毫一毫的增添修改,画了一大堆各种长短宽窄的形制,他直接调用了营中一半铁匠来进行制甲工作。

    考虑到,甲片制造过程中,变量太多,叠锻次数多一次少一次,效率差别大了去了。而要严格规定叠锻次数,人太多,又没办法监视,所以只需打造了甲片形状就行,不必多次锻打。

    反正,甲片塑形花的时间跟大小也有关系,塑形花的时间越多,真正锻造时,花的时间会更多。

    ——

    在李孟羲完成了甲片的各项测试之后,隔了一日,甲匠来交差了。

    之前吩咐的任务,冷锻甲需做的测试,甲材有生铁,熟铁,钢,三种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