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九十七章 滚动小球试验 (第1/3页)
李孟羲终止了所有一切的测试,水车不管了,齿轮不管了,所有的东西暂时都不管了。 水车系统涉及到了齿轮,齿轮这东西相比平常所有的东西,复杂了何止十倍,这就使得测试任务和需要收集的数据暴增。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huanyuanapp换源app,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李孟羲在巨量的测试规模之前,他退缩了,他预感到照这样下去,以后除了从白到黑的测试就做不成别的了。 带着匠人们回到巨鹿城,李孟羲召集了匠营当中所有识字的人,然后又召集了十几个教书先生,准备开始上课。 李孟羲所上的第一课,他用的工具有,众多不同斜度的斜块,一个滚圆滚圆的陶土球,一截轨道,还有几个铺了灰尘,沙子,泥巴的薄木板。 匠人与教书先生们盘腿坐在下边,饶有兴致的等着开始。 李孟羲摆好了道具,第一次试验,他把一块干净的长木板接到轨道上,木板上边什么也没撒。 拿起陶土小球,放在轨道中间的位置,提笔画了一个记号,“我开始放了啊。”李孟羲对着台下的人说道。 说着,他松开了小球。 在重力作用之下,小球顺着斜轨轱辘一声滑下,滑过了长长的轨道,又滑到了木板上,在木板上滚了一段最终停了下来。 李孟羲目光扫过下边聚精会神的众人,“咱们拿笔做个记号好不好?” “好!”人们嗷呼叫好。 拿笔留下记号,记下小球滚落的高度与停止位置。 然后,开始第二次试验,这次试验,小球挪高了一点。 放手,小球滚落,最终停在了更远的地方。 第三次,再把小球挪高,滚落更远。 三次试验完毕,李孟羲问众人,“你们觉得,为何小球一次滚的比一次远?” 这太简单了。 “高了。” “一回比一回高,肯定远啊。” “再放高还会远。” …… 人们七嘴八舌的说着。 李孟羲露出一副惊讶的表情,“是高了就会远?”他目光从左扫到右,从每一个人脸上扫过,“那要是,再放高一点,会怎着?” 人们都笑,“再高还会滚更远。” “是如此吗?”李孟羲笑着反问。 “试试不就知道了!”有人说道。 遵从众人的建议,李孟羲把小球挪到了顶点,撒手放下,果然,这次小球滚出了最远的距离。 “呀,果然如此。”李孟羲装作惊讶的说道。 随后,李孟羲又向众人提出问题,“放越高滚的越远,那要是,放的低呢?” 众人一致答说,放的越低,滚的越慢。 李孟羲于是放低又试一次,果然,这次滚出了最近的距离。 第一轮试验结束。 随后,换了不同斜度的滑轨,把小球从同样高度滚下,结果,斜坡陡或不抖,影响不大,小球滚出距离接近。 向众人询问,这是为何,何以如此? 众人疑惑不解,窃窃私语起来,他们还以为,越抖的坡,滚出的最远呢,结果差不多一样。 众人已开始有疑问了,李孟羲笑而不语。 随后,开始第三轮测试。 第三轮,在同样高度,同样坡度的小球,只是一个下放的时候,自由下放,一个拿手指弹了一下,结果,拿手指弹动的小球滚的明显更远。 众人皆说,拿手弹了,可不更远。 之后,开始第四轮测试。 第四轮,同样的轨道,同样高度滑落的小球,这回,是木板不同了。 分别有五种木板,光滑的,粗糙的,上边撒灰的,上边铺沙子的,上边湖了一层湿泥的。 李孟羲重复多次测试,把小球从这些不同木板上依次滚过,众人看的分明,小球滚出的距离差别巨大。 李孟羲适时抛出疑问,他看着众人,问,“明是同陡的斜坡,明是同高落下的小球,为何,有的近,有的远。 这,何以如此?” 这个问题依然不难答出,人们都说,光的木板滚的远,糙的滚的近。 李孟羲点了点头。 于最后一轮,李孟羲做了最复杂的一个试验。 他将不同的斜轨放到一起,有的斜轨,直上直下的陡,有的斜轨,是弧线的。 开始新一轮试验之前,他问众人,“诸位,这小球越高,滚的越远,是否如此?” 众人皆答,“是如此。” 李孟羲笑了笑,“那,某再问,诸位以为,是坡陡了,小球到底时快,还是坡缓了,到底快?” 气氛安静了一阵,有人开口答说,自然是坡越陡滚的越快。 “那,直坡滚的快,还是弯坡快?” “直的快!是直的快!”众人一致答说。 李孟羲邀数人上来帮忙,他让几个人把小球按在几个斜度不同的直坡上,按在同一个高度上,然后一声令下,几人同时撒手。 小球眨眼间就滚到底了,众人看的分明,越陡的坡,小球到底越快。 随后,李孟羲又把弯坡加入其中,再次测试。 这次加入了弯坡,一对比,差异明显。 众人本都以为,直陡直陡的会更快到底,结果弯坡的滚落速度也是不慢。 这一轮的测试重复了多次,到最后,李孟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