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九十七章 滚动小球试验 (第2/3页)
喊了几波人亲自上来体验了一番。 —— 最后一轮测试,李孟羲把三个特殊的斜坡放到了一起,这三个斜坡斜度一样,长度一样,唯一不同的是,一个是直的,两个是弧形的,两个弧形的坡弧度也是不一样,一个弧度大,一个弧度平缓。 问众人,如此三个坡,到底哪个滚的快。 大多数人直接说直坡滚的快,因为在常识中,大多数人都觉得直坡更为陡峭。 只有那么三个人,说弯坡滚的快。 李孟羲特意把说弯坡快的那三两个人叫起来,问几人为何。 那三个人未料到会被叫起来,一被问到,被一群人看着,其中一个感觉不好意思了,当场变卦说认为直坡快。 又一人,看别人变卦,他也赶紧变卦。 只剩最后一人,被李孟羲问到原因,这人大大咧咧的说,“俺反正就是觉得弯的快。” 李孟羲笑问其为何这么想。 这人光棍无比的说,“俺不知道,反正俺就觉得弯的快。” 众人哄笑起来。 处众人哄笑声中,这人满不在乎,爽朗的嘿嘿笑了。 李孟羲仔细观察了一下,他发现这人一副痞赖模样,估计这人平时就是个犟种,估计平时这人就喜欢跟别人反着来。他大可能根本不知道个中原理,他很可能只是为了犟才跟故意跟别人不一样。 虽是如此,虽这人本意,不是出于思考,只是为了犟而犟,但,不管他本意如何,他能不顺从于大众的意见,更有质疑精神,李孟羲倒是觉着,这人或许更适合科研也说不定。 思索定,李孟羲笑着开了一个赌注,他跟所有人打赌,看看到底直坡快,还是弯坡快,谁猜对了,谁有赏。 “直的在左,弯的在右,谁直?谁弯?来来来,站好,站好。” 如果没赏,站哪都无所谓,可是有赏,众人不可能舍弃赏赐不要的。 几乎所有的人都坚信着自己的感觉,他们都坚信直坡更快,都站到了左边,在右边,孤零零站着那个犟种。 离群者,总是要遭受别样目光的。 犟种不愧犟种,这人叉着腰大大咧咧站在那里,处众目之下,处之泰然。 测试开始了,李孟羲双手同拿小球,小球按在同样高度,一个直坡,一个弯坡,同时放手。 小球骨碌碌的往下滚。 眨眼,有一小球到底了。是弯坡滚的更快。 再重新试一下,还是弯坡更快,再试,还是,连试五次,依然如此。 人群开始议论纷纷了。 李孟羲让出场地,让众人自己上去一试。 一教书先生先走了上来,他拿起两个小球按好,松手令小球滑下,轱辘声中,眼睛一眨的速度,弯坡的小球先一步到底了。 教书先生大感惊奇。他拿着小球又试一次。 结果还是一样。 后,试手多次,每次结果都一样,每次都是弯坡落底更快。 教书先生不能知晓究竟了,他带着疑惑走了下来。 等到被勾起好奇的众人接连上台一试,众人经亲手测试之后,都彻底相信了,当真是弯坡更快。 众人心服口服。 既然弯坡更快,胜的就是那个犟种,李孟羲为激励探索,一次赏了犟种粮票百斤。这可是一百斤粮,平日里,有谁改进了工具都没赏这么多。这一下就赏了一百斤。 改进工具,当然更有用,但,改进工具只流于技术,而小球当中隐藏的规律,是最根本最基础的科学。 这二者高度,不可同日而语。 随后,李孟羲又将另一个弧度不同的弯坡跟直坡放一起,问众人,拿个滚的更快。 有上回经验在,上回是弯的更快,这一次,大多数人都争着答说,是弯的快。 李孟羲笑笑不说话,“弯的站左,直的站右,来来来,站好站好。” 李孟羲特意留意一人,他特意留意着那个犟种,他看到,犟种在人群中迷茫,他盯着犟种看了一会儿。 那犟种发现李孟羲盯着他看,与李孟羲对视了一下。 这一对视,李孟羲笑了一下,就是这一笑,影响了犟种的判断。 李孟羲在军中跟神人一般,匠人们多敬服其智。 一眼对视,犟种不由在想,军师既然这么兴师动众,说不定,此中大有隐秘也。 片刻前的试验已经证明了,弯坡是比直坡滑的快的,现在又拿了另一个弯坡和直坡来比,犟种是更倾向于选弯的,大多数人,也蜂蛹选了弯的。 可最终,因与李孟羲一个对视,犟种察觉到了异常,他再一次选择少数去了。 犟种的猜测是对的,李孟羲之所以兴师动众,此中当真是大有隐秘。 后,测试。 新的弯坡与直坡放一起比较,同样高度,小球自由滑落。 结果,这次竟然是,直坡落底更快。 重复多次,依然是这样。 众人好奇无比的上台亲试,依然如此。 这一回,又是绝少数赢了,绝大数猜错了。 李孟羲再一次赐下重赏,这一回,押直坡速快的,才寥寥五人,对这五个人,李孟羲向每人赏赐粮食三十斤。 那些得了粮食的少数人,惹众人眼红,连得了两次粮食,得了总共一百三十斤粮食的人,更是惹人眼红。 —— 一切末了。 李孟羲站在高台上,目光扫过下方所有人,目光来回扫过数番。 他朗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