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九十九章 《子曰》 (第3/5页)
说到,“那便以此君说法,定为这第一题的解答。若有另解者,可上来一辨,若能辨赢,亦可升千人将,亦有钱粮重赏。” “一题已解,还有何人欲来一答?”李孟羲朝下问到。 人群当中,走出一抱着琴……奥,抱着一木板的帅比,此是教育部部长,白川是也。 白川走来,朝李孟羲拱手致礼,李孟羲郑重回礼。 白川看过李孟羲身侧所写的众多题目,指向一题,“某选,第七题。” 李孟羲看了一眼题目,朗声念道,“ 若使地上光滑至极致,光滑之丝毫不阻,敢问此时,高球下落,滚至极致光滑,敢问,球该如何?球该滚至极远而停,亦或,永不停歇也? 若,极远而停,何以如此?若,永不停歇,何以如此?请答。” 白川没有立刻作答,他反而面带着疑惑的,微皱着眉头,娓娓道起自己的不解,“题中所言,球或极远而止,或永不停歇。然,世间当真有永不停歇之物?可抬头再看,悬空大日,亘古永在。 由日月推之,世间当真有能永不停歇之物。于是,某以为,球滚于极致光滑,该是,永不停歇也。” 白川答到这里,李孟羲眉头就是一挑。他没想到,白川切入的点不是力的衰竭运动什么的,白川竟是想到【永恒】到底存在不存在这个深奥问题。 跑偏了,可跑到一个同样深奥的东西上去了。 李孟羲在思索着,又听白川稍作停顿又讲到,“球处极致光滑,必是要么极远而停,要么永不停歇。 必有其一也。 可某思之,若,球极远而停,则,无有永不停歇,世间无一物可永在,必终将衰逝。 由此推之,”白川手指棚顶,指向棚顶之外的天空,指向天空中的太阳,他发出了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疑问,“若,万物无有永久,必终将衰逝,那敢问,天上大日,将何时衰逝,大日衰逝之时,又将如何?” 人群嗡的一声乱了。 李孟羲看着白川,目中异彩连连,他出言道,“白川所疑,某不能答之。不过,我也有一疑。 若,大日如火,其热烘熏万物,物类得以繁衍滋生。若大日衰逝,天热不在,天地皆寒,某疑之处在于,天地皆寒之时,欣荣物类将至如何境地?” 白川若有所思,场下人群窃窃私语着。 “所以白川,球滚于极致光滑之上,你选,永不停歇?” “对!”白川点头,“永不停歇。” 李孟羲不由得沉默了。怎么跑偏了呢,白川的思路诡异啊,他先讲永恒,再由永恒判断,世间当真存在永恒,然后诡异的扯到永不停歇上了。 李孟羲沉吟良久,他盯着白川的眼睛,反问,“可是白川,若球滚于光滑乃是极远而停,这不也是有所可能?” 白川点头,“确是如此。” 李孟羲点评道,“白川,你述理未明,这题,算你答出一半,如何?” 白川洒脱一笑,他把矮几上放着的板子拿起,给李孟羲和场下众人看了看,“某另有一疑,某寻一平木,木已极平,拿刀修之,又平,打磨,更平,涂以桐油,再平数分,再经打磨,磨去桐油干涸纹理,逾磨逾平。 这似乎,永无极致之时。” 说到这里,白川看向李孟羲,好奇问道,“敢问军师,世间何物最滑?是冰?是镜?亦或其他?若世间无有极致光滑之物,以常物修凿研磨,可能得之?若能得之,得法为何?” 李孟羲有些诧异的看着白川,他一时不知该如何评价白川。白川所问,跟十几个题目任何一个题目关联都不大,但白川所问的问题本身,便极有价值。 问,世间最光滑的物体是什么?问,加工最光滑物体的方法是什么? 若解答这两个问题,必将走在寻找材料寻找万物的路上,必将走在不停攀升加工研磨技术高峰的道路上。 在解决这两个问题过程中,必是会带来巨量的材料发现,必将带来技术上的不止步的永远进境。 李孟羲恍然间想到了一句话,科学家们说,“问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 他勐然意识到,发出疑问,是探究的第一步开始,是思索的第一个起始。 如果是,一和一万只是多和少的区别,那零和一,就是有和无的区别。 提出问题,就是所有探究的,那个至关重要的“一”。 每一个疑问的价值,都有等同于探究本身的重要。 李孟羲有了决定,他决定于探究以外,另立令一种激励制度。 他对白川,对所有人说到,“现我新加两题。 第一题,某问,世间以何物最光滑,是冰?是镜?亦或其他?但有能答能找出此物者,赏与他题等同。 一物找出,再有更光之物,再赏,再有再赏,但凡能进一步者,皆有重赏。 第二题,无论何等物类,但有人有法使其光滑,众人相较,所制最为光滑者,重赏。再有人能制更光滑之物,再赏,再有再赏,但能进丝毫者,皆有重赏。” “除此之外。 于此日后,但有能发一问者,无论世间万物,无论花鸟鱼虫,但可发一问提一疑者,必有赏。” 话说完,李孟羲朝帐外喊道,“拿钱进来!” 帐外士卒端来一盘,盘上满是钱币。 问众人,“谁有疑问?上前来说。” 俗话说,不命题作文,是最难写的。 李孟羲都没规定问题是什么,让别人发问,别人一时半会儿都想不出问什么。 良久,有一匠人踌躇着出来,试探着问道,“军师,俺想问,牛,为啥会生牛犊?” 李孟羲笑了,朝匠人招手,“上前来。” 匠人到前,李孟羲抓一把钱给匠人,他笑道,“这个问的好啊。我再给你添半句,为何牛生牛犊,牛犊是如何生出来的,牛为何又只能生牛犊,生不出驴子来。” 下边的人哄然笑了。 李孟羲知道众人在笑什么,他等肯定是觉得,牛生牛,驴生驴,这么简单的问题,还用想。 李孟羲看向发笑的众人,笑问,“牛为何只能生牛犊,驴子为何又只能生驴子,某知,此是物种不同。然,物种不同,便不能生育,何以如此?” “某再问,驴与马,亦不属同种,可为何,非同种之驴马,却可生出骡子?何以如此? 驴马不属同种?又或不属异种?又或驴马属半同半异之种?然,为何半同半异之驴马,能有所生,所生之骡,却不能再生,此,何以如此?” “某三问,驴马之生骡,此于物类之间,是只此一例,还是寻常可见?若是寻常可见,敢问,如驴马者,还有何种? 若能找出,但找出一对者,赏千金,封高官,某绝不食言!” 在人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