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二十二章 马名【谛听】 (第3/4页)
限于侦查本身了。 敌军若于大雪之中隐藏,天寒地冻的,其要长久设伏,肯定不会隐藏在雪中,肯定会找有草丛树林或是到挡风之处埋伏。 所以,凡雪日行军,斥候可以直接釜底抽薪,直接朝那些草丛树林之处侦查。 敌军若雪日设伏,十之八九设伏在温暖的草丛树林处,斥候重点关照这些地方,若真有伏兵,发现伏兵之可能,十有八九。 古代军队,大概是做不到趴在雪窝里一动不动冻成冰凋的钢铁一般的纪律。 李孟羲却知,真有一支钢铁之军能做到。 如果有朝一日,遇到这样的敌手,就算斥候发现了埋伏也没用了,一支有钢铁般意志的军队,无法与之为敌。 闲谈间,一堆反制战术出来了。 卢植又是什么话都没插上。 李孟羲拿着小笔记本,随手将大家所谈记下。 这时就体现出铅笔的好处来了,硬笔好控制,就是在马背上也能写,要是毛笔肯定不好写。 卢植等李孟羲记完,又把笔记本要了过去。 卢植看李孟羲记写的东西时,还是不适应李孟羲横着写的格式,还是觉得李孟羲错字多。 等看完,卢植又一次难免感慨,他感慨,自今日之后,别人想在雪天埋伏刘备这一群人,如何能成啊。 把笔记本还给李孟羲时,卢植多看了两眼。卢植觉得带着硬壳的小本子挺好,他也想弄一个,卢植觉得带着一个小本子随写随记挺好,他也想学着写。 众人已顺着路走很远了,一路上都是脚印,前边有个小树林,目光越过小树林再往远看,脚印朝更远去了。 李孟羲在马背上站起身体,朝远看了一眼,“廖化到底在哪埋伏着?”他问。 正这时,不知怎么搞的,李孟羲座下那匹老马打了个响鼻不听指挥径自调头了。 李孟羲反应不及,差点被晃倒。 等他赶紧坐下来做好,马跑了,老马不听指挥直接调头撒蹄子就跑。 李孟羲可是不会骑术的,马一跑起来,把他吓得心脏乱跳,他死死抓着马鞍,心里狂嚎, 事出突然,众人都没反应过来,李孟羲就骑着马撒丫子跑了。 因马鞍之故,李孟羲虽是要吓死了,可他脚踩马蹬坐在马鞍上坐的十分稳当。 众人循目望去,一开始还没意识到问题,直到,他们听见李孟羲啊啊啊啊的惨叫。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huanyuanapp】 刘备勐的意识到了问题,“翼德!快!快去救羲儿,他不会骑马!” 正这时,变故又生。 “杀啊!” 一阵喊杀声突然响起。 刘备一惊,下意识就要拔剑作战,然后意识到了什么,他转头看去,看到前方小树林里钻出一群士卒在那里摇旗喊杀却根本不冲出来。 是廖化,廖化竟在这里埋伏着。 刘备看了看树林里的伏兵,又回头看看跑到快没影的李孟羲,刘备不由笑了。 —— 此次埋伏任务让廖化极摸不着头脑,哪有自己人埋伏自己人的。 廖化领着人走出小树林到前复命。 刘备其实很惊讶的,如所见,路上的脚印穿过了树林一直蔓延向远方,片刻前,众人还都以为廖化在更前边埋伏,片刻前众人还都笑说廖化做事不仔细行踪败露了。 未曾想,在众人所未料之时,廖化出其不意的突然杀出。 好一个廖化,骗过了所有人。 刘备指着远路的密集脚印,他好奇的问廖化,为何多了那么一截脚印。 廖化说到,“一路走来,沿途遍是脚印。 我等恐行踪败露,遮掩又不及,索性来个将计就计。” 刘备赞叹,“好一个将计就计,元俭这般细致,常人难及也。” 廖化抱拳一礼,回道,“主公误会了,这不是某的主意,是同行百夫长之计。” 刘备略感诧异,忙问究竟。 原来,廖化自从接到这个奇怪的命令之后心里就没底,埋伏了之后,心里还是没底,然后他就召集百夫长商议。 人一多,所思群策,多一个人,就多一份严谨。 也就是在众人讨论之时,有个百夫长朝来路看了一眼,一下就看到来路之上的遍地脚印。 百夫长们军事素养或并不多么高,可再傻的人知道,一路都是脚印,想埋伏人家,人家必然会看出来。 可都走了一路了,一路都是脚印,想藏也藏不了了。 于之后,众人商议出了对策,廖化与百夫长决定分出一些人继续往前走,好制造出人马继续在往前移动的假象。 然后廖化就神奇的埋伏成功了。 听完廖化所讲,刘备感慨无比,他赞到,“能采纳良言群策群力,廖化将军已足可独当一面也。” 廖化正色道,“此是军师所授之集智之法,廖化不过依法而行。” 刘备笑着对点了点头,“等军师过来,让他给你记功。” 话落,刘备转头向后方看去。 从远处,张飞和李孟羲正朝这边回赶。 —— 张飞一手驭马一手拉着李孟羲的缰绳,一路把李孟羲带了回来。 李孟羲脸色有些苍白,神情中余季未消,他都被吓惨了。 刘备替廖化请功,说起廖化的精妙布置。 李孟羲看向眉毛头发都挂着冰霜的廖化,心中宽慰,这廖化果然是可造之材啊。 李孟羲向廖化详细询问了整个埋伏过程,详细问了每一个埋伏步骤,每一点计策由来,一切问清之后,李孟羲当场发下数张军票。 廖化与几个百夫长可凭军票去吏部,由吏部官员审核记功之后,功劳会记录在册,功赏会如数下发。 廖化贡献了一条新的埋伏之法的,之前所有的埋伏之法,不管是拿树枝拨扫足迹,还是用木屐,还是掩盖足印,这些所有的埋伏之法,都费时费力,廖化的方法,不必进行任何准备,只需到达埋伏点之后兵分两路,大部人马埋伏,小队人马继续前进制造假象就行。 固然,廖化的方法有重大缺陷,但有能发挥用处的场景。 针对廖化此次功勋,李孟羲想到一件事,功勋评审问题。 廖化身在军旅,此次带人来埋伏是军事行动,立下的功勋毫无疑问也是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