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三十一章 遍地是宝的洛阳城 (第3/5页)
人动作又慢又细,过程又极其繁琐,老人用手指粗的石头磨了不知有几百回,然后又换了不同的石头,又磨,磨一阵,又换石头。 一个多时辰过去了,老人前后换了有十几块石头,李孟羲看出了专业,这就好像,工人干活的时候,把一排大小几十个钻头往那里一放,显得非常专业,磨镜老人没有钻头,可他有青的白的黄的灰的十几种石头。 换了十几种石头研磨完毕,老人用了麻布,用了皮毛,最后用了一团丝来研磨。 周围看热闹的闲人很多,老人忙碌着的时候,四周便有窃窃私语,等老人把镜子磨好,拿水稍微冲洗了一下,磨的又光又量的黄铜镜面沾了水之后亮出了一汪明晃,四周之人赞叹出声。 一个年轻女子接过磨好的镜子照了一眼,显然女子对镜子很满意,一脸的笑意。 在女子付了一把钱离去之后,李孟羲凑上来,他弯腰把老人打磨镜子用的手指粗细的石头拿起两个看了看,他笑问,“老人家,手艺不错啊!” 老人呵呵一笑,老人面上带着三分自傲说到,“我祖上三代都是给宫里磨镜子的,这洛阳城中,论手艺,没几人比得过我老儿。” 懂了,遇到高人了,天下顶级磨镜人就在眼前。天下最厉害的磨望远镜镜片的匠人,就在这里,天下最厉害的打磨机床零件的匠人,也在这里。 李孟羲有心招揽,他解下腰间宝剑,问到,“老人家,我有短剑一柄,可能帮忙磨磨?” 老人接过剑抽开看了一眼,剑上锈迹斑斑的。 李孟羲剑其实不错,剑是百锻钢的剑,就是李孟羲用着不爱惜,也懒得磨,剑上的弄得都是锈。 老人犹豫了一下,他抬头看着李孟羲说道,“铁剑可不好磨啊,可贵。” 李孟羲笑了,“无妨,老人家磨就是了,磨铜镜多少钱,我给百倍价钱。” 说完,也不管老人同不同意,李孟羲让护卫扛了一袋子钱过来,直接把钱丢到老人摊位上。 老人见李孟羲出手如此阔绰,老人心里倒有些没底了。 李孟羲给的钱太多了,老人倒怕李孟羲不好说话,怕活儿做不好惹上麻烦。 老人谨慎细微的把锈迹斑斑的铁剑看了看又看,然后,老人起身从边上筐里拿出一方青色长石,准备开磨了。 李孟羲以为老人是准备直接在长石上开始磨剑,没想到老人最先开始的,是磨石头,石头竟然也要磨。老人往长石上浇了些水,拿起一块拳头大的白石头对着长石蹭蹭的磨。 李孟羲就看见青色长石上磨出的许多灰色的水迹。 李孟羲见此一幕,心中有些疑惑。 老人花了一段时间把长石磨好,然后才开始磨剑。 从老人磨剑的手法李孟羲就看的出这老人家技艺果然出众,老人不仅会磨镜子,磨剑技艺也不错。这当然了,磨镜是顶级研磨工艺,磨镜都能磨,磨剑就更不在话下。 李孟羲见到了最复杂的磨剑方法,老人用长石把铁剑稍微磨砺了下,磨去锈迹之后,老人又开始按磨镜子一样的方法,用各种小石头一遍遍打磨,把剑身打磨一遍,换一块石头,打磨一遍,换一块石头,这个过程持续了十几轮之多,石头换了十几种,在此过程中,铁剑以rou眼可见的速度越来越亮越来越亮。 李孟羲都等的饿了,看看天色,都到下午了。 老人用石头把剑磨完,剑已经亮闪闪的了,这还不算完,老人又扯了一块新麻布,把麻布包石头上继续磨,然后是皮毛包了石头,最后是一团蚕丝。 磨镜也就这么些工序而已。 李孟羲以为,这总算完了。 却看到,老人又从筐里取了东西,老人拿出一个葫芦,从葫芦里倒出一些银晃晃的东西,李孟羲留意看着,他觉得那东西疑似是水银,不知是不是。 李孟羲觉得奇怪,磨剑用得着水银吗。 老人用疑似水银的东西一点点往剑上擦,把剑身全部涂满之后,又开始磨了。 石头磨过三轮,麻布磨过一轮,再皮毛,再蚕丝。 最终,磨镜老人把铁剑终于磨成,他手里垫着布把剑捧给李孟羲,李孟羲接过剑时,眼被剑身反射的光晃了一下。 李孟羲在银晃晃的剑身上边看到了自己面孔的倒影,李孟羲都惊了,他第一次看到,剑真的能亮的倒出人影,光可鉴人竟然不是形容词,而是描述词。 李孟羲嘴巴长成了0形,他把剑凑到眼前当成镜子照着,他清楚的看到了自己的眼睛,甚至睫毛,甚至童孔,他满心卧槽。 抬起头,看向磨剑老者,老者安安静静站在那里,面上挂着恬静的微笑。 李孟羲卡的一声把剑合鞘,他朝老者拱手一礼,发自内心的赞道,“前辈技艺出神入化,令晚辈惊叹不已。 似前辈这等技艺,埋没乡间,实在可惜。 晚辈欲请前辈去我巨鹿作坐上之宾,不知前辈可能赏脸?” 李孟羲心里只剩一个念头,把人整回去,把这么牛逼的人整回去,花多少钱都在所不惜。 李孟羲想把老人拐走,老人却把他拐走了,老人邀李孟羲去家里做客。 舍不了孩子套不着狼,不入虎xue焉得虎子,没有付出就没有汇报,礼贤下士,千金市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总之权衡了乱七八糟各种理由,李孟羲决议一去。 磨镜老人家境殷实,设了好酒好菜招待,李孟羲一般不喝酒的,为了礼仪,他咬着牙喝了一口,一口下去,酒辣的他直皱眉头,日了狗了,这是巨鹿的烈酒,这就肯定是从巨鹿客馆买的。 本来还想为了礼仪少少的喝上一点,还是算了,蒸馏酒喝两口就得上头。 李孟羲以不善酒力为由推托了,老人也知酒烈,便不再劝了。 宴间,李孟羲再说起招募之事,老人没有答应,他把自己二儿子引荐给了李孟羲。 李孟羲有担忧之处,看老人磨剑时工艺极其繁琐手法极其复杂,他怕老人儿子水平一般,巨鹿缺的是顶级匠人,不缺一般匠人。 李孟羲旁敲侧击的问,“不知贵公子业艺如何?有前辈几成本领?” 老人一听李孟羲这么问,便知李孟羲所想,老人拍着胸脯保证自家小子手艺没的说,放洛阳那也是数的着的。 李孟羲笑笑,他看着老人的二儿子说到,“那就说定了!以后到我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