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传承从博物馆开始_第一百一十二章:天灾人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二章:天灾人祸 (第2/2页)

机灵,看看这个事情要不要找村长说去?如果今年真的有天灾,现在种再多地,收不上来,也是无用,只会浪费更多的精力罢了!”陆言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他知道,在道家中,有一门叫做观象术的法术……日观天象,夜观天象,测凶吉是其次,主要是,观天气,是古代的人形天气预报。就是不知道那个道士学艺精不精了。不过这种事情,做点准备总是没错。陆言想了想就说:“说还是要说的,村长有经验,种地这么多年,天适不适合,心里有数。地该种还是要种,荒着地不是个事儿。就是我们能捱住压力不种,县衙的人知道我们把耕地荒着不种,怕是要问罪找麻烦的。”是这个理。每年春耕的时候,县衙都要派人下乡田来,现场看看耕种的情况。如果原因不明弃种荒田,是要有大麻烦的。父亲点点头。陆言接着又说:“种地是得种,就是种什么,得好好琢磨。看看有没有什么耐害耐涝,耐热耐暑的东西,和村长问问。”父亲又点点头。小六子年纪虽然小,但在他心里,已经当成一个成年的儿子在用了。甚至,他出的主意,往往都十分周到细致,考虑齐全,比一些活了大半辈子的人头脑清楚得多。就是可惜,家里光景不好,孩子太多,不然送去读个秀才,也能供出来个读书人。以后就可以耕读传家了。不过这些事情,不能说,说了家得乱。父亲又沉重的叹口气,说道:“我知道了,现在就去问村长。”“我和你一块去。”陆言说道。来到村长家里,没能先说上话,倒是先被问话了。村里来了客人,是城里的粮行管事下乡来,收粮来的。因为去年丰收,收上来的粮食很多,等着农人一担一担挑到城里卖,还耽误功夫了,倒不如他们自己下乡来收,省了脚程功夫。用车来,效率更快。许多人已经排起了队,从家里拉来粮食,挨个卖了。陆言他们一到,就有人招呼着说:“诶,老陆来来,你们家最近见不着人,没空和你们说。这是城里来的粮商,方便我们来收粮食的。你们家去年粮食收得也多,赶紧拿几担粮食出来卖,换钱了还能补贴家用呢。”村里的熟面孔,基本都在这儿了,村长家也在往外倒粮食。陆言的父亲犹豫了片刻,也想回家拿粮食,但被陆言拉住了手。“爹,我们不卖。”“啊?这人都下乡来,又不耽误事……”陆言还是摇头,坚决说道:“不卖。”“他们是自己下乡来收粮食,表面上看去,是方便我们了,实际上是为了压低价格。去年丰收,粮价本来就贱,卖不出个好价格来。我们家丰收,其他人也丰收,粮食一多,就不值钱了。往年能卖出的价格,现在一半都卖不到。”陆言周围的叔叔伯伯们一听,也立即竖起了耳朵。因为陆言说得没有错,这个粮食的价格,连往年的一半都没到!丰收了大伙都高兴,但是粮商要是开始压价,他们就不高兴了。要不是图个方便,他们也舍不得卖啊,这也是没办法。陆言继续说道:“与其贱价卖出去,不如留在手里头。陈粮也能吃,也能填饱肚子,如果没有点谷子压仓,要是有点什么风吹草动,该怎么办才好?”陆言的父亲因为道士的预言,本来就心慌慌的,听到儿子这么一分析,顿时觉得很有道理,当下就决定不卖了。陆言附近的人听见了,也开始沉思他说的是否有道理。陆言见此,就大声说:“乡亲们,我们家不卖粮食,宁愿烂在谷仓里也不卖!自己血汗供出来的东西,就是留在手里也不贱价卖了。你们要想清楚,万一今年收成不好,要饿肚子的!”说完了这一番话,陆言父子两人就离开了,打算有机会再和村长商量种地的事情。他们走后,也有人陆续离开,也不打算卖了。毕竟价格低,卖了心疼,还不如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不要那个钱了。也有人卖了的,又拿回来一些,手里还是有点粮食,心里才不慌。村长想了想,也让儿子把倒出来的谷子给收回去。粮商的管事气得个倒仰,但在人的地界上,又不能不答应,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当天晚上,陆言父亲和村长商量了天气的事情,等次日粮商再来的时候,就被告知,他们村子不卖粮了,让他们往别处找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