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九章:提前四天完成 (第2/2页)
不是说是很复杂吗?” “造是造出来了,只不过,能不能用?你们别看这模样是像模像样的,能用才是关键,可别只是个不会犁地的牛啊!” “要是不能用也是白搭,不过花架子而已。” “是了,得看看能不能用。” “诶,你们还记得吗?她说过要是做出来的话,会多造几台的,我倒希望这是个能用的,到时候让她多造几台机子,咱可是跟着沾光了啊!” “可别那么早就做美梦,先看看情况,这去籽机可不是个好做的东西啊。” 但不管村民们如何议论,这个机子一出现,就已经足够让人震惊的了。 特别是村长夫妻两人。 村长低声对身边的媳妇说道:“这……这就是……黄小姑弄出来的?” 村长媳妇低声说:“这我哪儿知道?说不定是个假的,骗人的!” 夫妻两人都有些慌乱。 不是说好了,只等着黄小姑造不出来,拿她卖钱去吗? 这忽然横空出世的去籽机,直接打乱了他们所有的算盘! 这黄小姑姿色上乘,把黄小姑卖了的钱,可不止能买一台去籽机啊! 他们甚至已经打听好把黄小姑卖去哪里了。 里长把去籽机放在地上,冷冷地看了村长他们一眼,然后放声道:“乡亲们,今日把大家叫来这里,是想要让大家做个见证!” “大家想必都还记得,村长媳妇和黄小姑的对赌吧?本来约定十日后,黄小姑造出一台新的去籽机来赔给村长媳妇。现在六日已过,黄小姑提前造出来了,那赌约,就提前实现!” 简单的说明前因后果后,里长就开始向村民们展示这个新的去籽机。 用手转动转盘,压辊结构就开始转动起来。 籽棉花在去籽机的作用下,缓缓的分离出籽。 吱呀,吱呀,吱呀。 去籽机缓慢的工作着。 里长的动作不慌不忙,没一会儿功夫,就把一整把棉花籽给去干净了。 周围的人屏声静气,直到里长演示完毕之后,他们才记起来呼吸。 去籽机居然是真的,居然可以运作。 而且看这效率,好像比村长家那台还高一些! 这已经不止是还了一台机器,更是给改造得更好用了啊! 当发现这一点之后,所有人都欣喜若狂起来。 如果这个村子里,再多出来一台去籽机,那他们所有人的时间,都会被大大节省。 再退一步说,有了另一台机器,村长家的那台去籽机就没那么特殊没那么珍贵,也不敢收一斗米了! 这是好事啊! 脸色唯一不好的,大概要数村长他们了。 因为算盘,全落空了! 不止落空了,还要面临一个更残酷的事实:黄小姑能造出去籽机来,他家这个去籽机不值钱了! 一时间,村长和村长媳妇的脸色如同吞了苍蝇一般难看。 “如大家所见,这台去籽机是完好的,黄小姑既然已经兑现自己的承诺,那么村长一家此后,万万不可再找黄小姑麻烦,也不可以因为此事到处嚼舌根,败坏黄小姑的名声。” 里长大声说道,给陆言一个公正公平的裁决。 此时,村民们才把目光放在瘦弱的黄小姑身上。 之前的轻视,已经全然不见了。 余下的,只有感慨万千。 没想到,黄小姑小小年纪,居然如此的心灵手巧,能造出这样的机器来。 这丫头,有大造化呀! 这等本事,说是仙姑下凡,也不为过了。 他们还指望着黄小姑多造两天呢,自然而然也站在了黄小姑这边,议论道:“这要不是村长和村长媳妇咄咄逼人,咱也不用到这里看着,黄小姑你放心,大家伙都看着呢!不会让人欺负你的!” 村长媳妇感觉脸上火辣辣的,心有不甘,依旧挣扎道:“里长,我这……我觉得这件事不太对。这个去籽机,指不定怎么来的呢。我们不如——” “够了!”里长大声呵斥道,“你们要无理取闹也该有个限度!都这么大个人了,居然还不如黄小姑一个小姑娘识大体,真是让人笑话!” “去籽机赔也赔了,见证也见证了,你们还想怎么样?继续胡搅蛮缠吗?当大家都时间不是时间?” 里长的质问一出,其他村民也道:“就是啊,村长你们别太过分了,不是都赔给你们了吗?” “就是,这去籽机你们要是不要,我就要了。” “我看着比你们家里那台旧的还好用呢!别太过分了!” “见好就收吧,可别得了便宜还卖乖了。” 此时,村民们都站在陆言这一边,为陆言伸张正义。 村长媳妇讪讪闭了嘴巴,被自家男人拽着走了。 当然,走之前,他们也不忘记带走自己的去籽机。 虽然算盘落空了,但至少去籽机也回来了。 以后,还是可以每年把去籽机借出去,然后收回来粮食。 如此一来,也不算太亏。 这样一想,两人心里才好受了些。 村长他们走之后,村民们却还没散去。 因为他们还想知道更多关于去籽机的事情。 村长有了,那他们,还能有吗? 有村民问道:“黄小姑,这个去籽机能不能也给我们造一个?我们可以给你粮食,给你布,你开个条件,只要能答应,我都答应。” “我也是,也给我造一个。” “我家婆娘也要一个,黄小姑帮帮我们吧!” 越来越多的村民们提出要求来。 这个问题,陆言也早就想过了。 费用嘛,也会收,但不会多。 “叔叔伯伯们,我需要一点时间,大家慢慢来,慢慢排队。今年的棉花已经收完了,籽也去得差不多了,新的机子现在开始造,明年差不多家家户户都能有。” 家家户户都能有? 村民们惊呆了。 要知道,现在的技术垄断非常非常严重。 一些大户人家,哪怕得到了很有用的典籍。为了保证典籍的珍贵,也只会把典籍束之高阁,而不是分享出来。 所以,民间的人,是一点都不知道。 就比如村长的儿子,明明可以造去籽机,却偏偏只造一架! 这样才好囤货居奇嘛! 哪想,黄小姑居然要给家家户户都造! 这实在是,太令人吃惊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