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六章 殿堂比试 (第1/2页)
有武将直接扬声道,“既然需要北伐以重兴汉室,南方蛮夷叛乱,自然要出兵镇压,以保后方稳固。” 又有文臣道,“既然这蛮夷首领骁勇善战,又深受当地人敬重,是否可以为我所用?毕竟出兵镇压,也需动用兵力和粮草,这于北伐不利。” “对叛逆者,必不能手软,当以铁血手段杀之斩之,以绝后患。” 皇上闻言点点头。 他看向赵熠,“熠儿,众大臣所言你可满意?” 赵熠目光闪闪地看着皇上,“皇爷爷也是如此认为吗?” 皇上挺了挺腰身,斩钉截铁,“那是自然,对叛逆者,定然要用铁血手腕。若容情,必留后患。于江山社稷无益。” 说着,皇上刻意地瞟了瞟南祥使臣的席面,此时正是两国签约的当口,中宁自然要表现出强势凌利的一面。 赵熠点点头,“诸葛先生也是如此做,他带大军镇压,却不是对孟获杀之斩之,而是七擒七放。终令他心服口服,不再为敌。” 赵熠话一落,那边武将就吵吵开了,“那怎么可能?七擒七放?那是在玩过家家吗?世上哪有这种带兵打仗的?简直胡闹。” “就是,既然还需北伐,必得对南蛮速战速决,方是良策。” 皇上见赵熠露出不以为然的神色,他笑了笑,“熠儿似是不同意大臣们的意见。” 赵熠点头,“我娘说,诸葛先生高瞻远瞩气度豁达,蛮人自古体格强壮生性嗜血,若是硬打的话,必定损兵折将。诸葛先生用计让孟获折服,此乃攻心战。 自古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孙子兵法.谋攻》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诸葛先生用极小的代价,就取得了后方的稳固,此乃上上之策。” 赵熠话一落,众朝臣都露出震惊的神色。 都在细细思索赵熠的话。 边思索还边看向苏鲤,都惊奇琼华夫人不仅会医术,竟然还会兵法?难不成这就是始皇后遗留下来的用兵计谋? 史书记载,当年始皇后惊才绝艳,医术惊人,伴随始皇征战天下,听说还用兵如神…… 更有武将禁不住激动地问,“小世子,不知这《孙子兵法》是何兵书?怎么从未曾听闻?是否是……” 赵熠甚是机灵,听闻,瞧了那武将一眼,嗔道,“什么《孙子兵法》?那就是本故事书,是我娘每晚给我讲的睡前故事。现在你们该知道,我娘绝不是一无是处了吧?” 赵熠说完,对着皇上一礼,骄傲地仰着小头跑回到苏鲤身边。 众武将都觉得,小世子真不是一般的狡猾!简直太狡猾。 一点都套不出话。 皇上却婉尔,笑了笑,似乎对赵熠的表现极为满意。 苏鲤用手指点着赵熠的小额头,毫不客气地批评,“你就这样把娘给卖了?” 赵熠摸着额头笑,“我娘亲聪明至极,才不是他们所说的一无是处,他们污蔑你,熠儿自然要为娘亲正名。” 苏鲤很无语,直接把他抱在怀里,又郑重叮嘱,“这《孙子兵法》再不可为外人提,否则,我定让你父王揍你。” 赵熠咯咯笑,“父王才不舍得揍我。” 赵昶立马揪住他小耳朵,“臭小子胆大包天,以后你就知道有苦头吃了。瞧着吧!以后满朝的武将都得追着你要《孙子兵法》。” 赵熠吐了吐舌头。 此时,一声弦响,似有铮鸣之意。 只听得南宫扶玉笑着道,“琼华夫人果然不简单,一个故事都能讲出兵法来。如此,本宫便弹奏一曲《将军令》,以供大家欣赏。” 于是众人心神一醒,都看向南宫扶玉。 南宫扶玉不愧是南祥的公主,自带一股尊贵之气,玉手一挥,满殿立时一股肃杀之意。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那种苍凉铿锵之声萦绕耳边,每个人心中都被激起一股战意。号角征鸣,马革裹尸,血染疆土…… 每个人心中的使命感,为国而战的荣耀都仿佛在琴弦间跳跃,轻而易举就感染着每一个人。她似乎也在抒发着南祥人不屈不侥的精神。 若论琴技,南宫扶玉的《将军令》当为神技。 一曲终了,满殿激昂。 “献丑了。” 南宫扶玉站起身,朝着皇上轻轻一俯身,昂扬地走到自己的席面坐下。 “南宫公主的琴音激荡昂扬,不愧天下第一。” 皇上也极是大度,丝毫不吝啬对南宫扶玉的夸赞。 南宫扶玉的琴技确实被天下人捧为天下第一,今日的《将军令》实至名归。 “南宫公主如此才情,可惜了……” 长公主却咸咸地冒出这么一句,脸上满是对南宫扶玉的惋惜。 南宫扶玉也是淡淡一笑,似是很不买长公主的面子,“不知长公主殿下所谓的可惜是指什么?扶玉愚顿,还请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