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世医女_第二百一十二章赵澜拒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二章赵澜拒婚 (第2/2页)

喜悦,她觉得赵澜肯定会答应,还有比耶律家族更强的助力吗?况且,她对这门婚事极满意,此生她只认耶律姗做儿媳,也只有姗儿配做她儿媳。

    皇上闻言意味地瞟了瞟赵澜,端着茶,不再说话。

    四皇子赵澜微微一笑,乌黑清澈的眼眸漂亮至极,他一撩袍子就跪在皇上和皇后面前,“母后的心思,澜儿明白,只是澜儿腿疾刚好,还不想急于婚配……”

    皇后脸上的笑一下子敛尽,“澜儿,你可以先与姗儿把婚事定下来。”

    她再提醒儿子,机会不可错过。

    赵澜却摇头,双目诚挚地看着皇后,“母后,因为澜儿腿疾多年,一直不曾为父皇分忧,为朝廷出力,心中愧疚不已。

    太子哥哥有眼疾,却依旧笔耕不辍,多年来时时为父皇提出治国之策,虽不登朝堂,却心系天下。太子哥哥一直是澜儿的榜样。

    二皇兄也多年在朝堂尽心尽力,纵横捭阖,为父皇分忧解难。更别提三皇兄,自小便领兵作战,所向披靡,守护疆土……

    如今澜儿的腿刚刚好,我还未为朝廷出一分力,母后便急着让儿子先谈婚论嫁,你想让儿子一辈子都被朝臣诟病?一辈子都在众兄长面前抬不起头吗?母后,你有没有想过,父皇对儿子该有多失望?!”

    此言一出,皇后一张俏脸立马煞白。

    她嗫嚅着,惶恐不安,“澜儿,母后只是……”

    皇上却对赵澜赞赏不已。

    苏鲤也默默给赵澜点了个赞。

    以国家大义,拒绝私心婚配,让人找不出一丝错。

    反而让人觉得大义凛然,志向高远。

    正厅内还坐着不少的朝臣,听到四皇子一番话,都露出赞许的表情。

    皇后美目瞟着众人的反应,一时也回过味来,她觉得还是儿子聪明,一席话就得到了皇上和朝臣的认可。

    二公主和耶律姗却有些着急。

    二公主急忙涎着笑脸,“四皇子所言极是,可自古以来,男儿都是先成家后立业,你与姗儿可以先定下婚事,根本也不耽误你为皇上分忧为国家出力啊!我们都是很支持你的。”

    赵澜依旧好脾气地笑着,“二皇姑姑为何如此急切?一定要我和姗儿表妹先定下婚事?我离京多年,二皇姑姑根本不知我秉性,我也根本不了解表妹脾性,如此陌生的两个人,怎能相处一生幸福到老?

    父皇明睿,一向豁达,从不曾在婚姻上难为过众兄长,还望母后和二皇姑姑莫要勉强我,澜儿如今只想为国分忧,不想谈及婚事。”

    赵澜这话说得好,皇上确实在婚姻上不曾难为过他三个兄长,太子和太子妃是一见钟情,二皇子与秦昭也是两情相愿。更别提赵昶,搞出那么多事,皇上最后不还是成全他?让他选自己想要的。

    如今皇后和二公主急急提出订婚,确实有些强求,她们太心急了。

    既然这事是太后无心提起,最后她不得不说,“既然如此,赐婚之事便先放下,澜儿说得对,他离京多年,腿还未刚刚好,咱们就急着往他床上塞媳妇,确实也不合适。

    待过两年,他在朝堂历练一番,再谈婚论嫁也不晚。”

    太后一锤定音,皇后和二公主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赵澜能等,耶律姗能等呢?再过两年她都二十一了,俨然成了大姑娘。若是到时再有变故……

    耶律姗咬着唇,目光深情地盯着赵澜,一颗心伤痛不已。

    二公主叹息一声,与皇后对视一眼,两人脸上皆是无奈。

    即便她们再两厢情愿,可赵澜不愿意,她们也无法。毕竟强扭的瓜不甜。

    耶律姗赐婚不成,大长公主脸上一片高兴。

    她的女儿都还未出嫁,耶律姗就这么心急要嫁入皇家?做梦。

    随后她与甲一珍对视一眼,母女俩心照不宣,脸上都带着讥诮。

    只是她瞧着太子对太子妃呵护备至的样子,心头很是难受。

    “瞧,太子妃有孕才刚三个月,身子就显得重了。太子cao心国事,身边也不能没个可心的人伺侯,皇兄,你也该关心关心太子殿下。”

    大长公主学聪明了,不再直接提出让韶华郡主进东宫,学会迂回了。可心思,众人一听都了然。

    太子妃笑笑,“谢皇长姑姑关心,我身子还好,我与太子多年相守,早已习惯了平淡宁静的日子,东宫不宜多进人,我们此时正相宜。”

    太子也接口,“我已向父皇禀明,东宫只有太子妃,不会再有侧妃或侍妾。四皇弟说的极对,父皇一向不曾在婚姻之事上勉强过我们,所以我们回报父皇的,也只有拼尽全力为父皇分忧,为天下百姓解难,海晏河清,还中宁一片繁华盛世。”

    “说得好!”

    皇上一声喜悦,拍着桌子,“朕心甚慰,你们都是朕的好儿子,有你们在,咱们中宁就能无往不胜,天下定然会一片太平。”

    “儿臣愿为父皇分忧。”

    太子,赵昶和赵澜急忙跪下,声音朗朗,一起向皇上禀明心迹。

    众朝臣也急忙站起来跪下,“恭喜皇上,父子同心,定能还中宁一片祥和太平。”

    苏鲤听的耳朵震响,她可不象其他人一样一脸的膜拜,她眼光四撒,突然瞧见南宫戬勾着唇角,眼光下垂,瞟着群臣激动的表情,露出一丝不屑。

    对了,他是南祥人,怎会喜欢看到中宁君臣祥和的场面?他自然不悦。

    而耶律禹呢?

    苏鲤目光瞟向他,见他依旧稳稳地站着,并没有象其他朝臣那般跪地相贺,他仍旧垂着眼眸,一派从容淡定的表情,仿若天下喜乐与他无关一样。

    只是那深邃的目光深不见底,让人难窥其心。

    此时有小侍走进来通报,“启禀太后,皇上,诸位大人,‘品香会’开始了,各位调香师已就位,今日调香以三个时辰为限。得票最多者,为胜。”

    说完,小侍便把十个牌子放到正厅。

    苏鲤看到是十个不同颜色的牌子,想必这就是所谓的‘票’了。

    三个时辰内,调香师必得调出所想调制的香,然后点燃,让人品评。若是品鉴者觉得好,便放下牌子,表示投其一票。

    这十个牌子必定是有十位风雅之人拥有,也就是品鉴师。

    当然,太后和皇上,必须有。

    太后拿着牌子乐的跟什么似的。

    皇上也兴趣昂然。

    当二公主把牌子递到苏鲤面前的时候,她微一愣,笑了笑。

    “我就免了吧!众位都是风雅之人,我与这个可不沾边,别浪费了这一个牌子,二公主送给别人吧!”

    如今太后、皇上、太子、焦大学士、云翼侯、南宫戬、连骐、还有两位德高望众的老臣都得了牌子,如今只剩下这一块,苏鲤觉得烫手,不想拿。

    太子妃却拿起牌子就塞她手里,“若是连凤女王殿下都称不上凤雅,那这世上便难谈‘风雅’二字了。如今你才是众望所归,拿着吧!”

    苏鲤抬头,见太子,赵昶,赵澜,连骐都对她点头。

    苏鲤面上一赧,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如此,那我便却之不恭了,今日我便也沾一沾‘风雅’的雅气……”

    众人闻言都笑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