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三章 灭燕后的强秦【求订求票】 (第2/2页)
单修习兵家和纵横两门术法,仍在壮年,且并未离齐。 和历史有所差异的是,此刻的田单,在齐仍处于权力巅峰,甚至官拜齐相。 他和齐人宗室,齐王建的舅父后胜两人,正是齐王以下,齐国最具权势的两人。 齐与秦开战,兵马总指挥就是田单。 历史对田单的评价,认为其乃战国十大名将之一。 后世的唐朝,曾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安平君田单”。 同时代被列入庙享名单的只有孙膑、赵奢、廉颇、李牧、王翦而已。 除将领外,在其他方面,齐国此时亦无衰退迹象。 大齐的稷下学宫,正是华夏历史上最早的官办‘大学’,一度还是唯一一所。 李斯,韩非,荀子,邹衍,更早的孟子等等等等,都或多或少有稷下背景。 而华夏自秦以后的各种文化思潮,差不多都能从稷下找到源头。 如统治华夏几千年的儒学,基本上是孟、荀两派理论的交替使用;再如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一直在华夏盛行,并且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华夏几千年的历史中,稷下学术氛围之浓,思想之自由,成果之丰硕,都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 以上,可见齐之鼎盛。 故而纵然大秦雄兵甲于天下,已经露出霸主气象,与齐开战后,由王翦,廉颇、李牧等人联袂攻齐。 齐被压在下风,但远未到落败的地步。 大齐国都临淄,田单彻夜不眠,处理来自大齐各地,与廉颇,王翦统兵交战而来的各类讯息。 一道道命令,雪片般从临淄飞出,传达到秦、齐交战的前线。 下午的时间,身形偏矮,却给人壮硕沉稳之感的田单,一身黑色带紫色暗纹的齐人官袍,坐在齐王宫中,面容冷峻。 他上首便是齐王建,对面则坐着一个身穿暗紫朝服,消瘦而苍老的男子。 此君便是齐王建的舅父后胜,眼神阴柔。 他和田单是政敌,在齐王建的帝王权术下,两人彼此制衡,历来不睦。 田单下首坐着的是秦人的老朋友庆阳侯。 殿内的气氛有些沉默,原因是探子刚送回来的消息——燕王喜东逃后被刺死在襄平。 燕已亡国,只剩太子丹率领数万残兵,再难成气候,算是彻底退出了中土之争。 秦攻燕之战,首日就攻破燕地北部坚城造阳,隔两日,又破天下雄关居庸关。 整个亡燕过程,也不过一月时间。 秦人的兵锋之锐利,宛若雷霆划空,无坚不摧,确实很慑人。 以田单之才,亦是忍不住为之骇然。 秦得雄主,麾下强军,身经百战,名将层出,国力日盛。 现在的秦,几乎没有短板,处处皆强,是为鼎盛,让与之对垒者不知从何处下手。 “大王,以臣之见,眼下当与秦人议和。 秦与我大齐,向无战事。秦人兵锋强盛,不易力敌,与其议和,两家东西两治,各自相安为最佳。” 说话的就是田单对面的后胜,此君历来是个亲秦派。 原因就是秦人的纵横术用的好,公关第一名。 大秦将金钱,美人,流水般往后胜手里送。 早年秦人攻韩、赵、魏三国,几家亡国前,都曾四处奔走,来找齐人商谈合纵抗秦,但齐从未同意过,而且经常在背后背刺以上几国,拖后腿拖得贼好,原因就和这后胜的谗言不无关系。 哪一国都不缺短视之辈,后胜身份特殊,是齐王母亲的弟弟,齐王建幼年时两者便关系亲昵。 所以就算是以田单的手段,多年来也未能扳倒后胜,有几次还险被反咬一口,站在悬崖边缘。 后胜之言,向来最易被齐王所采信。 秦就是看出这一点,多年来一直妥善利用,贿赂后胜,令其屡进谗言,获得对秦有利的形势。 此时,后胜话罢,田单沉声道:“时至今日,汝还看不清吗,秦人吞并天下的野心人尽可见。 那秦王多年锐意图志,六国已有其五被秦所灭。 只要我大齐稍露软弱之势,秦人必如虎狼,扑上来撕咬我大齐咽喉,置我于死地。 现正是我齐人上下一心,全力抗秦之时。 决不能议和,否则后续必然祸端不断。” 后胜冷笑道:“然则安平君是觉得自己能胜过那天将军王翦,还是能胜过廉颇、李牧?何况眼下攻秦的是此三人相合,秦军百万,你有把握能胜吗? 若是等败了再议和,才是真的悔之晚矣。” 这说法也不是没道理。 庆阳侯在一边旁听,心忖要是换我该怎么选? 齐王建头戴冠冕,面色沉冷,高居王座之上,缓缓道:“即便要议和,也要先打疼了秦人,让其知道我大齐非其他五国能比。 此事,寡人赞同田单,当尽起雄兵,与秦一战。多杀秦人方有震慑之效,令其不敢寸进。 此战就按田相之策,与秦交锋。” 田单肃容执礼:“大王英明。” 咸阳。 中午的时间,姒樱带着人,往南去了,准备出海。 赵淮中处理国事后,溜溜达达的来到了花草居。 那两颗二次结果的吞空葫芦熟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