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八章 优势,胜势【周一求票】 (第2/2页)
在查看齐境北线,李牧那一路的消息。 大秦的战争铜人,目前只有一尊在随军出战,就在李牧这一路。 凭借铜人和龙甲禁军无坚不摧的兵锋,北线也已连丢数城,速度比廉颇只快不慢。 “秦军的另一座铜人在哪?” 田单的书房里,还有数位齐人大臣,共同商讨如何应对秦军。 “秦人是故意只放出一尊铜人,另一尊铜人藏而不显,踪迹无法确定,我齐军就不敢在任何一线放松警惕。” “动用仙器玉琥,应可抵消现有这尊铜人的威势。 怕就怕秦人这几年连灭五国,所得丰厚,若其不止两尊铜人,我大齐便不易应对…” 几人正在商议,有侍从进来通报:“大王召田相入宫议事。” 田单眉峰微皱。 他半个时辰前刚得到消息,后胜已经提前入宫。 不问可知,齐王建召他入宫,必是因为战况不利,后胜入宫重提与秦议和之事。 外有秦人紧逼,内有后胜作梗。 田单身心皆疲,到目前为止,他还有一策藏而未用,若成功,或能扭转战局,只是……藏而未用之策,蕴含着不小的风险。 若非必要,田单并不想用。 与秦交锋,和他最初的构想出现了很大出入,主因便是秦人三路统兵大将,皆为当世名将,战场经验丰富。 田单在交战中,数次设伏,想反守为攻,比如曾经往南线暗中派遣兵力,想和六万从楚境回撤的齐军合并,诱王翦深入,进而出兵伏击。 可惜王翦根本没上当,显然是看破了齐人的算计。 ———— 十二月下旬,秦齐之战出现明显的转折。 三条战线都有捷报频传,送回咸阳。 一月初,齐军被迫第二次后撤,放弃无险可守,或相对不重要的一些城池,进一步收缩防线,集中优势兵力,准备开始和秦打消耗战。 秦人连年征战,钱粮并不充裕,并非秘密。 齐人转而开始全面采取守势,准备和秦拼消耗。 若粮草殆尽,秦军只有无奈退兵一途。 战况相关的消息,同步送回咸阳,赵淮中在书房里翻看三路攻齐大军的进度。 “齐人败相初露,第二次收缩防线,若再败,退无可退,估计就要开始用战场之外的手段了。” 吕不韦也在殿内,笑道:“齐人早年颇为强盛,必定有些底子,接下来可能要比一比战场之外的底蕴…” ———— 时年一月。 齐地,南线。 王翦率大军正在围攻徐州。 徐州乃齐人南线枢纽,为天下少有的坚城。 城墙内外,大型的攻城器械震颤,城墙上,防御阵纹密布。 两军战到激烈处,喊杀声此起彼伏。 王翦已经亲自前压督军。 这一战,秦动用了新的秘文军械。 一种长达十余丈,内部为铁,外包青铜的实心铁柱。 这东西需数人才能合抱,如同巨型的攻城木,柱体上密密麻麻,祭刻着新的‘重’字秘文。 重字的起源秘文,能叠加递增器物重量。 加持祭刻了起源秘文,让这根巨大的铜柱,沉重的难以想象。 这东西不是给人用的,而是给铜人打造,用来攻城的。 当铜人抱起攻城木一般的铜柱,撞击城墙,城门,其上秘文闪烁。 轰隆! 一声接一声炸雷般的闷响,徐州城门四分五裂,连城墙上也裂痕密布,成片倒塌。 一月中旬,秦军攻齐,优势越来越明显。 王翦所部先破徐州,继而北上,直逼齐地曲阜。 到了曲阜,已是齐人腹地。 西线,廉颇所率秦军则逼至无盐城外,李牧亦在同期南下,掠地数百里。 三路同时接近齐人腹心。 战讯传开,齐人宗室震恐。 至此刻,开战已有三个月时间,秦军正式确立了战场上的巨大优势。 田单数次变阵,回缩防线,仍被秦军所破,想从兵势上胜过秦军,已不可能了。 傍晚,临淄。 王宫内,田单对齐王建道:“大王,臣请命,以仙授之物打开上古祭坛,催发天地之力,以扭转对我大齐不利之战局。” 齐王建沉默片刻,问:“田相有几分把握?” “并无把握,但除此外,别无他法能反败为胜。” 齐王建断然道:“也好,那古祭坛之力催发出来,到底会如何,寡人也想看看,就依田相所言。” 这一晚,有数条君王令从临淄传出,送往齐境各地。 各地的城池当中,齐军纷纷闭门不出。 深夜,齐宫内,缓缓升起一道光柱。 那光柱起初微弱,但出现后,迅速变得鼎盛。 光芒中有一截儿残损的石柱,随之升空,其上无数咒文闪烁,释放的力量,与星辰日月同辉。 同一刻,数千里外的大秦,宗庙石殿内,仙台柱也在轻微震动。 香影殿的寝宫里,赵淮中霍然睁开眼睛,翻身坐起。 ps:周一求个票!谢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