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统后的大秦,王的野心【求订求票】 (第2/2页)
建,可以联接长江、珠江两大水系,构成遍布华东、华南的水运体系,进一步强秦富秦。 最重要的是,西南之地,之所以百族杂居,不愿归降,就是因为特殊的地势。 虽然有仙魔之力,出入会简单许多,但道路险阻,形成了天然的割裂区域。所以自古西南之地反反复复,征讨不便,降了又反的情况屡有发生。 然而灵渠修建后就不一样了,有利于西南的长治久安。 修筑灵渠,互通贸易,可以让西南逐步汉化,最终彻底融入中土,成为顺民。 历史上,自秦以来,灵渠的修建,对巩固国家统一,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各族往来,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这些议案送到赵淮中手上,得其允准,便会开始实施。 另外一些则将在未来数月,甚至数年逐步推行。 多日转瞬。 六月初的午后,空气里带着丝丝暖意。 赵淮中批复过奏卷,随口询问过来汇报事情的范青舟:“太子丹逃到辽东后,近况怎么样了?” “燕人残部进入辽东之后和周边部族时有纷争,太子丹想开拓疆土,积蓄力量的意图很明显。” 范青舟道:“其去到辽东后的所为,一如当初大王预料。” 赵淮中略作沉吟,当前大秦已完成了第一个阶段该做的事,就是定鼎中原。 接下来他打算展开一系列安排。 雄霸中土……显然不够,只能算是起步。 中土依然会往外持续扩张,另一方面则要依据个人修行为基础,来一步步涉及阴间和仙界之争。 自古人皇便和地皇,天皇并列。 赵淮中的野心,是想将人皇的权柄扩张到极致,真正的千古一帝,开万古之未有,会是什么样?! ———— 不远处的咸阳偏殿。 下属给吕不韦送来一份信卷。 “这是什么?”吕不韦瞄了一眼。 “我大秦欲行国礼,以祭告天地,建立新朝,故而遵相爷所命,诏令各方来朝,原楚地以南的百越人回了封国书过来。”书吏回道。 吕不韦翻看百越人送回来的国书,眼神微眯,沉声道:“好胆!” “百越人讽我大秦自封人皇,说百越万民皆不识何为人皇。” 书吏道:“百越人以天为尊,其国主回过来的国书上说,他贵为百越之主,乃天皇氏,人皇在其下,我大秦之主既然自封人皇,应该去拜访他才对。 这些化外蛮夷,胡言乱语。” 大秦如日中天之际,百越人如此大不敬,吕不韦气得不轻:“你下去吧,此事本相会处理。” “诺!” ———— 咸阳殿。 辛武和方军虎,联袂从门外走进来。 大战结束,龙甲禁军便从战场调归,成为宫廷禁军。 “龙甲军下辖,近来扩充了多少兵员?”赵淮中问。 辛武欣然回道:“吞楚灭齐后,府内和龙甲禁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扩充,预计禁军总数,将增加到一千四百人上下。” “连灭齐楚各国,禁军只增长了两三百人。” “是。”方军虎回应。 预计满员编制为六千人的龙甲禁军和玄甲禁军,看起来遥遥无期。 赵淮中想了想,转而道:“传朕的命令,让府内在楚地找个人。” “原楚地丰邑中阳里,有个叫刘邦的,让人去找找有没有这个人。嗯,这人眼下可能还是个二流子,懒得要死。 密查,要是有此人,立即报朕知道。” 上次截教推动几个野神仙下凡,被赵淮中及时发现。 截教当时曾有人传声说要扶持个人来亡秦,掠夺继承秦之气运。 这个要被扶持的未来‘位面之子’,要真有,只能是刘邦。赵淮中以历史为参照,打算先埋伏一手,挖个坑,看截教跳不跳。 “诺!” 辛武和方军虎有些纳闷的离开了书房,大王找个二流子干什么? 等辛武和方军虎二人领了命令离开,赵淮中取出一应东西摆在面前,逐一查看。 这些东西多是灭齐所得,包括一盏造型别致的青铜神雀灯,一口古钟,还有破界轮等数件仙器。 其他所得,分封给群臣了。 剩下这些东西,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则编入国库。 手上这几件,留之无用,不如献祭。 赵淮中查看片刻,便来到宗庙石殿。 看了眼仙台石柱,柱上的裂痕仍在,没有消失。 石殿里有一处特殊的变化是半空那座浮空殿,在七段仙台柱全部合一后,出现了新变化。 浮空殿上方,浮现出难以计数的致密咒文,残损的浮空殿,居然在增长,缓缓滋生出了第二层。 仙台柱的完整,显然补全了这座残损石殿的某些气机,催生出新的变化! 赵淮中瞅了瞅,遂召唤古祭台,将手里的多件仙器,放到了台上。 这是七截仙台柱合一后的第一次献祭! 按惯例,应该会有些与众不同的东西出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