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六章 长叹息以掩涕兮 (第1/2页)
“伏念那边已经进国都面见陛下,这代表着儒家已经为公子所用。公子之后可奏请陛下,令伏念为学宫祭酒。”李木和扶苏站在国都东边五里之外,此刻二人面前修建的便是一座巨大的学宫。 这座学宫的作用就是告诉天下一个态度,大秦的态度,大秦兼容并包。而且,大秦从来不禁止底层百姓向上发展,学宫就是一条途径。 “嗯,先生大才,助我良多。”扶苏感叹,儒家和墨家一直关系莫逆。只是如今李木这一手,直接将反秦的两大中间力量分割开来。而且儒家此番进驻学宫,必然感谢扶苏举荐之恩。 当然,扶苏最开心的事却并非如此。学宫一旦落成,那么嬴政诸子之中,他将无人可及。除此之外,以后虽有学宫出来的学生都会感念他的恩情,这些人中只要有一人当官,那么便是他的助力。 而且,嬴政手下的能臣贤将很多人已经到了岁数,并且很多人其实在这个统一的天下里已经落后了时代。学宫塑造的学生,将会是他掌管九州的中坚力量。而这一切,都是李木帮他获得,并且在学宫建造中,李木一直隐藏在扶苏之后。摆明着就是让扶苏独占功劳,所以说扶苏对李木很是信任。 “陛下需要你,大秦需要你,这九州也需要你。天下间诸多矛盾暗藏其中,或许你可以让这九州减少不少血与火。”李木看着眼前忙忙碌碌的但却满脸微笑的工人,这座学宫将是他们的孩子改变命运的机会。 “先生谬赞。”扶苏谦虚地做了揖,“以后还希望先生一直耳提面命,让我不至于好大喜功。”扶苏小心地试探着,到目前为止,李木可没有一次直接表明臣服于他。 “微臣本性懒散爱自由,闲散惯了。此身最大的愿望就是携妻游览四方,看看这九州风景名胜。”李木委婉拒绝,他终有一日要走的,怎么能不顾及李诗情和杨小蜜的想法而留在这里? “先生……”扶苏有些哀愁,他本是君子如玉,怎会夺人所好?此时只能满心失落,低垂着脑袋。 “公子不必如此,天下间人才不知凡几,微臣只是有机会在公子面前有机会表达而已。数月之后,学宫一旦落成,公子只要等待数年,公子门下便会人才济济。而且,高处不胜寒。以后大秦的走势,全看公子的态度了!”李木最后还是没有忍住,给扶苏提醒了一句,皇帝的贤明直接和国家相连。 “也是。”扶苏整了整衣襟,恢复如沐春风般的笑容道:“到了午饭时间,我们去用餐吧。” 扶苏招的这一批工人,并不是按着傜役而来,而是有着日薪和一日三餐。这都是李木的建议,藏富于民才是一个国家最大的富裕。国库哪怕金山银山,民众面黄肌瘦,能算国家富强吗? 除了这些福利,扶苏也是以身作则,每日与工人同吃同住。这样做,一方面是了解民间疾苦,不时地交谈可以帮他更切实地明白百姓真心的愿景和问题。另一方面,扶苏这样做也能减少官吏的克扣。 “三餐一汤,每顿都有至少一个荤菜,这配置很是不错。”李木端着饭菜,和扶苏来到一张长桌上,同座的还有几个工人。冬日里动工,每人都有一碗热腾腾的热汤,用以暖和身体。除此之外,还有全天候供应的热水。 “您二位是监工吗?我听说扶苏公子宅心仁厚,为了避免官员小吏克扣饭食,所以特意派了监工来监督。”有个工人兄弟看着这两人锦衣华服,每日都与他们同吃同住,大着胆子问了一句。 “嗯,我二人就是扶苏公子的监工。这次学宫建设,主要就是让九州百姓都有机会学习,最后择其优者成为朝廷官吏。这件事情,公子扶苏十分重视,因此派我二人作为监工。大哥可有遇到难事?” “难事?没有没有。高兴还来不及呢!冬日里,我们这样的庄稼人往常都是在家闲着过冬,不时上山砍柴出来卖。这些收入可不及在这里干一天的工钱,扶苏公子真是宅心仁厚。”那三十来岁的蓬头大哥,咧着嘴笑着说道。 “那每日餐时可能吃的饱?”扶苏对于这些问题十分关心,他是真心惦记着这些工人的福利待遇。 “吃的饱,以前坐傜役的时候可没有这样三餐管够。那时候一天能有两个馒头就够了,哪能有这样的白米饭,而且还有工钱。我家那婆娘高兴坏了,这几天孩子还有她都吃上了饱饭,日子越来越好了!”大哥憨笑起来。 李木叹了口气,这就是大秦底层人民的现状,吃饱饭就是一生大事。而国都之内呢?繁华似锦,奢侈浪费蔚然成风。这样的大秦,早就千疮百孔,因为嬴政的存在,大秦才能存在。 扶苏面上也不好,这几日与李木交谈,他越发明白底层人民的重要性。九州四万万人,贵族能有几千人?指望着守好这个大秦,最重要的便是守好这些百姓。总结一句话,君如舟,民如水。 “这样的学宫只是开始,之后每一个县都会有学宫建设,每家每户都能将年满十岁的孩子送过去读书。只要取得好成绩,学宫就会管饭并且会有一定的钱粮补贴家里。如果孩子最后能在县学里名列前茅,毕业之后可以直接成为官员。” “这么好?”大哥有些犹疑,他完全不能理解,读书也能赚钱。 “当然,等学宫落成,扶苏公子就会在每一个村进行宣讲。到时候,大哥你记得让孩子去读书,好好的学。不用学费,只要学的好,之后钱粮都会有的。”见他怀疑,直言道。 “可我们这样的泥腿子能行吗?”大哥有些惊讶,并且很担忧,李木的话确实很是让他心动,可他也很不自信。 “当然可以,我曾听说,遂古之处刀耕火种。那个时候人人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以现在天下所有人的祖先其实都一样,哪来的身份高低贵贱?等你家孩子学有所成,让他站在学宫里对所有后辈说上一句:王侯将相宁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