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部 第四十九章(总第二百七十三章)、蛛丝马迹 (第1/2页)
第六部 第四十九章(总第二百七十三章)、蛛丝马迹 程昱请童聚坐下,又倒了一杯水递与他,坐下道:“但说无妨,我自会掌握分寸,绝不会追究你的责任。” “是这样,我听我的一个学童说,他家在朐县北边,他父母有天晚上赶海,就是到海边捡贝壳小鱼之类的海鲜,见到两艘大船在一片荒芜的海边偷偷的靠岸,下来了有好几百人,刀枪箭弩装备精良,从着装看肯定不是靖勇军,他们悄无声息的往西北方向走了,不知他们到底是什么人,也不知道是不是靖勇军的秘密活动,所以我一直不敢说。”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程昱也吃了一惊,嗓门都有点大了,急忙问道。因为若是有这么大的行动,按照规定是必须要和州郡事先沟通的,可是程昱一点都不知道,这就奇怪了。 “快有一个月了吧,具体时间我不是太清楚。” “你说的那个学童,他在吧?” “在的。” “他对其他人说过没有?” “没有,他只是告诉了我,我当即就嘱咐他不要对任何人说。” “好,你做的对。我明日见见他,单独问一问他。”程昱低声道:“这个事情你要继续保密,不要对任何人说。” “我明白。”童聚起身道:“若是没有其他事情,我就回去了,晚上还要备课呢。” “我让人送你回去吧?” “谢谢,不用送,这个路我经常走,熟的很。” “好,先生慢走。” 。。。。。 次日,程昱一早就来到了学堂,童聚早有准备,将学童叫了出来,到先生的办公室坐下。 程昱见这个学童也就是十岁左右,一双大眼睛显的很机灵。和蔼的对学童道:“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 “我叫卢纲,今年十岁了。 程昱温和的道:“我也是先生,来坐下,给你一个煮鸡蛋。”从兜里拿出一个煮鸡蛋递给卢纲,卢纲看了看旁边的童聚,却不敢接。 童聚道:“收下吧,要谢谢。” 卢纲起身鞠躬执礼道:“谢谢先生。”然后收下了鸡蛋。 “你家是哪里的啊?” “回老师,我家是朐县的。” “家里都有什么人呢?” “父母在家,还有一个弟弟。” “听说你父母有一天晚上,看到两艘大船靠岸后,下来很多人,是吗?” “是的,先生,我父母亲眼看到的,从大船上下来好多人,然后悄悄的就走了。” “去哪里了,知道吗?” “这个,不知道。” “他们朝着什么方向走的,还记得吗?” “我听我爸爸说好像是西北方向。”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你还有印象吗?” “好像是……对了,那时候我们的地种完了,应该大约是四五月份左右吧。” “四五月份,西北方向。”程昱思考了一下后道:“谢谢你,卢纲小学童,你先回去吧,要好好学习啊。” 走出学府,程昱立即赶回到了县府里,让人找来县令曲联,问道:“曲县令,咱们朐县共有多少兵力和退伍回来的靖勇军?” “总共能有一百人左右吧。” “你明早将县里的所有兵力以及退伍回来的靖勇军都召集起来守护朐县,二日内集结完毕,按平时演练的,再把青壮组织起来守城,有问题吗?” “没问题,保证完成。” 程昱又写了几封信,连夜安排人分别送给洛阳、徐州、淮阴、琅琊郡、东海郡、以及朐县西北方向的几个县。次日一早,程昱又和县令曲联立即赶往朐县卢纲的家里,了解情况之后,当天晚上又赶回朐县,这边安置好后,程昱马上赶往剡城。 三日后,副将马岱率一千五百人马、程延带着五百人马来到剡城与程昱汇合。马岱道:“州牧大人,只因马孟起将军守卫徐州的长江防线,地域辽阔,兵力有限,收到州牧大人的书信后,又加强了警戒,故不能抽调更多的人马,还请州牧大人谅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