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一章 老罗你给我写大明!!! (第5/5页)
草民已经半截身子埋土之人,如何还有能力去书写一篇篇锦绣文章。” 方世玉浅笑一声,平静的语气回答道:“罗先生还是写吧,尽力而为便好,若是罗先生真的不知如何写,也可以找些朋友,帮着你写!” “我要的只是罗先生用话本的形势,艺术渲染,赞美大明朝廷的先贤,君王!” 方世玉的目的真的很简单。 读史书?史书需要高超的理解力,需要渊博的见识,老百姓根本读不懂史书,便是后世,也只有专门研究历史的学者,才会去读史书。 普罗大众更喜欢话本形势的演义。 这更贴切他们。 罗贯中见状,知道不好在拒绝,只能起身,躬身颔首道:“草民,领旨谢恩!” “来啊,送罗先生出去,半个月后去罗先生的住处取稿件,送到磐泰宫!”方世玉嘴角微微上浮。 磐泰宫就是庆慎郡主起居的宫殿,将稿件送到庆慎哪里,她来判断,肯定是没问题的,至于方世玉,有闲暇的时间,巴不得多睡会觉呢。 哪里有时间去看什么稿件。 罗贯中心中叹息,却也不好表现出来,在小太监的带领下,离开了皇宫。 庆慎郡主打量一眼方世玉,径直的坐在方世玉的身旁,先前有外人在,庆慎还是谨守礼节,站在方世玉的后身。 “殿下,罗先生那么大年纪了,还能写出来锦绣文章吗?” 庆慎郡主心中不免有些疑惑,罗贯中的年龄确实不小了,距离他的死亡,也没有多长时间了。 三五年光景罢了。 不过对于这些,方世玉并不在意,罗贯中只是一个人罢了,大明经过洪武之治,文风昌盛,那些无法考取功名的人,若是有钱赚,自然会去写话本。 用罗贯中开头,只能算是一个引子罢了。 轻笑一声,方世玉道:“他写不出来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会让别人帮他写,你知道李太白那么大的文采,为什么不去考科举做官吗?” 带着庆慎郡主,方世玉并没有在文华殿的院子多做逗留,留的时间越长,对他来说,就是越发危险。 景清和杨寓都是二不愣登的家伙,万一出来喊自己这个代理皇帝去加班加点,自己是去还是不去? 索性见了罗贯中后,方世玉带着庆慎马不停蹄的离开了文华殿的院子。 庆慎郡主迟疑道:“为什么?” “文采好的人,他未必会做官,胸中既无平定天下的良策,亦无救济斯民的能力!还有一点也尤为重要!” “商贾子弟,禁科举!” 方世玉的前半句话,倒是有些片面,过于武断,毕竟人李白没做过官,谁知道他能不能做好?但仔细听听,文采好只是文采好,做官和文采完全是两回事。 而最后一件事,则是说明许多才子,他们为什么被称为才子?只是因为他们无缘做官,又有极高的风采罢了。 若是他们能做官,还有时间去研究文采? “对了,千万别相信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就是句骗人的话,我的记忆里,给人讲解这句话的人,都被统一称为毒鸡汤!” “李太白家里有的是钱,他祖上和李唐皇族同出一源,算是远支皇亲,李太白家中三代经商,积累的财富完全足够李白随便玩的了。” “普通人要是学李白,千金散尽还复来,千金散尽了,还不还复来已经不重要了,在还复来的路上,散尽千金的人,极大可能会被饿死!” 方世玉边走边和庆慎郡主说着。 庆慎道:“华夏千年传承,妾身想要理解,还是需要时间。。如果是朝鲜的话,就不用这么恐怖了。” 庆慎郡主一直在想,如何能让自己变得更好,而随着她喜欢文学,诗词歌赋的事情被方世玉知道后。 闲的无聊时,方世玉总会和庆慎郡主说一些让人听不懂,又感觉很高大上的话。 “朝鲜?朝鲜有什么历史可言吗?”方世玉摇了摇头。 庆慎郡主道:“隋唐的高句丽,宋元的高丽,至今的朝鲜......” “错咯,错咯!辽东半岛,在汉时期,汉武帝彻为了对付匈奴,从而沟通河西走廊辽西走廊。” “在半岛设立玄菟郡,以为治所。” “当时在辽东北部,现在的建州卫北边四百多里的地方吧,哪里有一个部落叫扶余。当时汉朝一心都在对付匈奴,沟通辽东走廊,在玄菟郡遗民戍边。” “这个叫扶余的部落,很早之前就盯上了半岛地区,汉武穷兵,国力衰退,又经过王莽篡权,义军突起。” “华夏九州内乱之时,匈奴的势力在汉武时期,也确实被打的抬不起头来。乃至汉灵帝刘宏死后,天下大乱四百余年。” “辽东彻底脱离了中央朝廷的控制,扶余成功找到了机会,趁着中原大乱,抢走了玄菟郡及半岛北部,大部分地区。” “这才有了隋帝三证高句丽,三征三败,国力消耗殆尽中原难得的安定,再次陷入动荡之中。” 听到这些,庆慎郡主犹豫道:“那殿下,隋朝国力强盛为何会三征三败?是因为高句丽太强大了,还是隋军......” “隋军强弱,我也不知,但隋帝三征,目的是要消耗关陇世家的军事实力,军队中的影响力,以收拢皇权为主,消灭高句丽为辅,甚至只是一个借口!” “关陇集团出工不出力,三战三败,死伤八成都是隋帝的部队,唐帝李渊,抢了表兄隋帝的皇位,这就是世家坐大的危害。” “当然,唐帝三代君主,数次东征高句丽,历时近百年,才打败高句丽,收复失地,高句丽的地理位置,对于华夏九州王朝至关重要!” 方世玉话音落定,庆慎郡主还是有点迷惑,方世玉道:“总结下来,高句丽的原身是扶余,对于辽东半岛,是殖民,侵略者。” “高丽是前元扶持的政权,前元也在高丽实行殖民地统治。” 庆慎郡主道:“何为殖民地?” “就是一个从很远的地方赶过来,抢夺当地百姓土地,双方完全不是一个族群的人,都可以称之为殖民统治。简单讲就是扩大自己族群的生存空间,生存地区!” 方世玉将一切能简单理解的都说了出来。 庆慎郡主道:“那不是说,华夏九州也是被殖民地?” “没错,华夏九州被蒙古游牧殖民近百年,黄河以北更是被辽金蒙殖民三百余年,乃至四百多年。” 方世玉叹息一声,真不知道那些说元朝是天朝版图最大的朝代的人,究竟是极端,还是真的不懂得老祖宗的痛苦生活。 领土大,只能说明生存空间大了些,毛熊的领土倒是大了,全球第一,你瞧瞧他那些地方,真的适合生存吗? 这也是方世玉从来没想过要去拿东西伯利亚地区的原因,大明只要控制整个中州东海岸就足够了,至于那些矿产资源,有枪杆子,还怕弄不来吗? 更何况,殖民东西伯利亚地区,对于大明而言,是根本无法做到的事情,华夏有史以来,大明建国到亡国的二百多年间,是整个地球最寒冷的时期。 北方有多冷? 方世玉到库页岛的时候,就冻死了数十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