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345章:小试 (第2/2页)
一场小型的吟诵文汇下来,自认为水平一般的他,只能获得一两分,大部分时间都是挂零。 故而,即便他参加的文汇很多,频率也非常高,所得不多。 时至今日,他的积分只有区区三百来分,距离晋级的一千分,相差非常远。 至于场均,这更是在小型吟诵会中混迹的龙族关注的重点,文天华只有可怜的零点五分。 按照他目前的水平,估计还有一千四百场的小型吟诵会等着他去夺取积分,才有资格参加中型吟诵会。 一个获得吟诵协会登记在册的小型吟诵会,一般一鳞举办一次,若是逮住一个死磕,那他需要十四世才能晋级。 好在他机警聪明,报名了数个小型吟诵会,积分以一鳞两分的速度,稳步提升。 文汇的那一套积分系统,文天华不打算在这里介绍给青东廉,而是先把文汇的玩法,介绍一遍。 按照吟诵会的一般流程,那都是先出一个主题,按照吟诵规则,一步一步来,完成整个文汇的流程。 如今,最近一段时间的风潮是,吟诵文汇已经很少直接出主题了。 而是会选定一个意象,然后开始由此来破解进入主题。 加入了这么一个环节,吟诵会也变得不再枯燥,甚至一开始就非常热烈。 “飘飞!” 文天华看看四周,并没有什么满意的意象。 抬头仰望天空一会儿,看到缓缓飘动的云彩,顿时想出来了一个比较满意的意象。 青东廉沉吟两声,飘飞,这是什么意象? 这明明就是一个动词嘛! 遇到问题,先问自己三个“么”。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飘飞是什么? 是一个动词。 为什么飘飞? 因为风的吹动。 怎么飘飞? 只要是云彩、飞絮等轻飘飘的东西,就能在风的吹动下做出飘飞的动作。 联想文天华所言的主题,那么这个飘飞的意象,很可能就是云彩或者飞絮! 再结合文天华刚刚看着天空良久,青东廉心里大致就能得出结论了。 这只是简单地推理,并不能锻炼青东廉的智力。 为了验证这个答案是否正确,青东廉不由得启动二龙神识,开始心算这个结果是否正确。 按照龙算师的方法推算一番,结果就是青东廉选定的第一个意象:彩云。 “飘飞的主题是云彩!” 青东廉回答道。 “师兄,你是不是在玩我?你这么快的速度,一言必中的准确率,你确定你没有参加过吟诵文汇?” “而且,我刚刚的出题方式可是最难的动词意象啊!而且,我还没有提关联,你就猜出来了!” 文天华见自己的主题被猜中,一脸的幽怨。 随后,在青东廉的讲解下,也反应过来,是自己暴露太明显了。 实际上,到了文汇上,每一条龙会先通过抓阄将自己的主题确定下来。 随后开始书写目标诗词,并提出相关要求。 接着出意象,同时给出关联,直到主题被猜出来,才开始真正的吟诵环节。 这都是提前准备好的,想依靠观察来找出答案,行不通的。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确定了主题,青东廉给出了自己的诗句。 这是唐代诗人岑参所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 若是没有任何额外要求的情况下,这是符合条件的。 不过,吟诵怎么可能这么简单,也不可能到此结束! “要求一,痛苦。” 文天华提出了第一个要求。 青东廉低头想了想,便吟诵道: “灵山蓄云彩,纷郁出清晨。” 唐代诗人陆畅的《云出山》的前两句。 这是单纯的景色描写,后面写到了“玉叶开天际,遥怜占早春。”也有痛苦情绪的,勉强算合格。 “要求二,五言。” 文天华又加了一个条件。 这可不是两个独立的要求,而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加上了这么一个新的要求。 难度在提高! 青东廉这一次几乎脱口而出: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关山月》。 诗属于五古,本诗描写的是远离家乡的戍边将士与家中妻室的相互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战争带给广大民众的痛苦。 中规中矩的回答。 “我的要求三还没说呢,你就猜到了最终的答案了!” 文天华幽怨的小眼神,里面藏着深深的震惊! 青东廉师兄,确定不是在玩他? 意象一般需要通过三次提醒,才能被大家猜出来,这是文汇的第一有趣之处。 同样,吟诵的诗词也是需要通过三次提醒,才大概率被吟诵出来,这是文汇的第二有趣之处。 单纯地分享诗词,那只有守旧派的龙族们才会继续那边吟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