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山海录_第二章 此间的少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此间的少年 (第1/2页)

    青山书院的主人是个少年。

    少年长的很干净很漂亮,长长的睫毛,微红的薄唇,笑起来的时候的两个酒窝更是迷人。最是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双丹凤眼,细长却不狭小,温柔平和,让人觉得十分亲切。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塔,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格物之学,上可探究万物规律,格规律之意,下可…”

    “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jianian…”

    伴着清脆却温和的声音,这位被称作小田夫子的少年总会在每日清晨时分给他大大小小的学子们讲课。大新朝虽然出身鬼谷,却也信奉儒家,实行科举。莫说是大新朝,即使是之前的大元朝,也用儒家教化天下,科举基本也没停过。因此,天下大大小小的书院自然是儒家的阵地,更不要说京都国子监更是赫赫有名。毕竟考什么才学什么,这是几千年下来不变的真理!

    只是小田夫子从来不对他的学子们有什么强硬的要求,颇有些我随意讲,你随意听的意味。书院里边有位张老夫子,是大元朝的秀才出身,年岁如今虽说不小了,却精神矍铄,腰板挺直。既是秀才,自然是对五经滚瓜烂熟,因此儒家的经典被他婉婉讲来,却也耐听。

    书院里最有存在感也最没有存在感的是一对公母。这对两口子本是山脚下的农家,男人长得有些瘦小,唯唯诺诺,老实本分。女人却是典型的青州女子,大骨架,大脾气,大嗓门。男人家世代务农,自然是庄稼地里的好把式,被小田夫子顾来照看他数年前种下的十数亩桃林和庄稼。女人也自然跟着做些煮饭,打扫之类的杂活。随着书院里读书的孩子从几个变成几十个,女人也从给学生加些餐食的兼职变成了专职的大厨,本来清瘦的身架子在三四年间以rou眼可见的恐怖速度膨胀起来,现在是一脸横rou,像屠户多过厨子的胖大厨娘,每日那必修课一样的一声狮吼功般爆喝的“放饭!”,以及饭勺一抖,满勺变半勺,见汤不见rou的打饭神手并称书院两大绝技。

    “孙大头,你个熊孩子,就知道挤挤挤,除了饭点就没见你精神过,吃吃吃,天天就知道顶着个大脑袋吃,东家有你这样的学生真是…”

    “杨狗子,你又吃第二碗了!人这么瘦怎么这么能吃,也不照顾照顾你弟弟二狗子…”

    “高小树,你就不像个高家人,吃个饭都没力气,连你妹子都不如…”

    胖大厨娘的饭勺在清晨初照的阳光下反着熠熠金光,她神气的就像指点江山的帝王,挥斥方遒;又像轰赶自家的鸡鸭一样,充满了忙碌的喜悦。

    一身清矍的张老夫子微微皱着眉头。

    干净漂亮的少年一身青衫,半躺在一间青庐檐下的藤椅上。藤椅编织的有些粗糙,也没有上漆,晃荡起来也间或传来吱嘎的响声,他却怡然自乐,远远的看着闹腾的少年们笑闹着打饭,吃饭。

    清矍的张老夫子端坐在旁边的竹椅上,捋着下巴上花白的三寸长须,看了远处一眼,微微皱了下眉,恭敬的朝着少年拱了个手,轻声说道:“小田先生,会不会放纵了些。”

    “呵呵,年轻人嘛,都是干饭人。有活力总是好的,吃饭总是开心的事,不吵不闹的,难不成还哭不成,张夫子且宽心。”回答他的声音清脆干净,一如少年的长相一般。

    “小田先生慈悲,如今年景艰难,说是民不聊生也不为过,您不但收留这些孩子给他们一条生路,更是教化他们读圣贤书,呵呵,这些孩子真是祖上积德,三生有幸啊。”

    “张夫子过誉了,”少年轻轻颔首,“不过力所能及而已,这天下太大,也照顾不了太多。身边能做的,总是要多做些。”

    “小田先生自是神仙中人,”张夫子腰板更挺直了一下,神态越发恭敬,“老朽受您点化之恩,,说来其实也和这些少年,儿童无异。”

    “张夫子客气了,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你云门张家耕读传家,善名四乡皆知,一饮一啄,都是机缘。”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张夫子喃喃的重复了这两句话,眼神一亮,慢慢站起身朝着少年缓缓一拜,“小田先生字字玑珠,聊聊几字,道尽人生!”

    少年正身受了这一拜,心里却嘿然想到任你张夫子百般琢磨,也不知道老子为毛要请你当这教书先生一职。这装神棍,扯虎皮的前边几句还不是重点,“六名七相八敬鬼神”才是你在这里的原因,要不是看你张夫子姓张名果,家里还有头拉磨的老驴,老子才懒得理你。

    “命运风水这些太过玄妙,非是凡夫俗子能cao心的,我们能做的也无非是多读点书,开卷有宜嘛。”

    “呵呵,小田先生学究天人,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