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四章 以牙还牙 (第1/1页)
看见顾仓的瞬间,短发女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就这啊,我以为是什么妖怪呢,不就是一只穿衣服的小鼠么,你在搞什么鬼,巢牛。” 不、不对! 巢牛心中有苦说不出,精神层面的压力始终都在,毫无疑问,源头就在他的眼前。 他不知道如何解释,只能绞尽脑汁思考,脑海中如同走马灯一样闪过无数画面。 “啊,我想起来,是和罗樵山那位相似的存在。”闪电般的念头穿过巢牛大脑,只是时机稍迟。 身旁泽鱼已经拾起一块石头,朝着前方用力丢了出去:“去去去,滚远点!” 石头飞出去没多远,只听到扑通一声,突然就失去了动势,掉落在地上,咕噜噜地滚到了仓鼠的脚边。 泽鱼愣了一下,然后就望见仓鼠拾起了石头,好似在瞄准一般,昂起脑袋看了过来。 这是在模仿我?泽鱼嗤笑一声,却见仓鼠抛来的石子陡然卷起风尘,不断吸收着地上的泥沙,体积越变越大。 转眼之间,原本的小石头已经变成一块巨石,轰然砸向泽鱼。 轰隆! 伴随着一声巨响,尘土飞溅,烟幕弥漫良久,方才一点点散去,显现出两个吐血昏迷的人影。 “唉,我本来想好心平气和地谈谈的。” 顾仓摇着头,踱步走了过去,“这可是你们先动的手,怨不得我。” 就这样观察了几分钟,顾仓没能看出他们太多底细,索性作罢。 收回视线的瞬间,顾仓轻轻一跺脚,地面就像是海浪般朝两边分开,裸露出地底深处的空间。 只见数十米的沟壑里,有无数闪着冷光的黑晶,镶嵌在两侧岩壁上。 “这是...聚灵矿石” “没想到连这种东西都出现了,看来那处界域正在逐步侵入现实。” 顾仓回忆起从书里知晓的信息,一时间,万千思绪涌上心头。 聚灵矿,顾名思义是可以汇聚天地灵气的矿物,一般在表层矿脉之下,会有大量的真灵石伴生。 即便没有真灵石,聚灵矿石本身也是布置各种阵法、机关的好材料,合理配置下,其能够源源不断地吸收天地灵气,让阵法无人修缮也能长久运转。 动用神通,顾仓可以让地脉倒转,矿物暴露于地表,只是如果那样做,一旦损伤矿脉,就得不偿失了。 “总之,物华天宝,有缘者可得,我就先设个阵法在这里吧。” 当即,顾仓从储物戒里取出许多材料,精心布置好阻止探知的阵法。 一个还不够,他又设了个虚幻迷阵,保证没有人能寻到此处。 做完这些,顾仓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心念微动,让这里的一切恢复原样。 至于矿石开采的事,他觉得不必cao之过急,可以让分身挖掘一点,先完善好那些村子里的阵法。 等到有精力的时候,再徐徐图之。 虽然目前的情况,开采、挖掘之事也可以交由村民来做,但人心善变,他懒得处心积虑地去算计,不如自己揽下全部的工序。 分魂会让他疲倦,却不用去和各种人勾心斗角,费心劳神,也避免了有些人正义觉醒,大喊上交国家之类云云。 但要真有很多人跳到明面说这些话,顾仓估计自己会直接撂担子不干,任由这山中各种异变。 毕竟连这山都与自己无关了,还不如云游四海,另起名目,做个闲散的赤脚大仙,亦能缓慢地收集愿力。 “话虽如此,但不论日后如何,终究还是得看实力说话...”如是想着,顾仓带着两名男女离开了此处。 夜晚。 清山观。 何罗鱼清蒸,锦鲤做刺身,天然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法。 享用过丰盛的水产大餐后,顾仓端坐在木榻上,炼化着体内提纯出来的能量。 其虽能补益、茁壮rou身,但效果微乎其微,却也好过没有。 就在这时,一道娇小的身影走进阁楼。 “我用幻术拷问出来啦,那两人都是从南边来的。” 红茶叉着腰,一脸自信地说道:“我还知道他们来自某个组织,叫什么‘辉晓圣教’...里面的人好像都不是泛泛之辈。” “南方?至南之地不是有罗樵山异变的机缘么,为什么还要跑到千里之外的中原来?”顾仓淡淡地问道。 “这个我也问了,他们说是跟着教团里的大人物来到这里的。” “不过,他们只是外围成员,没有接到特殊任务,还要上交昂贵会费,就只能自己想办法。” 红茶一边低头陈述,一边来回走动,她的影子在地板上不停摇曳。 “嗯…接着说。” 红茶停下了脚步,抬起头道:“唔,有一件事,虽然他们自己也不清楚,但我总觉得,那个什么圣教和妖类牵扯不清。” 顾仓微微颔首,示意她继续往下说。 “刻在那男人身上的神通纹,虽然十分残缺,但整体看起来,有点像是妖族的传承。” “就像是这样...” 说着,红茶施展变幻之术,下一秒,她洁白如玉的手臂肌rou变得晶莹剔透,显露出脉络和骨骼。 而在她的妖骨之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玄奥纹路,仿佛正和天地呼应,晦暗明灭。 “这是我变化神通的根源,其他的狐狸都是没有的呢。”红茶骄傲地昂起了脑袋。 闻言,顾仓好奇地多看了两眼,发现确实和巢牛身上的图腾有点相像。 但又不全像。 顾仓有合理理由怀疑,她只是想炫耀一下,故传念打击道: “说白了,这和阵法、符箓的纹理相似,都是调动天理的力量。” “而千百年前人类就持有图腾力量,这不是妖族开创的先例,你不要果于自信了。” 红茶“哼”了一声:“爱信不信。” 转身离开的时候,顾仓忽然吩咐道: “等他们快醒了,就丢回山里去吧,如果能走出来,也算他们命不该绝。” “嗯。” . 灯火通明的一处堤坝,无数身穿制服的队员驻守于此,来来往往,运输着各种材料。 高处观望台上,杜雨伯俯瞰着这一切,冷冷地说道: “今日,玉乌山周边发生之事,给我们太多警醒。毋庸置疑,自水域中的危机,已经悄然接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