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九章 免费试错 (第1/1页)
秦舟将从李成言哪里得来的U盘插入电脑,看着上面各种各样的目录,用力捏了捏太阳xue。 五万字的资料,五十张配图,十张概念图。 这就是浙水大学在纳米级铁基生物炭方向的探索。 深深吸了一口气,秦舟很清楚,这是个硬茬。 李成言说,材料学是理论为基础,依靠经验来推动的学科,这点普遍意义上是正确的,但是秦舟也在【材料化学】绪论中,听过另外的一句话:“经验不是试错的重复。理论不是规律的叠加。” 面对普通的材料学,高中生或许能理解,甚至能把他当成题目。但显然纳米级铁基生物炭不在此列。 你需要的知识面非常庞大,更关键的是你要考虑的东西非常多,纳米级的标准更是降低了大量的容错率。 研究项目问题在第一页就写的很清楚,笼统来讲因为纳米级的要求太过精细,而且零价铁又是非常有活性的物质,两相结合,就是一种矛盾的结合。 以实验室的方式制作还好,足够精细,能够让敏感的生成物在极少的出产前提下稳定下来。但一旦尝试规模化,要么是达不到纳米级,要么就是零价铁与精细的生物炭混合后,蓄团凝结,甚至成块。或者直接与空气反应,功亏一篑! 但不管怎么说,秦舟的首要目的就是要自己把这些领域的知识理解透彻。 看了一会儿,秦舟感觉头很疼。 并不是学不下去,而是效率太低。 无论如何,这里面仍然有很多知识自己无法理解,所以下午的时候秦舟就已经决定闭关。 他先是笼统的看了一眼,随后将所有自己可能需要的论文,以及相关的实验数据打印在了纸张上。 后来,又借阅了许多概念与理论相关的书籍,也一并摆放在书桌上。 不管怎么说,在秦舟看来,无纸化学习总归是不如纸张来的切合踏实。 之后,秦舟将自己完全锁在屋子里,一天时间只有吃饭睡觉才会出入,后来,秦舟索性吃饭全靠外卖,睡觉也没有白天黑夜。 每隔三五天,就服用一枚专注小药丸提升效率,在自己努力与专注药丸的催化下,十天时间,秦舟才感觉自己已经完全理解了目前项目已经完成的部分。 不过,此时知识币仍然不够支持秦舟解决问题。 所以,秦舟只能抱着那些有限的资料,继续啃,继续理解。 目前,这个纳米级零价铁的主要制备方法是蒸发凝聚法,这是实验室制备的一种方法,能够避免颗粒之间的凝聚。而该研究所的研究方向是气相还原的磁选法。 毕竟化学制备,需要的是规模以及效率,如此才能商业化。 对于方向,秦舟是认同的,大方向不会错. 气相还原法,简单讲就是先将高价铁化合物捻和分为金属阳离子,与非金属阴离子,然后将金属阳离子以气相蒸汽的环境下还原成金属单质,同时要求单质并不能结絮成团。之后一系列工序都很完备,唯一的问题就是中间的制备过程。 服用下一粒专注小药丸,秦舟静下心来。开始认真的思考选取着。 李成言给他的数据非常全面,但反义词就是很杂乱。 通往真理的道路只有一条,其余的都是成为通往真理的阻碍。 “质量测定方面,可以选用苯碳酸酰二菁分广法中的Cr浓度进行测定速度与质量的检测。” “气相的关键是磁选,但磁选过程中又会加快溶液蓄结成团,所以就要控制气相浓度。但这无疑会影响制备的效率与速度……” 秦舟眉头紧锁,实验室是利用七水硫酸亚铁与四羟硼酸钠为主要悬液制备,这两样东西是打死不能动的。 其余的影响因素有介质,ph,温度,压力,产出形式,副产物…… 他开始一个个的定量分析。 ……………… 时间过的很快,一天时间,秦舟一直都沉浸在这几个方面的分析与梳理。 “如果能在电脑上模拟实验过程就好了,那我的试错成本就会大大减少。”秦舟忍不住感叹。 可惜,单凭这个课题,通过matlab模拟建模挖掘数据不太现实,凡事都需要亲力亲为,消耗时间精力. 就如同之前爱迪生实验灯丝一样,通过不断实验,积累了大量原始素材经验,最终才找到合适的钨丝。而且,秦舟面临纳米级零价铁制备过程,比灯丝实验繁琐何止百倍。实验室内每一次实验都是对资金项目的消耗。而原本这个项目就是因为检验过程太多,而且全部失败,才导致项目被耽搁。 等等…… 秦舟脑海中灵光一闪。 方向性的试错? 秦舟喃喃自语,双眼却越来越亮。 系统有图纸模拟集成的功能,能够整合出方案。 虽然目前来说,自己需要的知识币不足,但是只要前进一步,或者有一个正确合理的方向,就能减少知识币的理论消耗。 也就是说…… 相当于一次免费迅捷的试错! 秦舟激动的浑身颤抖。 想法是不要钱的。 但检验想法需要成本。不过如果秦舟的想法可行的话,或许这件事未必没有说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