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龙在田之历史人物品鉴_第二章 有追求的张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有追求的张良 (第1/1页)

    圯下受书,孺子可教,运筹帷幄,对于这些词语,只要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估计都知道。

    记得小时候看周星驰版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里面有句台词,“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现在一想到这句话,我就有点想笑。祝贺你张良同志,不愧是有着“帝王师”和“谋圣”的称号,你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了!

    但是我觉得张良本人很可能对这个并不感兴趣。与别的没关系,与信仰有关。作为道家的代表人物,实在不太可能是个崇尚名声的人。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嘛。

    我一直以来都对张良这个历史人物很感兴趣。除了他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之外,也是我觉得他是个有追求的人。

    我对道家思想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是我并不崇尚,也不信仰,我只是单纯的感兴趣。道家讲无为而无不为。“无为”不是说什么都不做,而是说不去做对自己而言没意义的事情,但是大多数人并不理解你的行为,所以他们认为你什么都没做,所以叫“无为”。至于“无不为”,也不是说什么事都干,而是说去做那些可以实现你自身的追求的事情,但是大多数人不理解你的行为,所以他们觉得,你这人怎么什么都干呀!所以就叫做“无不为”。

    张良,年轻的时候,是个很“有为”的人,他亲自策划并实施了博浪沙狙杀秦始皇的行动。他干的这件事情震惊天下,干的很大,所以他被天下通缉,只能躲到了“乡下”。

    他为什么这么做,因为他是个有追求的人。他一生有三大追求,一,灭秦报仇(他是韩国的贵族,韩国为秦所灭),二,恢复韩国(韩国被秦国灭国,他要恢复被秦国所灭的国家),三,成为万户侯。他刺杀秦始皇,是为了报仇。但事实证明,他这是逞匹夫之勇。别说没能杀得了秦始皇,就算成功了,秦国就能灭亡吗。张良的“有为”是真正的无为,什么效果都没有。

    很多年以后,张良不再是那个冲动的小伙子了,他终于明白到,要利用天下大势才能够实现自己的追求,如果没有这个大势,那他就只能“深藏功与名了”。所以,他开启了他的“无为人生”,最后终于实现了“无不为”。

    秦末乱世,他没有追随故交项家的人,而是选择了刘邦。西汉立国,别人张扬他低调,还与吕太后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吕太后曾经亲自去劝说张良,让他不要自苦,“有我罩着你,你好好活就行了”。

    我最近总是想起我的那些已经不在了的亲人们,想起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一段时间,我看着他们闭上了眼睛,停止了呼吸。就好像是昨天刚刚发生过的一样,历历在目。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

    一辈子为了黄白之物而奔波劳碌,却因为一次失误而倾家荡产,那这一生岂不是没有了意义。一辈子为了名而费尽心机,却因为一次失误而身败名裂,那这一生岂不是也没有了意义。请大家在选择人生追求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人的一生,由过程与结果构成,除此之外,你不再拥有其他。所以,过程一定要精彩,结果一定要圆满,这就是我们的追求。精彩和圆满的标准都由你自己来定,千万不要让别人来替你定,这个道理很重要,虽然它不能保证你一定能赢,但是它能保证你一定不会输。

    祝愿我认识的人和我不认识的人,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都能活出自己的圆满。做一个活得有意义的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