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腾飞_第一百九十四章 朱三太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四章 朱三太子 (第1/2页)

    “那你说说你的看法”崇祯鼓励道。

    “万岁爷,奴婢的话可能有些不太中听,但这是奴婢的心里话,还请万岁爷恕罪。”王承恩还没说,告饶恕罪。

    “有什么话尽管说,都恕你无罪。”崇祯非常好奇这家伙憋的什么屁。

    “万岁爷,神祖爷曾经说过,当皇帝,就好好钻研政务,不能把个人喜好当成主业。

    李煜填词填的很好,还开创了宋朝填词的新热潮,让宋词能够与唐诗并列,可他却不是个号皇帝,结果南唐亡了;

    宋徽宗喜欢画画,结果北宋亡了;先帝天启皇帝喜欢木匠,结果把大明朝搞了个乱七八糟,烂摊子还得万岁爷您来收拾。”

    王承恩嘴里说着,可是腿却不住的发抖,身上不住的冒冷汗。要在以前,打死他都不敢编排先帝爷,而且这还是当着皇帝的面,作死都没有这么作的。

    这也就是借着神祖爷的名头,王承恩这才敢说出来。也是奇怪,崇祯皇帝听了居然没有生气。

    王承恩偷眼看看崇祯,继续说道:

    “定王如继承大统,以他的性子,必然醉心于科学,而无暇于国政。这样一来,势必会有人钻空子,投其所好,难免不会再次出现魏忠贤一类的人物。”

    王承恩冒着冷汗说完了,偷偷的看着崇祯皇帝的表情。

    还好,皇帝没有发怒,小命儿暂时保住了,王承恩心里踏实下来。

    过了好半天,崇祯皇帝才开口道:

    “你说的确实有道,业精于勤、荒于嬉,主次不能颠倒,看来定王确实不太合适。”崇祯皇帝叹了一口气道。

    “那太子呢?”崇祯问道。

    “太子爷心存仁孝,主张恢复祖制,可是这样的话,将会使神祖爷十几年的努力化为泡影,大明朝可能还会回到那个民不聊生的时代。”王承恩咬着牙,壮着胆子说道。

    “太子不行、定王也不合适,那你说谁合适?”崇祯不悦的问。

    王承恩吓的普通一下就跪下了,你们皇家的事情,别拉我掺和行吗,我这小胳膊小腿儿的,受不了这个刺激啊!

    “万岁爷恕罪,这个奴婢真不敢妄言。”王承恩打死都不敢往下接话了。

    “哈哈~~你王承恩居然也这么胆小!”崇祯忽然笑着说。

    “能不胆小吗?”王承恩心里腹诽。

    “说吧,咱们两个生死相依,休戚与共,今天你说什么,朕都恕你无罪。”崇祯承诺道。

    “那奴婢可就直言了。”

    王承恩的心里还在噗通噗通的跳。

    “以奴婢看来,最合适的人选,应该是永王。”

    “永王??”崇祯一愣神。

    “是的,万岁爷,永王与定王年纪相仿,只差一岁,而且与定王一样,在神祖府学习过很长的时间,对于新生事物,总是保持一种喜闻乐见的态度。”王承恩细说道。

    “继续说。”

    “万岁爷,永王与定王最大的不同,就是永王爱好十分广泛,儒学、科学、经济学、生物学、哲学、还有极西之地的神学,都有涉猎。而且永王还经常资助商人和工厂主,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难题,所以永王跟商人的关系很好。”

    王承恩夸赞道。

    “永王真的有这么好?”崇祯不信道。

    “万岁爷,您也知道,永王为人十分低调,从不在人前显摆。这也是永王至今都不如定王知名度高的原因。”

    “那你又如何知道这不是永王的算计?不是他故意这么做的?”崇祯疑惑的问道。崇祯熟知历史,知道历史上不少的皇子们,为了皇位,都无所不用其极,什么手段都敢用。

    “呵呵,万岁爷,您知道最近永王在做什么吗?”王承恩微微一笑,反问道。

    “他在做什么?”崇祯有些警惕起来。

    “万岁爷莫急,因为神祖爷要出海,而永王打算追随神祖爷一起出海,在赵会元征集追随神祖爷的名单的时候,永王就第一个报了名。到现在,他的府里,几乎遣散了所有的下人,就等着与神祖爷一起出海了。”

    “你是说永王要追随神祖爷出海?”崇祯真的有些不太相信。

    “是的,万岁爷,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永王说过这次机会难得,极西之地的人都能环游世界,为什么大明就不行呢?盖因我汉人缺少一种冒险精神和探索精神。所以,他想为天下先。”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崇祯有些明白了。

    “这件事你不要对任何人说起。”崇祯嘱咐王承恩道。

    “奴婢明白!”王承恩回答。

    ......

    东宫,太子朱慈烺正在听着太子宾客沙一元的报告。

    “殿下,昨晚,定王从宫中回府以后,就一直呼呼大睡,甚至连午饭都没有吃。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