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7章 从百姓来,到百姓去 (第1/2页)
“最简单的方法,是设置阵法,把几个植物动物放进去。” 郭腾想到云山村那个破石头堆积起来的阵法。 那个阵法郭腾早已经弄出来,放在家里。 只是灵气聚集效果并不好。 它并没有给郭腾带来想象中的灵气聚集速度。 如果一晚上不修炼《养气诀》,还给不到0.1的灵气。 顶多0.03到0.07之间。 即便是运转《养气诀》,灵气产生速度,也太差强人意。 聚集效果太差,郭腾想了想,找到原因。 阵法缺了一个最重要的东西。 花花吞下的那个破损植物。 破损植物能产生灵气,再被阵法聚集。 阵法聚集灵气,再反哺破损植物。 良性循环。 当时郭腾也打算在系统里面换个可以产生灵气的植物。 在系统里面找了半天,奈何囊中羞涩,这件事也就这么耽搁。 “现在看来,香火积蓄后,还得换个能产生灵气的植物,作为阵眼。” “有这个东西在,阵法才能完全运转。” “也不知道云山村当年是哪路修仙之人,留下这个好东西。” 郭腾现在想想,才觉得以前布置阵法的人真的是心思缜密。 “但是为什么云山村找不到半分修行之人留下踪迹呢?” 云山村,郭腾神魂游荡过去十几次,在山林之间转悠不停。 就是想找到布置阵法的修行者前辈遗留下来的东西。 可十几次转悠,郭腾都没有能找到宝贝东西。 这不得不让郭腾奇怪。 灵气阵法都能保留下来。 其他东西,为什么没有呢? 这不科学啊。 郭腾打算明天去云山村送符文的时候,再在云山村好好看看。 既然那位修行者前辈布置下来灵气阵法,没道理说他不留下好东西。 自己前面几次可能找的方法不对。 再去找找。 做好计划,郭腾把来到申家村,把手上符文发出去。 土地庙这边,王少军把东西洗漱完毕后,带着锄头铁锨,返回土地庙。 他还记得郭腾的交待,在土地庙后面,花花和寅莹铲平的空地上种田。 “庙祝让咱们种田?” 朱昌听到王少军对它说的话,苍蝇拍一样的耳朵忍不住扑棱两下。 种田? 修仙要种田吗? 好像是要种吧。 朱昌没怎么看过仙侠小说,对于修仙种田这件事并不清楚。 既然郭腾说了,让它和王少军翻地,那就翻地。 真的是种出来什么灵气作物,它们这些妖怪也跟着享福。 朱昌哼哼的和王少军向土地庙后面跑去。 寅莹也跟着他俩过去。 小老虎对于吃这件事很上心。 黄冈的尸体,让寅莹多了不少灵气。 她刚才就听到王少军给郭腾的话。 心里对土地庙种下富含灵气的作物还带着不少期待。 带着灵气的东西,不仅吃着香,还能增益自身。 多好的事情,她也要出力。 一人一猪一老虎的动作很快。 两方四十平的田地就这么梳理好。 王少军本来想用铁锨起垄。 谁想到寅莹爪子在地上刨几下,田垄就这么给刨出来。 他再想翻地时候,寅莹伸出尖锐爪子,在地上刨刨。 地也翻好了。 翻地之后是耙地。 这件事情寅莹没有做,做这事的是朱昌。 猪蹄在地上刨刨踩踩,把泥土块夯平,土地夯细。 两只妖怪的动作迅速,看的王少军一愣。 本来以为要一下午时间才能清理出来的田地,在两只妖怪的卖力动作下,迅速做好。 “少军,地弄好了,可是肥力不足。” “你去镇上买些化肥,咱们把化肥均匀和土里面。” 因为形体缘故,朱昌没有种过地。 可它三百年四处转悠,也知道作物如何种植。 眼下天地开辟出来,可却缺少肥力。 种植灵气作物,关乎它们未来修行,朱昌仔细考量过。 虽然不知道这灵气植物是否能种出来。 可只要土地公发发善心,这灵气植物,说不定就真的种出来了。 王少军去镇子上买化肥,两只妖怪在原地等待。 申家村农田。 郭腾把【微凉符】【驱虫符】递给老人,看着老人满心欢喜,继续除草,觉得这不是个事。 事不是对郭腾来说。 而是对于老人来说。 老人大多七十岁,一辈子种地,会的手艺也不多。 孩子远离家庭,去外打工。 老人在天地里种植作物,自给自足,看起来没什么问题。 实际上,问题可就大了。 人老孩子不在身边,老人心里不说,也会有些难过。 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地里刨食,饿死全家。 这句话不是空谈。 累死累活种地,一年的钱财还不如在外打工几个月。 现在社会还是个经济社会。 有粮无钱,寸步难行。 坐车要钱,买衣服要钱,生病看病要钱。 种的粮食,能换个几个钱? 如果种植粮食能卖上价钱,对于这些留守老人来说,也是好事情。 最起码孩子能回来陪在身边,而不是在外报喜不报忧。 遭人呵斥,也要把愤懑压在心里,给家里人视频沟通时候,脸上挤出笑容。 “看来的确要把灵气作物给研究出来。” “研究出来分发周围百姓,他们赚了钱,自然也会对给他们发种子的自己感恩戴德。” “那自然也是香火供奉。” 郭腾这个时候才觉得自己路线错误。 一直以前,他总是觉得,应该满足来土地庙敬香的人的愿望,让他们来给自己敬香。 这条路线一开始就错了。 土地和百姓不是一求一愿关系。 而是互相依附关系。 土地和百姓依附关系,不仅仅是农作物,还关乎经济。 从古至今,百姓最盼望的是风调匀顺,自己丰收。 丰收之后,挣得钱财。 这是百姓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需求。 谁能满足这个需求,他们就拜谁,敬谁。 正如当年起义军一样。 保皇党不给百姓活路,百姓自然跟着起义军走。 “难怪要上下来去,土地下乡,从百姓来,到百姓去。” “这不深入百姓,光在土地庙里面一拍屁股脑袋,谁知道这些本该被自己争取的百姓需要什么。” 来到农田,郭腾这才明白种种情况。 想明白事情,郭腾内心舒畅,走路脚底生风,快速把手中的两个符文发出去。 符文一直派发到下午五点左右。 田间老人和一些留在农村的壮汉,收起地上电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