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0章:放权  (第1/1页)
    盛袭正文卷第170章:放权李盛袭说完,就看了留今一眼。    留今会意,默默的去门口坐下。    容治看着李盛袭,仿佛转瞬之间,眼前就换了个人,明明还是与以往一般的容貌,气韵却改变了许多。    宁如霜性子清冷,而眼前人,潇洒不羁,颇有城府。    他忽然就想起了她刚才所说的假设。    拥有强盛的权力,也拥有天子绝对的信任。    这样的人……会是什么人呢?    李盛袭问道。    容治一愣,他清润的眉宇泛起疑惑。若真到那一日,他当如何。    作为臣子,他理应说一句,可是有些事情不能单独考量的。    顾凌虚已有凡心,如今迫于形式而不凡。若是他如今造反,那么就有两种可能。    第一,是朝廷罔顾百姓,顾凌虚若是不反,那就要坐看百姓处于水生火热之中。    第二,是朝廷做了什么,顾凌虚除了造反,没有其他的生路。    若是第一种情况,他怎么能去阻拦顾凌虚呢?    民为贵,百姓是国朝根本。国伤百姓,顾凌虚岂会坐视?而他又岂会阻拦?    若是第二种,难道他就应该阻拦顾凌虚了吗?明明知道此时正是危亡之际,国朝还是选择逼反顾凌虚,顾凌虚是没有错的啊!    容治忽而陷入一种迷惘之中,他怅然若失,神色悠悠。    李盛袭将这一幕收入眼底,不回答,就是最好的回答。    见到了安夏的炼狱人间,又怎么能再对朝廷保持信任呢?    火候差不多了,她也懒得再多做一些什么,只要在关键的时候推上一推就够了。    李盛袭见他如此,却并没有逼他给出答案,而是继续说道:    就算是查清楚了,只怕消息还没来得及到达望京,容治就已经死了。    容治收回了纷杂的心绪,温润的看着李盛袭。    李盛袭似乎并不意外这个回答,而是故作担忧的说道:    李盛袭单手撑着脑袋,似乎是忧虑,又似乎是嘲讽,    这样熟悉的话术……    容治心中漫起淡淡的嘲讽,却不知是在嘲笑谁。    李盛袭说的,的确是事实。    他心下怅然若失,    李盛袭并不接话,两人就这么静坐了一会儿,便去了前厅,二人来的时候,周书湛似乎是在焦急的和宋永津讲些什么。    周书湛看了一眼容治。    周书湛缓缓坐下。    周书湛冷然。    「难道坐看人为刀俎,我为鱼rou。周府尹若能如此,    早在方才就已束手投降,如何等到现在呢?一样的话,下官还给周府尹,下官也不会平白无故愿望他人。」容治四两拨千斤。    宋永津不耐二人的争吵,其实他不信任容治,毕竟容治的身份摆在那里,宦官的走狗鹰犬,怎么可能真心为他们好?    但是周书湛的表现也的确是古怪,侯爷是在铜江出的事,铜江可是周书湛的地盘。而且在出事的当晚,周书湛最先做的不是派出人去搜寻,而是排除异己。    这很难不让人怀疑周书湛是不是打着一箭双雕的算盘,宦官的确可恶,但是周家也好不到哪里去。    严格来说,北齐朝廷大部分的官员,都好不到哪里去。他们对于西昌兵权的虎视眈眈,他是知道的。    周家强盛,但是已经到了凶险的地步,若是不能再进一步,使得朝廷无法撼动。那么再有一丝松懈,等待的便是登高跌重。    周家门生故旧遍地,是传承百年的名门世家,底蕴、钱财和人脉都不缺。若能有兵权傍身,那必定是如虎添翼,更进一步。    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周家人宁愿选择将庶女送进宫,让嫡女和襄成侯联姻的原因。    只是惜襄成侯拒绝了这门婚事。    虽说周家一直在向襄成侯示好,可是谁知道他会不会动歪心思呢?    宋永津震慑道,他看了二人一眼,又继续说道:    他顿了顿一顿,    先斩后奏,再问有没有异议,已经是于事无补。再者,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再说有异议,无非是往自己身上招揽嫌疑。    加之此刻宋永津率重兵而来,别看他嘴上说的恭谦,但他们若是敢有异议,只怕下一刻迎来的就是牢狱之灾。    周书湛就算是再不情愿,也不会在现在表露出来。容治就更不必说了,她微笑点头应承。    只是不知为何,这样的笑让人悚然。    李盛袭:老娘不装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