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钱儿的朝代_一百一十一章 西北烽烟起(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百一十一章 西北烽烟起(八) (第2/2页)

因为他们的祖先就是通过黄袍加身才从后周手里抢了皇帝之位,建立的大宋王朝。最终在保证自己政权安全和尽快解决边患后自己能享受生活的双重思想引诱下,宋仁宗毅然决然地同意了韩琦的说法。他派人告知范仲淹,明年正月陕西各路人马全线出击,一举踏平西夏,消灭那个西戎小丑李元昊!

    史料记载,对于朝廷的这个命令,范仲淹就回复了四个字--绝不执行。范仲淹给出了两个理由,希望朝廷收回成命。

    第一,李元昊并不是“癣疥之疾”,绝非一战可破之人。韩琦的计划太冒险,草率出兵很难获胜。一旦失败后患无穷,还望朝廷三思而行。

    第二,正月出兵,天寒地冻,我军不习惯在这种天气下作战,这样的时间出兵对我军非常不利。即使出兵也要选择合适的日期。范仲淹的奏折送进朝廷后,朝廷又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商讨到底要不要出兵结果,在这次辩论中,韩琦和范仲淹共同的那位领导夏竦终于坐看住了,夏竦终于发言了。正是夏竦的一番言辞,彻底坚定了宋仁宗出兵的决心,也让宋朝获得了第二场大败仗。当时为了收拾李元昊,朝廷上下一片喊打喊杀之声。毕竟,老板(宋仁宗)已发话,手下人韩琦也支持,这要是还不打,就再也说不过去了。从任何角度看,一场大战已迫在眉睫,不得不打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一个“好官”站出来,直言不讳,陈述利害,给头脑发热的宋仁宗敷条冷毛巾,让他的脑袋清醒一下,也许就能让皇帝收回成命,避免即将发生的那场惨败了。对于这个“好官”的人选,范仲淹选定了自己的顶头上司夏竦。范仲淹指望这个人能替自己发言,让皇帝收回成命,不要这样慷慨激昂地跟李元昊拼命。范仲淹之所以选择夏竦,不是他胡乱选择的意气用事,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一开始当宋朝得知李元昊称王称霸后,大宋朝廷也是一片喊打喊杀之声。当时只有夏竦和吴育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希望朝廷不要意气用事,跟李元昊打对攻,要慢慢积蓄实力。打消耗战、持久战、经济战。后来夏竦来到边强,虽不务正业,但他的战略思想依旧没有改变。夏竦为主官时始终是持久战的支持者,他提出的所有战略方针,也都以稳固防线防守反击为主。当范仲淹来到西北,刚刚提出自己的防守战略方针时,曾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大家认为范仲淹保守、怯战、就是一个文弱书生,难堪大任。唯独夏竦同意范仲淹的战略思想,他还上书朝廷,为范仲淹打抱不平。可以想象范仲淹认为,夏竦跟自己的战略思想一样,这个人也完全认可自己的防守体系。若他挺身而出,反对速战速决的战术,一定能够让宋仁宗收回成命,回心转意。可惜范仲淹的想法虽是好的。但他却完全没看懂夏竦,最终在这个人身上吃了一个大亏。简单来说,夏竦是一个标准的利已主义者,在他的眼中,什么战略思想、什么战术方针、什么国家利益,都是扯淡。唯有保住自己的功名利禄,才是正道!

    史料记载,明知皇帝出兵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夏竦为了自己的高官厚还是选择了誓死追随仁宗皇帝。为了迎合皇帝夏竦不但抛弃了先前重防守的思想,转而支持进攻,而且他比谁都要积极的支持进攻!因此夏竦不仅坚持主张正月出兵,且义正词严地反驳范仲淹道:“贼界已知所定进兵月日,岂得退却”他的这番言论,把范仲淹气得够呛。夏竦就是这么一个以功名利禄为主、左右逢源的利已主义者。后来成书的《宋史》评价他“倾侧反覆,世以为jianian邪”,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真是一点儿没有冤枉他。这次夏竦毁了范仲淹的防守战略。未来那场轰轰烈烈的庆历新政,同样也是毁在了这个人的手里。当然了这些都是未来的事情,咱们未来再说。除了反驳范仲淹外,为了让范仲淹彻底“屈服”,夏竦还派出了一名合格的说客,去游说范仲淹,让他同意出兵。这名合格的说客,就是范仲淹的好友,当年一起被轰出朝廷,同为“四贤”之一的--尹洙。

    说实话夏竦派尹洙出面游说范仲淹,堪称别有用心。在他的眼中,你范仲淹不是一向重情重义吗我就让你的好朋友出马,让你的至亲好友来游说你。我看你怎么反驳尹洙,怎么继续维护你们那条“友谊的小船”。然而夏竦还是打错了如意算盘,对于范仲淹这种“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大思想家而言,国家利益是一定是高于私人感情的。在这种思想下,你就是把他亲爹叫来也没用。

    根据魏泰的《东轩笔录》第七卷记载,范仲淹与尹洙的对话,大概是这样的:范仲淹说道:“我军刚刚吃了败仗,士气低落,应该稳扎稳打,这才是正道。率军轻易深入敌境,只会败,不会胜!”尹洙长叹一声道:“你的见识真比不过韩琦!韩琦成天说:一旦开战要将胜败置之度外。您老倒好,天天琢磨着会打败仗,这仗还怎么打呀“范仲淹道:“别扯了,大军一旦出动,数万条性命掌握在自己手里,我岂能置之度外!不打胜仗,行吗”尹洙道:“不管是胜还是败,都是会死人的。你不能因为怕死人,就不打仗呀!“范仲淹道:“是的。尹公的这番话没错。但是明知道这是一个败仗,却要去打,这不是坑害我的士兵,让他们白白牺牲吗”

    尹洙道:“范公这样说,就没法谈了。”范仲淹道:“本来就没法谈!若朝廷执意出兵,就让韩琦那一路攻,我这一路守,互相还能有一个照应。若两路全出,一旦战败就全完了。我这一路要留下了,一旦韩琦战败,我们还能有跟李元昊谈判的资本“话已至此,尹洙见范仲淹如此固执,自知无法继续劝说,只能把范仲淹的言辞记录下来,上奏朝廷,请宋仁宗圣裁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