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八章 老子孔子 (第1/1页)
随着刘辨闭关,数十年过去,大汉运朝又陆续连通了二三十个世界。 这些世界或强或弱。 强的融入了天界,弱的融入了人界。 冥土地界也跟着扩张,覆盖了这些世界。 因此,整个大汉运朝也在有序地发展着,越来越强大。 这期间,大汉帝国连通了一个一级世界,乃是华夏春秋时期。 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历史类世界,但是大汉高层破格将这个世界融入了天界之中。 因为这个世界,这个年代,天资绝世之人太多了。 不但有着许多著名的王侯将相,还有很多开宗立派,成为源流的大人物。 如兵家圣贤孙子、法家圣贤李俚、商家圣贤陶朱公范蠡、乐圣师旷、思想家杨朱、老莱子等等。 此外还有道家祖师老子,儒门圣人孔子,墨家祖师墨子。 这一批人物在进入大汉帝国之后,纷纷绽放出万道光芒,相映成辉,璀璨夺目。 而如老子与孔子二人更是与众不同,竟然摈弃了所有大汉帝国的修炼之法,另开源流。 老子选择了成为大汉帝国的藏书室管理员。 大汉帝国藏书室乃是以游戏之主碎片建造,创立于天道空间元气之海。 其内包罗万象,只要是整个大汉运朝所拥有的知识,这里面都存在着。 老子在此看书三十余年,还是采用了意念灌输的方式,才将之读完。 三十年里,老子从未修炼过,仍然是老态龙钟之躯。 一众道门之人急得团团转,纷纷委婉劝诫他先开始修炼。 不然若是这位道门的祖师爷寿命耗尽,老死了,那岂不是让别派之人笑掉大牙! 可是老子却不为所动,依然每天老神在在地阅读着。 他们又去兑换了一份长生泉水,也被老子以无功不受禄而拒绝了。 他们急得没办法,就连三茅真君也去了地府,找阎罗王包拯商议,强行给老子增添寿元。 这时候,老子又开始闭门著书。 三月后书成。 紫气横空三万里,天花乱坠,地涌金莲。 老子一跃达到了七阶天仙境的极限,也达到了大汉运朝的极限。 他所著的《道经》广为流传,被称为百经之首。 《道经》包含道、法、术三个方面,内容包罗万象,自然万物之理莫不在其中。 只是义理精深幽微,非有大智慧者不可参悟。 即使是张三丰、袁天罡、孙思邈等道门大宗师也不过各自领略到其中的些许而已。 若非是世界极限的桎梏,老子的修为绝不仅仅只是七阶天仙之境。 孔子的情况跟老子略有相似,又有很大的不同。 他先是遍观了后世历代儒家圣贤的著作,然后又通读了诸子百家之书。 甚至连佛经、《圣经》以及西方诸神系的教义,以及牛顿、艾斯坦等科学一道大佬的著作都研究了一遍。 之后他改造了吐纳之术,将吸收进体内的天地灵气改造成了文气。 从而创立了文道一脉的修行之法。 其难度丝毫不弱于老子创立《道经》。谷 《道经》虽然广博而精深,但是至少有着一些参照。 不管是修炼气血武道还是真气武道,又或是练气士一脉,都与《道经》是一脉相承的,有着丰厚的根基存在。 而文气修行之法却是毫无根基,与一切修行法门迥异。 甚至天地间根本就没有文气的存在。 修行的第一步就是在体内改变灵气结构,化作文气。 其后每一步的前进都是开天辟地一般,要先一步步改造出相对应境界的文气出来。 所以哪怕是以孔子之能,如今也才不过是四阶大宗师境界。 不过文道修行法门的开创,可谓是给许多修行资质不好的文士带来了福音。 像刘去疾因为天生弱症,丹田与经脉之中无法承受太多真气,也无法储纳更高级别的真气。 因此到了先天境就几乎到顶了,再也无法寸进。 但是文气修炼全然不同,只要自身在文道方面有天赋,就能突飞猛进。 所以刘去疾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文道一脉的修炼法。 若非如今文道修炼一脉的前景还不明朗,只怕曹丕、曹植兄弟俩早就投入文道修炼一脉了。 听到师妃暄的问话,刘去疾道:“我感觉自己挺适合文道一脉修行之法的。 如今我已经立了文宫与文胆,马上就要晋升三阶宗师之境了。” 师妃暄欲言又止,犹豫了一阵道:“文道一脉的修行毕竟还前途未卜。 这条路就连孔夫子都还没有走通。 要不我们去求求父皇与母妃,让父皇册封你为神灵? 我大汉星空之中还有亿万星辰都是无主的,何不册封你为一方星神? 只要成为了神灵,不管神力强弱,都是与天地同寿。 这样我们就能长相厮守,也可以看着我们的儿孙们慢慢长大……” 毕竟长生泉水虽然能够极大地延长寿元,但也不是真的能够让人永生。 她无法想象,若是有一天刘去疾死去,自己该如何面对这凄清的生活。 刘去疾严词拒绝道:“不可! 父皇早定下规矩,一切官爵果位都是以功勋为计,我们岂可乱了规矩,令父皇为难! 更何况人都有父母妻儿等至亲之人。 我今日若是为自己相求,让父皇开了口子,那以后我们的儿子孙儿有事,是否也要网开一面? 孙辈的妻儿有事相求,是否又要网开一面? 还有我的其他兄弟姐妹们相求,是否也要网开一面? 若是人人乱法,那么大汉运朝这种开拓、进取的精神还能保持下去么? 诸天万界广大无量,必然有着种种不可思议的强者与强大势力。 大汉运朝能够存在,焉知没有其他类似的运朝或是势力存在。 不进则退,如果大汉帝国失去了这种万众一心的开拓精神,将来遇到了强大势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我身为皇室子弟,自当以身作则,维护汉律的公正与威严,维持这种兼容并蓄的开拓精神!” 师妃暄一阵沉默。 她也没想到一向文弱,只知道吟风弄月的丈夫,心里头居然有着这样的大格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