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15章 回家验证 (第1/2页)
在青玄和佑宁去逛庙会的同时,他们的学生也都回到了各自的家中。 孟家。 孟怀刚要问父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事情,就见母亲从外面走了进来。 “孩他爹,孩他爹,我刚刚在路上碰到王家嫂子了,她家的豆豆大后天就要结婚了,你没事的话,明天就去帮忙,我明天上午也要过去。 香儿,你也跟娘一起过去。 怀儿,你明天中午也过去,在那边吃饭!” “好吧!” “对了孩他爹,明天过去的时候,你把桌子凳子都带上,别让人家叫。 记得咱们怀儿出生的时候,人家王含可都是桌子椅子自己带的!” “知道!知道!不会忘的!” “还有,记得咱们当年结婚的时候,他给咱家搭了一百文的情,你也别忘了,免得人家说咱们不会做人!” “这个你放心,我和王含可是一起玩到大的,这点肯定不会忘!” 孟母闻言,笑着点了点头,随后将目光看向女儿儿子,“怀儿,香儿,伱们年龄也到了,把这些人情都记上,将来记得还。” 听到这话,香儿好奇问道:“娘,那我将来嫁出去了,也要回来还?” “当然!你嫁出去的时候人家还给你搭人情呢,你不得回来还一次? 不过也就这一次,等我们这一代老了,去世了,你再过来一次,也就算是彻底了结了。 不过你哥这边还得继续,他和你那王叔家的宽子可还是同辈人。” “哦,知道了!” 见母亲如此行为,边上的孟怀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什么也说不出。 以前,他老听这些,并且老觉得母亲算计的太清楚,把谁家给他家帮了忙,谁家给他家搭了情,都算的清清楚楚,一分不少,一文不多。 所以他老是觉得母亲太过计较。 但是此时,回想起夫子的讲述,他才明白,这确实是应该的。 毕竟只有算计的清楚,这样才能长长久久。不然今天你吃亏了,明天我吃亏了,这项互帮互助的行动总会维持不下去的。 不过为了彻底确认心中的想法,他还是开口问道: “娘,你知道咱们这一片,谁家的名声最好吗?” “谁家的名声最好?” “是这样的,今天我们夫子给我们讲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事情,说咱们普通人的善恶其实已经报了,我想打听打听。” “夫子讲的?让我想一想!” “对了,夫子说得病和遭贼这一类都不算,就说一说你们平时给谁帮忙,不给谁帮忙的问题。” “这个啊,还真有! 刚刚咱们说的那个王含,你王叔,你知道吧?他当年就很热心,到处帮人忙,只要谁家有需要,基本都能叫来。 这不,现在他家女儿结婚还有好几天,我们知道的就直接过去了。 还有一個,你爹有个干女儿,你知道吧?就是你圆圆姐。 其实是当年你圆圆姐还小的时候,掉到河里了,被你爹给救上来了,然后她就认了你爹做做爹,每年逢年过节的都会来。 你看现在,她都嫁到东街那边了,还时不时的给你爹带些好东西,你爹现在身上穿的那身衣服,就是她送的布做的。 至于不帮忙吧,其实也有。 咱们街尾有一家姓吴的,就是那个跟全街人都不来往的那个,其实他爹原来是老好人,跟咱们的关系都很好。 我和你爹结婚的时候,你那吴大爷还专门为咱家写了幅对子。 只是你那吴大爷命不好,要了那么个儿子,整天无所事事,但是谁家忙也不忙,所以我们帮忙送走你那吴大爷后,就在没跟他家来往过。 就前阵子,他家儿子结婚,结果你也看到了,除了去隔壁请了一个戏班子,那边是一个人都没有,凉的很! 我们都没去! 听说把那新媳妇的亲爹亲娘都气的直哭!” 絮絮叨叨间,孟母说了很多很多,中间,有什么遗漏的,孟父也跟着补充。 听完后,孟怀只感觉,这夫子居然说的都是真的。 经常帮助其他人的人,生活一般都不会很拮据。 反而是那些坏的流脓的人家,日子却过得很是清苦。 “当然是真的,夫子的话,哪能有假!只是没想到除开了疾病和突然遭难意外,竟然还真是这样!” 孟母孟父也感觉很是神奇。 要知道再以往,他们可是经常把好人没好报挂在嘴边的。但是没想到…… 这时,香儿突然开口,“不过不对啊,咱们隔壁的柳伯伯,他为人也还可以,经常帮咱家忙,但是他家怎么过得不好?” “那是他有个败家儿子。你柳伯伯他儿子对他不好,让他住牛棚,我们说了好几次,但是没办法,根本说不动。 最后还是你柳三伯看不下去,找人揍了他那混账儿子一顿,这才好了些。 不过听说也经常吃不上饭,说儿媳妇不让上桌。 就前些天,听说又没吃饭,你三婶看见了,给了两个馒头,又训了那两人一顿。还说再不给老人饭吃,我们全街大老少直接上去,把他家给拆了,这才又老实了!” 总之一句话就是,对方儿子的事情,他们只能尽量管,根本做不了其他,毕竟总不能真的把人打一顿,这不符合大家平常的作风。 也是犯法的! 说到这里,孟母开口,“怀儿,你好好跟着夫子学,他老人家可是有大智慧的,听说那些皇子皇女想跟过来学,他老人家都没让。只要了两个!” “我知道!孩儿肯定会努力的!” 而在孟怀向家人打听消息的同时,他的其余几位同学,也都尽皆将相关消息告知了家长。 县城近郊,一处富丽堂皇的别苑,姬明瑶和姬明淳纷纷写信,让人快马加鞭,将消息尽快送去京城。 城中,一处豪华的府邸,钱生福和父亲相对而坐。 “对别人有益那就是善,对别人有害那就是恶?夫子果然学究天人!” 钱父感慨万千,以往的时候,他所接收到的信息都是,只有不求回报才是善,稍微为了点利益,那就是恶。 要不然就说你是假仁假意,或者说那些都是你应该做的。 现在想来,这些都是一种绑架,一种道德绑架。 为什么大家都崇尚不求回报的善意,因为这样才最符合他们的利益。 只受到帮助,而不想去回报,不想去帮助他人。 这可不就是应了夫子那句“人都是利己”的话语嘛! 想罢,钱父也叮嘱儿子,让其好好学习。 “爹你放心!孩儿醒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