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4章 为他赐婚 (第1/2页)
和男主一起穿进虐文后正文卷第144章为他赐婚他愣住。 幼恩见他半晌无言,已猜测出他心中所想。 她无奈一笑:“你还是不愿。” 他解释:“还有半个月,就到我们的婚期了。 幼恩,再等等,我们总能等到的。” 她没再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她只是,想让他在身旁而已。 她没想要做些什么。 可他还是不愿。 —— 顺天府皇城内。 李昭和在回到皇城后,未曾歇息一分,便直接入宫面圣。 明宪宗已在殿内等候他多时,在他入宫之后,便望着他问:“如何?” “回禀陛下,苏州目前一切正常。但是......” 李昭和故意拖长语调,引得明宪宗更是心生猜测。 他皱起眉稍,忍不住问道:“到底如何?” 苏州虽是离顺天府有些距离,那边出事虽是扰不了顺天府清净。 但那里有宣家人在,宣吾的那一支军队,可就驻守在苏州。 宣家人势力太强,他不得不防。 李昭和早已猜测到宪宗心中所想,他面色故作沉重,低声道:“苏州此时一切都好,只是汪直他,此时正身在宣家军营内。” “宣家?!”明宪宗眉心紧锁,整个人周围气场忽然间冷了下来。 汪直他,此时竟在宣家军营内。 他汪直到底想做什么? 李昭和见状连忙继续道:“陛下,我在苏州时,曾只身进了军营一次。 我也是第一次进宣家军营,没想到汪直竟然真在那里。我和他其实并未说上多少句话,但是我瞧着他和宣吾将军似乎关系很好的样子。 不过庆幸的是,汪直没杀我,我还能活着回宫,向陛下复命。” 明宪宗脸色又冷了一分,他沉声道:“他若敢动你分毫,朕定然不会放过他。” “有陛下在,臣自然是安心的。只是如今汪直在宣家军内,不知在和宣吾将军密谋些什么。 我这次快马加鞭,一刻也不敢耽误地赶回京,就是想要快些把这个消息送入宫,告知与陛下。” 明宪宗拍了拍他的肩,“昭和,这一次,你辛苦了。” 说完后,他又冷声道:“此次汪直擅自离开南京,朕没同他计较。朕已经放过他一次了,朕能留他这条命到现在,已是给他最大的仁慈,可他呢? 如今竟然进了宣家军营内,他是不是觉得,朕的手,不敢伸进宣家军营,所以才这般放肆?!” 李昭和劝道:“陛下莫要动怒,为了此事生气实在是太不值得。 况且此时我们还不知晓汪直与宣吾待在一处到底在谋划些什么,说不定,他们压根就没那方面的打算,是我们多虑了。” 明宪宗问:“哪方面?” 李昭和犹豫了一下,有些不敢将后面的话说出来。 明宪宗道:“说。不管你说什么,朕都恕你无罪。” 李昭和这才开口:“谋权篡位。” 在今日之前,明宪宗没想到汪直会有一日和宣家军联合起来,一起对付朝廷。 他从未想过会有这一天。 可这么快,这种可能性便要发生了。 汪直他,果真有可能要篡位夺权。 还是和宣家一起。 他此时既生气又担心。 生气是为汪直擅自离开南京,去往宣家军的事情而生气。 担心是因为,他惧怕宣家会和汪直联合在一起。 这么长时间以来,他一直都很忌惮宣家人。 若是他们和汪直联合在一起,那大明,怕是要有大难。 他的位置,怕是难保。 李昭和看出他的担忧,却继续煽风点火:“陛下莫要多虑,宣家已经辅佐过三朝帝王。 宣家势力虽然庞大,但臣觉得,宣家对陛下,对朝廷,对大明,应是不会有异心的。 只是,就怕汪直因为西厂被罢黜,自己被贬官的事情,对朝廷心生怨恨......” 明宪宗沉声问:“你是说,汪直会劝宣家人反?” 李昭和佯作紧张,连忙带着些慌乱地解释:“陛下明鉴,我绝对没有污蔑督公的意思...督公他......” 他还未说完,明宪宗便打断了他:“他汪直,早已不再是西厂督公。李昭和,你记住了,他汪直此时,什么都不是。” 他这话,似是在对李昭和说,也像是在劝导自己。 汪直此时,什么都不是。 他汪直,必然威胁不到他的皇位。 起码,他现在是这样想的。 他一遍又一遍地劝着自己,只是为了让自己图个安心。 身为帝王,他要有帝王之姿。 他才不要为这种人而担忧,为这种事情而烦心。 这天下,本就是他的,也只能是他的。 “陛下说得是,是臣一时糊涂,说错话了。” 其实并没有什么糊涂说错话,他李昭和,就是故意这样说的。 他就是要将那些话说给明宪宗听,引得他对汪直心生猜测。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他李昭和,偏要当那个捕鱼的人,坐收渔翁之利。 明宪宗道:“将那日你入军营之后发生的事情,一一讲给朕听。” 李昭和点了点头。 “那日臣入军营后,等了很久,才等到了汪直愿意见臣。臣问他为何来此,他之说与臣无关,要臣不要多管。 还说他已是知晓臣向陛下说的那些关于他的事情,说恨不得一刀杀了臣。不过好在最后被人拦下来了,他终是没能对臣动手。 臣现在想起来,其实还是有些余惊未了,但臣也明白,这种事情在所难免。西厂没了,他的权势也没了,他恨臣,也是应当的。 只要臣能继续为陛下效力,为大明做事,汪直如何待臣,臣都没关系的。臣,不在意的。” 他说着这种话,再配上那一副委屈巴巴的模样。 妥妥一个男版白莲花的模样。 好在这时候幼恩不在场,要不然她必然会当场吐出来。 然而明宪宗却丝毫看不出来,李昭和这个白莲花的绿茶日常。 他轻叹口气,对他道:“去苏州这一趟,苦了你了。汪直这个人,已经不能再信。昭和,日后这朝中事,还要多劳烦你上点心。” 李昭和闻言,连忙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 “陛下隆恩,能如此看重臣,是臣之幸。臣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