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186章 朕,谢过关中父老! (第2/2页)
“更陛下得皇帝之尊,不思享乐,反先授吾等黔首以田、爵,又轻徭薄税,与吾等修养以生息。” “后关东又有暴戾之诸侯,不思忠君而屡行叛逆之事;陛下不以己之尊,每每御驾亲征,以与天下民安宁。” “陛下之功德,纵观上古是圣君,又或三皇、五帝,亦无出陛下之右啊······” 说着,老者又稍侧过头,朝不远处的刘盈一拱手,才继续道:“更太子仁以爱民,尽得陛下之姿!” “自陛下引军而平代、赵,此半岁,太子于关中,但无丝毫不妥之行,更先修郑国渠而解渭北农户之水缺,后更以身犯险,不惜身受贼子之刺,亦决意平抑关中米价之鼎沸······” 说着,老者不由稍红着眼眶,对刘邦又是一拱手。 “太子修渠,当效陛下授民田爵之仁爱;及以身犯险而平抑粮价,更颇得陛下御驾亲征,以平关东不臣之神武!” “得太子如此,民等恨不能塑陛下之泥像,朝夕参拜而祭三牲血食,以谢陛下之圣仁,又与民等如此贤之储君!” “陛下言太子不屑,更欲因此而礼谢于民等······” “恕民等,万死不敢受啊······” 随着老者嘶哑,而又铿锵有力的话音落下,围聚于东郊的长安百姓,不由又是对刘邦叩首一拜。 “得陛下之圣仁、太子之贤明,民等喜不自胜,万望陛下保重圣躯,多与民等数岁安宁······” 听着这一声声满带着真情实感,又莫名令人鼻尖发酸的祝词,刘邦面上温颜,只悄然带上了些许感怀。 尤其是那一声‘陛下多保重,再让俺们多过几年好日子’,可谓是直击刘邦灵魂深处。 “得如此忠臣义士,吾汉家,又何愁不兴啊······” “只可惜,朕已老迈······” 正当刘邦满是唏嘘感怀的背负起双手,神情略有些感伤的望向围观百姓之时,不远处的刘盈,也终于从震惊的情绪中回过身。 顾不上多思考,刘盈便赶忙将手中的托盘,递到了身后的母亲吕雉手中,旋即快步走上前,对老爹刘邦沉沉一拜。 “儿臣年不及冠,得父皇以监国之重担加身,反未能尽全父皇所托,竟使君父忧心至斯,代儿臣而告罪于关中父老当面······” “儿臣不孝,恳请父皇降罪!” 神情满是愧疚的道出此语,刘盈却并没有就势叩首,而是跪着侧过身,才将膝盖从地上直起,面向围观百姓的方向又是一拜。 “孤得君父以监工之责相托,往百岁,可谓战战兢兢,唯恐有损君父之德。” “若孤之所行,于关中父老有损,万望父老乡亲独罪于孤,万莫因孤之谬行,而于父皇心怀责怨。” “孤,且谢过诸位父老乡亲!” 言罢,刘盈又是深深一拱手,才回过身,对天子刘邦跪了下来,摆出一副‘请父皇责罚’的架势。 见此状况,围观百姓只悄然抹起了泪,望向刘邦、刘盈父子二人的目光中,更是带上了满满的喜悦,和感激。 “如此慈父孝子,竟皆吾等黔首之君上······” “吾等,何其幸哉······” 围观百姓尚且如此,在百姓最前方跪倒着的几位老者,看着眼前这幅场景,更是毫不顾礼数的低声嚎哭起来。 “殿下万莫如此,万莫如此······” “殿下于民等,不可谓不仁,陛下了万莫于太子,过行苛责才是啊······” “殿下······” “陛下············” 随着几位老者此起彼伏的哀嚎声,整个长安东郊,嗡时便被一股莫名的温馨氛围所占据。 如此过了好一会儿,待不远处的朝臣百官,乃至于刘盈都暗自抹起了泪,才见刘邦笑着走上前,轻手将刘盈从地上扶起。 待刘盈神情哀痛的直起身,又满是愧疚的抬起头,便见刘邦神情复杂的稍叹一口气,旋即面带认可的对刘盈微一点头。 不等刘盈反应过来,又见刘邦毫无预兆的一皱眉,朝身侧仍跪倒在地,哀嚎不止的几位老者一使眼色。 “受杖老者跪于当面,竟不知扶?” “往日,朕便是这般教尔?!” 略带些许严厉的一声呵斥,惹得刘盈下意识一愣。 只片刻之后,缓过神来的刘盈便赶忙对刘邦一躬身,才又转过身,神情惶恐的将几位老者从地上扶起。 一边扶着,刘盈嘴上还不忘语带哽咽的说着:“老者万莫如此,万莫如此······” “此皆孤之无德,老者万莫因孤,而泣于父皇当面······” 话道出口,几位老者也都被刘盈次序扶起,就见刘盈宛如一个委屈的少年般,用衣袖抹了抹脸上的泪水,又对几位老者一拱手,才回到刘邦身侧,躬身侍立于一旁。 而后,便是刘邦神情严肃的‘瞪’了刘盈一眼,旋即走上前。 毫不生硬的换上一副极尽温暖的笑容,对先前那几位老者,以及围观的上万百姓一拱手,便见刘邦稍发出一声感叹。 “得主关中父老乡亲,朕,何其幸哉!” “若非天公不愿,朕恨不能再活五百载,以与天下民轻徭、薄税,廉吏、贤臣!” 面色决绝的道出此语,又见刘邦悄然将话头一转,面容之上,也不由涌上些许遗憾。 “然朕,终rou体凡胎;今又已老迈······” “纵朕有心多活,亦恐天公,不愿与朕再多几岁寿数······” 语带哀沉的说着,刘邦终是回过身,对刘盈轻轻一招手。 待刘盈乖巧走上前,便见刘邦轻轻抬起手,扶着刘盈的后脑勺,再度望向那几位老者。 “此子虽年弱,然尚无纨绔之举;待朕百年,得此子为天下王,纵不比朕之仁善,亦不至二世之暴虐。” “若来日,朕有不测,此子即朕位而王天下,又稍行幼稚之举,而损民之生计之时,万望诸位父老乡亲,念朕往昔微薄之德,而于此子稍行宽恕······” 说着,刘邦终是将手从刘盈的后脑勺处收回,丝毫不顾天子仪态的抹了把鼻涕,旋即郑重其事的对几位老者,以及围观百姓一拱手。 “朕,且代日后之太子,先谢过关中诸父老乡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