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3章 《七魄化神》 (第1/1页)
至于另一门功法,则是叫《七魄化神》。 方木仔细研究了一下,这门《七魄化神》。 这门功法上面描述了很多精神力念力的基础修行技巧与法门,整个功法分为七个境界,每打通一魄功法就会突破一层。 论复杂深奥程度,比《破九霄》不知道高明多少倍。 《七魄化神》其实是非常枯燥的一幅幅图录,让人不断观想图录,模拟图录,这取决于一种修炼道理——熟能生巧。 拳打千遍、其义自现! 按照考核要求,方木只要打通一魄,就能通过考核要求。 整个功法简介看着十分的简单! 只不过,这门功法有个十分邪门的弊端,那就得修炼者每次准备开魄,识海就会诞生一个性格不同的灵魂意识。当然了,也可以称它为“心魔”。 因为修炼《七魄化神》需要吸收妖魔的晶核力量,以那些妖魔残存在晶核内的灵魂之力为引,强行吸收妖魔的负面情绪。 愤怒、恐惧、杀戮、暴躁、嗜血…… 也许正是因为这些情绪,所以修炼者才会诞生出心魔。 修炼者要与这个心魔进行战斗,胜利的一方将会获得身体的主导权。 至于失败的一方,就只能成为胜利者变强的养分。 方木很怀疑创造这门功法的人脑子有病,不然怎么会创造这种自杀的功法呢? 虽然这功法很变态,可方木还是要学。因为他不学的话,就要被困在这里十年,然后被抹杀。 他可不想英年早逝。 不过,《七魄化神》是一部罕见的观想法,观想法在那天玄大陆上,方木还从未见过,所以他也不知道怎么去修炼。 在神邸时代的地球,方木曾经听人说过。 观想,就是集中心念观想某一对象的修炼方法。 所谓“观想”,是包含了“观”和“想”两种不同的概念。 这种修行方式与《九言真经》很像,但是又有很大的不同。 《九言真经》虽然是也涉及的观想方面的东西,但是它至少还有功法运转路线。 可是《七魄化神》却是完全没有心法运转路线,只是一些简简单单的呼吸之法。 凭借着一些传说,还有一点只字片语的东西,方木很难在短时间内领悟这门功法。 不过,方木不知道的是:一般人可能会以为“观想”就是把心静下来,然后用脑筋去幻想一样东西,从没有影像幻想到有影像,以观想人为例,有人会以真人或图片中所看到的画像,甚至凭感觉去想像,集中念头硬是把它想出来。 其实,这办法是错误的,观想不是幻想,如果以普通人为观想目标,那即便是修炼千年万年,那也是毫无意义。 观想的目标必须是带有灵性的东西,或者说,自身拥有一定的天道规则。 比如:水往低处流,这是天道规则。 比如:花开花落,这是天道规则。 再比如:生老病死,这是天道规则。 …… 凡人终归是凡人。 观想也并非毫无风险,若是灵魂孱弱,强行观想,会受到反噬。 轻者神魂受损,重者神魂溃散。 所以说,修炼这《七魄化神》的风险还是蛮大的。 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修炼这门功法的最低要求就是体质达到神体,脑域阔度不低于20。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独孤伽罗才会不顾一切的选择方木为夺舍目标。 对方是上界的修仙者,一定《七魄化神》这种功法。 方木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道:“开始吧!”。 然后就意识沉入神域之中开始用分身修炼太极拳。 虽然方木可以分分钟创造出亿万分身,但是它们的体质却无法达到神体的标准。 要想让分身拥有神体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他本体能够成就神体,那还是因为神力淬体外加九颗血晶相融的原因。 如果想让分身达到神体,没有个几百年,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所以,方木必须要先领悟太极之道,通过太极这种作弊的方式,让分身炼化本体的精血。 这样一来,分身才有可能成就神体! 方木的一滴精血对于蚁人分身来说,那就是一股巨大的能量,这么庞大的能量,贸然吸收必定会爆体而亡。 毕竟分身不同本体。 本体可以将庞大的能量转移到神域之中,或者用神力融合、镇压自己无法控制的能量,将其化为己用。 分身利用《吞天诀》消化比自己庞大十倍的能量倒也勉强,可是要消化掉比自己庞大百倍、千倍的能量,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所以方木需要领悟太极真意,用阴阳互补的方法来强行吸收。 不过,方木并没有盲目的练拳,他开始体验各种前世的运动。 快走、慢跑、踢毽子、跳广场舞、打太极、练棍棒..... 老年人能玩的运动,他每天都要做上几遍。 慢慢的,他打的太极拳与之前打的虽然看起来差不多,但是每一拳之中,却多了一种韵味。 可以这么说,方木之前打的太极拳,只能成为做动作,纯粹的为了活动一下身体。 但是,现在的太极拳,仔细品味之下,才是真正的拳。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演八卦..... 方木利用沉浸太极拳整整四百五十年,终于能打出一些太极拳的意境,虽然是不够完美的那种。 但,那也是意境!太极拳的意境! 随着方木分身的双手挥动,他身体周围的气流居然被他带动得在他的面前形成了一个隐约可见的太极图。 方木不断的细细品味着,钻研着。后来他完全沉浸在太极圆润、运转不休的意境里。 最终,他利用太极意境成功的让分身炼化了自己的一滴精血,蚁人分身在神域内成就神体! 现实当中,一天时间过去了。 方木睁开双眼,感觉到体内有一股微弱的气流在自己的五脏六腑和四肢流动。 方木福至心灵,手脚和肢体不由自主地配合这股气流的运动方向和流速运行,动作一下子变得十分缓慢,好像是身负千斤重担,又好像是在水中打拳,可是给人的感觉偏偏又十分和谐,十分自然。 方木现在一举手、一投足都凝重如山,动作虽然缓慢,却好像蕴含着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 而且很多招式刚才明明已经使过了,再次使出来好像有了很大的不同,而且各个招式的次序也发生了变化,可是招式之间的连接仍旧流畅自然。 方木现在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一股发自内心的愉悦,仿佛全身每个细胞都在快乐地歌唱,这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这股气流每循环一周都会壮大一分,流速也会加快一点,赵剑寒的动作也随之加快了一些,经过九个循环之后,气流汇聚到丹田,方木的拳法也正好演变到最后一招收势,人也从这神奇的意境中退出来,恢复了对周围环境的感知。 拳法演练完毕,赵剑寒感觉浑身舒坦,神清气爽。 想到刚才周身流转的气流,方木一愣,继而欣喜若狂,低声呢喃着:“难道这就是太极意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