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02 章 涌泉村 (第3/3页)
“老爷子,喊水叔,那你们看,这接收证明的事儿?” “放心吧,你喊水叔现在是我们涌泉村的代理村主任,一个接收证明,他动动手的事儿。”老支书老怀大慰,苍老的脸上布满了欣慰的笑容,开心的说道。 “待会儿吃过饭,我就去村委会给你开证明,等你把户口的事儿办好了,到时候我和老支书再给父老乡亲们介绍你,你看可中?” “中!怎么不中!这样最好了!” “不过有件事儿,我得先告诉你,当初你太爷跟太奶走了之后,屋子就空了下来,那时候村里人都以为你家没人了,后头就给收归公家了,你屋的地也是一样的,都被收归集体了,后头包产到户的时候,又被重新分割了,你想拿回来,估计是不可能了,只能从集体的土地里头,再给你划分一片。” “这事儿我明白,理解,我也能接受!”王重欣然笑道。 “那些可都是没人开垦过的荒地!”老支书提醒道。 “娃啊,你才刚回来可能不清楚。”马喊水怕王重不明白荒地的一丝赶紧解释:“咱们涌泉村包产到户也有好些年了,那些稍微好点的地,老早就被开垦完了,划归各家,村里的集体土地虽然多,可基本上全都是贫瘠的沙土地,想种庄稼,没有几年的功夫伺候,根本不可能。” “叔,老爷子,您二位放心,我王重虽然没什么大本事,但也有几门手艺,养活自己不成问题。” “真的?”老支书看着王重的脸,有点不大相信。 “要是没这本事,我也不敢跑回来呀!您二位就瞧好了吧!” “宅基地倒是好说!”马喊水道:“不过现在村里也没啥空着的房子。” “这有啥,让小重先住我家里,正好我家里就我一个人,小重来了,我还能有个伴!” “老爷子,那我就先叨扰您一阵子。”王重笑着道。 “什么叨扰不叨扰的!”老爷子故意板着脸道。 几人脸上都露出笑容。 马喊水笑着招呼两人道:“行了行了,赶紧吃饭,都忙了一天了,肯定都饿了。” 次日,王重一大清早就拿着马喊水开的接收证明在马喊水的带领下跑到县里,把户口的事情办定了。 出了派出所大门,王重在县里的饭店,请马喊水吃了一顿饭。 看着桌上满满一大盘炖羊rou,还有烙饼,面条,油泼辣子,马喊水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小重,你这也太奢侈了吧?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王重道:“叔!这两天为了我这的事儿,您忙前忙后的,cao了不少心,这顿饭呢,就当是我这个做晚辈的一番心意。” 羊rou的香味扑鼻而来,马喊水的肚子不争气的叫了起来,下意识咽了咽口水。 王重见状,也没觉得好笑,在一天三顿都是吃洋芋的马喊水眼中,这么一大盘羊rou,就是过年都不一定吃得上,可马喊水第一反应,确实责怪自己奢侈浪费。 “叔!您就别光看着了,赶紧吃,吃完了我还有事儿要麻烦您呢!” “有啥事儿?”马喊水看着王重:“你先说,说完再吃。” “那行!”王重道:“叔,我这次来呢呢,有点匆忙,东西也都没带全,还有不少家当还隔那边的,所以我得先回去一趟,把那边的事儿处理妥当了,再回来,我估摸着大概要一两个星期左右,具体时间呢我也说不好。” 马喊水虽然有些意外,但却很理解:“那我能帮你什么?” 王重道:“老支书是真心对我好,可我也不能一直住他家里,我想着,劳烦您先帮我把宅基地的事儿给办了,再到村里找些人,趁现在先挖些土出来,多晒些土砖出来,等我从燕京回来了,就立马着手建房子的事儿,至于工钱呢,每人每天两块钱,您看成不?” 这回儿才89年,就算是城里的工人们人均工资都才八九十呢,距离剧情开始的91年还有两年左右的时间,王重总不能一直住在老支书家里。 而起说实话,水花这姑娘不管是相貌身段还是品性,都很合王重的心意,想娶李水花,房子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一天两块钱?”马喊水瞪大了眼睛:“这也太多了,折算到一个月,那不是六十块钱?” “都是乡里乡亲的,反正现在又不是农忙时候,大家能帮忙就帮忙,要什么钱吗!” 王重却赶忙摇头:“这怎么行,乡亲们也都不容易,怎么能让他们白帮忙呢!不行不行!” 王重还不屑于占这点便宜。 马喊水看王重一脸坚决,想了想,道:“这样,你要是真有这心,一天供两顿饭就成!工钱就别提了。” 王重想了想,从兜里数出十张去年刚推出的崭新的百元大钞,递给马喊水。 “你这是干啥?”马喊水立马皱起眉头,瞪眼看着王重。 “喊水叔,您别误会,您是咱涌泉村的村主任,肯定是个能人,我这初来乍到的,人生地不熟,干啥都是两眼一抹黑,这些钱呢,劳您帮忙先找点好木头,每天给乡亲们安排上白面馒头,炖上羊rou,也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那也用不上这么多钱!”马喊水不敢接王重手里的钱,“一天两顿,就算顿顿吃rou,吃干的,也花不了这么多,至于木头,你建个房子能用多少木头,用不上这么多。” “那您看大概多少合适?”王重摇摇头,这要是到了后世,谁不是恨不得立马把钱揣自己兜里。 似马喊水这样淳朴的人,不说没有,但已经不多了。 马喊水想了想,才道:“有个二百块钱怎么也够了!估计还能剩不少。” 王重抽出三张,剩下的揣回兜里:“这样,您呢,就先拿三百,到时候等我回来了,多退少补,您看成不?” 马喊水咬咬牙,总算是伸手把钱接了过去。 王重脸上露出笑容,拿起快子递给马喊水:“叔,这羊rou得趁热吃才香。” 马喊水看着王重,无奈的摇摇头。 吃过饭,二人分道扬镳,王重自己则上了火车,直奔燕京而去。 还是用老法子,跑到延津,燕京用空间里两对玉镯,换了十八万块钱,不是兰州和海吉不能换,而是现在不比以前了,只有在燕京,王重的两对玉镯才能换上合适的价钱,相比来说,这一来一回的车费和时间,反倒是不算什么了。 有了这十八万块钱,再加上系统安排的身份得的遗产和退伍金拢共三千多块钱,王重揣着巨款,再度坐上火车回到了海吉县。 这一来一回,再加上在燕京耽搁的时间,整整十天就这么过去了。 王重在县里买了辆永久牌的自行车,二八大杠,经久耐用,质量杠杠的,骑着自行车,买上新的床单被套,脸盆牙刷等等生活用品,车前杠跟后座上,绑着大包小包的东西。 一路踩着自行车,出了县城,走在黄土路上,径直奔着涌泉村而去。 刚到村口,王重就看到一个熟悉的人影,带着头巾,背着背篓,背篓上还有一捆子细小的树杈子。 “水花姑娘?” 水花听到声音,转身回头看了一眼,正好看见从自行车上下来,推着车子走上来的王重:“是你啊!” “是我!”王重微笑着道:“捡柴火啊!” 水花也咧嘴笑着道:“嗯!原来你也是咱们涌泉村人啊!” “是的!不过上回是第一次回涌泉村。” “听喊水叔说你回兰州办事儿去了,事情办完了?” “办完了!”王重道:“那边的事儿都处理好了,这次回来就不走了,在咱涌泉村扎下根来!”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