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47 章 但尽人事 (第2/2页)
“说说你的想法。” 王重道:“现在是新时代了,光靠人力是不够的,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这些年来,咱们国家可是研发出了不少农用机械,我觉得,只有用机械代替人力,才能更进一步的促进生产,解放出乡亲们的双手,让乡亲们有更多的时间,花在农副业上面,更好的改善乡亲们的生活条件。” 周义虎越听眼睛越亮,眼中带着nongnong的惊讶,连手里的煎饼都顾不上吃了:“你小子是真的惊到我了。” “不过我时间不多,说吧,想让我帮什么忙?”周义虎也懒得说那些虚的,和王重直入主题。 “我们大队现在有不少年轻人,都读过书,虽然读的不多,但人也不笨,就是没考上大学,我想着找您帮忙找个路子,给他们一个接触和学习机械,最好是农业机械的机会,工资可以不要,吃住我们也可以自己供应,只要能够让他们能够学到东西。” “这······”周义虎本来还以为王重会提让他帮着找银行贷款买农机呢,没成想王重说的居然会是这件事情。 “这事儿我得考虑考虑!不能立马答应你。”看着一脸期待,满眼真诚的王重,周义虎颇为严肃的说道。 听到周义虎这么说,王重就知道这事儿成了一半,当即就笑着给周义虎倒了杯药酒:“没事儿,有您这句话就够了。” “你们大队打算让几个后生去学习?”周义虎问道。 “目前合适的后生有六个,我们也没奢望让他们全去学习,能去几个就去几个!” “你也别抱太大期望了。”周义虎决定先泼王重一盆冷水,免得他期望太高。 “尽人事,听天命吗!”王重道:“光靠下死力气干活可以吃饱,但想改善生活条件就比较困难了,而且现在时代不同了,人才可是最值钱的。” “有时候我真怀疑,你小子脑子里哪来这么多的鬼点子,一点都不像个在地里刨食吃的农民。”周义虎好奇的打量着王重。 王重又给周义虎添了杯酒:“这人的职业只能代表他的现实生活环境,但代表不了他的精神世界,不管身处何处,多读书,多看报,开阔自己的眼界,接触外界时新的消息,多思考,这点子不就出来了。” “也是!”周义虎道:“今天我算是知道了,难怪能教出三个成绩优秀的大学生,还有一个是咱们省的省状元。” “周书记,咱们就别说这些客套话了。”王重笑着道:“现在啊,您的重点应该放在您的身体上,工作上的事情,能放一放,还是放一放的好。” “我身体好好的,放什么放。”周义虎脸色一变。 王重道:“当初您在战场上受的那些伤,身体里残留的弹片,尤其还有前几年吃的那些苦,每一样拎出来都很严重,更何况现在都凑到了一块儿,您可不能不重视。” “再说了,咱们不能贪图一时之功,细水长流才是正理,乡亲们可都指着您带着他们过上好日子呢,您要是一下子病倒了,到时候手里那些工作怎么办?都指着您的那些乡亲们怎么办?” “这·····”周义虎这人就是吃软不吃硬,王重这话,算是戳到了他的软肋上。 “我给您开的药你最近在吃吗?”王重问道。 “在吃!” “待会儿吃完饭,我再给您把把脉,看看用不用在药方上做出增减。” 吃过饭,再度给周义虎把脉,王重忍不住叹了口气,“周书记,你要是还照这样下去的话,不出三年,您这身体可就扛不住了!” “三年吗!”周义虎眸光闪烁着。 “这样吧,以后每周我送子瑜来上学的时候,顺便来帮你检查检查,顺便扎扎针,再加上定期服用我给您开的药,适当的减轻工作强度,慢慢调养的话,应该能有效果。” “不行不行,这太辛苦你了。”周义虎连连拒绝。 王重笑着道:“什么辛苦不辛苦的,反正我每周都要送子瑜来县里上学,顺道的事情。” “再说了,我就是帮您扎扎针,开个药方而已,买药的钱可都是您自己出的。” “行了行了,我要工作了!”周义虎开始赶人了。 “我下周周日过来,是去您家里找您还是来这儿?” “我家吧!”周义虎也不是那种不知好赖的人。 “成,那我下周去您家找您!” “那我就先走了!” 周义虎这人是真的可惜,一身正气,为国为民,原剧情里的时候,八二年就躺在了病床上,瞧那架势,病的还不轻,所以这几年呢,王重找周义虎办事的同时,顺带帮他调养了身体。 可惜周义虎的身体早已是千疮百孔,王重的医术虽然到了五级,可还没有到华佗扁鹊那种地步,更何况就算是华佗和扁鹊再世,面对这种情况,估计也没什么好办法。 正如扁鹊见蔡桓公里说的那样: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周义虎虽然还没到到那个地步,但要是再不注意的话,距离这个地步也不远了。 可惜周义虎一心为民,抛不下手中的工作,王重也曾劝过多次,周义虎回回嘴上都答应的好好的,可每次转头都是一头扎进工作里。 对此王重也是无可奈何,只能尽可能的帮周义虎进行调养,减轻症状,延缓病症恶化的时间节点,但这样终究治标不治本。 对此,便是王重,也难免生出无力感。 这样一位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不计生死,在现实中,也是一心为了老百姓,为了像王重,像牛大胆,像马仁礼、三猴子、老干棒、瞎老尹他们这些老农民谋福祉。 这样一位真心实意为农民们办实事的好领导,后半辈子却要困在病床上,被病魔缠身,实在是叫人惋惜和唏嘘。 王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些僭越,可在王重看来,自己既然来了这个世界,亲身遇到了这件事情,那就不能置身事外。 至少为此付出一些力所能及的努力,至于结果是否能够尽如人意,也就那样吧。 用王重常说的一句话,且尽人事,但听天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